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国高层新智囊 作者:章晓明-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派遣战斗机在离中国很近的地方飞行,那将很容易导致中美的军事冲突。因为,以中国现在的(还击)实力,“世界上恐怕还没有哪个国家敢在军事上主动碰它”。  
  两件事,两次巧合,血与火的考验,尊严与勇气的较量,让宋晓军铭心刻骨。   
 
第四辑 宋晓军 (3) 


 
   
   对科索沃战争、伊拉克战争中多国部队的战略方案了如指掌
  
  在民众中,宋晓军有“不着军服的军事参谋”之称。这一点他自己是不承认的,但事实上他的许多言说所具有的启示意义已凸显了这一角色。且不说他在中国政治、经济、军事等许多方面的精彩评论受到普遍关注和认可,单就他对几次战争势态的准确预测,已使各方面折服他的料事如神。  
  宋晓军“料事如神”最典型的例子是他在科索沃战争中对北约不会采用地面进攻战的了如指掌。当时《舰船知识》网络版刚刚挂接到新浪网上,许多网友用好奇的眼光打量着这个有些陌生的名字,猜测他的身世背景和功力。后来宋晓军还预测到美国对阿富汗的打击有可能持续几年以上的时间。  
  2002年11月10日,宋晓军策划的“倒萨战争透视系列”在《产经新闻报》上陆续推出。这一天美国参众两院正好通过美对伊动武议案。  
  “倒萨战争透视系列”共有11篇文章,读者发现其中《土耳其政治天空的变化》和《布什要借核查打一场“迷你”版的海湾战争》对几个月后爆发的战争状态预测几乎准确无误。前者预测了土耳其不会让美国借道攻伊,后者则对战争特点进行了准确分析。  
  2002年11月3日,土耳其正义与发展党在议会选举中击败现任总理比伦特·埃杰维特和其他执政党,取得了压倒性的胜利。随后该党领导人埃尔多安4日称:他反对在没有得到联合国批准的情况下对其邻国伊拉克发起军事打击。埃尔多安是土耳其最有人气的政治家,也是个虔诚的伊斯兰教徒。1997年,他因吟诵一首被视为煽动宗教仇恨的诗,被判了4个月的徒刑,市长的宝座也因此被剥夺。由于埃尔多安不能成为总理候选人,正义与发展党表示,将很快决定总理人选的提名。  
  这个信息被宋晓军捕捉到,使他预感到温和派的伊斯兰政党执政后,对美国以及西方在中东政策上的影响,将是一个未定因素。于是他在《土耳其政治天空的变化》一文中发问:近年来,土耳其不仅成为美国打击伊拉克、南斯拉夫、阿富汗的重要基地,而且也在美国的策划下逐渐与以色列联手形成钳制叙利亚的战略体系。如果土耳其在未来不久变成一个政教合一国家,美国在使用土耳其的军事基地时还会那么顺畅吗?  
  在《布什要借核查打一场“迷你”版的海湾战争》中,宋晓军预测到这场“迷你版”的海湾战争兵力部署应该是:在满打满算的15万地面兵力中,除了第101空中突击师和第82空降师以及部分英国伞兵部队大约4万人将从土耳其方向突进外,其余的11万人,包括从德国来的第1重装师、第1机械化步兵师、从本土来的第3机械化步兵师、第2装甲骑兵团、在海上的海军陆战队第1、2两个陆战师等,将从科威特一线出击,在贯串伊拉克全境1000多公里的战线上,对首都巴格达形成南北对进的地面作战攻势。后来证明伊拉克战争爆发后的战态与此一致。  
  对宋晓军来说,对战事的推测是一个职业军人或军事评论员的基本素质。而要具备分析推测能力,除了占有和掌握更多的信息外,超乎寻常的理性分析能力也是不可缺少的。  
  宋晓军是博学的,凡与他交谈过的人对他都有这样的共识。他善于糅和各种所学知识,对焦点问题进行全方位的分析,从而挖掘出更深的主题,发出独特的声音。  
  比如,当美国顶着国内强大的压力对伊拉克发动战争时,不少人都仅仅意识到那是美国霸权主义作怪,仅仅是为了铲除一个“异己”萨达姆,或是为了消灭伊拉克的杀伤性武器。但宋晓军对美国的动武有着更深的理解。他认为美国当时发动战争的真正目的是为了保护美国经济不致陷入衰退的深渊。他了解到美国一向很会利用战争来“致富”,比如美国就曾因在两次世界大战中大发“战争财”而成为世界经济的霸主。而这一次也不会例外,因为对美国来说,中东的石油远比一个萨达姆重要得多。他了解到现时期美国经济的主导是金融产业,与越战时的以制造业为主的情况不同。据他统计,美国GDP中有30%来自金融业。而“9·11”事件的最大后果就是投资者对美国的金融信心丧失殆尽。他认为,尽管美国为了恢复投资者对于美国经济的信心已经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但战争可“将美国民众对于战争的必胜信心转变成为对美国金融乃至美国经济的信心”。  
  再比如,伊拉克战争开始前,各国的政治和经济精英们都在揣摩美国攻打伊拉克的账单到底由谁来支付。这时宋晓军在网站上发表了《中国车民为倒萨战争买单》一文,从战争和经济的关系来分析伊拉克战争导致中国汽车油料可能上涨。他指出:上次海湾战争中美国是通过沙特和科威特赚取的石油利润变相地让全世界石油消费者提供了相当部分的战争经费,而这次在早年就从事石油买卖的小布什领导下的美国政府,完全可以一边打仗一边让全世界石油消费者替美国支付战争经费。其中,经济发展速度较快、又越来越依赖石油进口的国家(比如中国),会承担的费用可能就更多一些。  
  他在文章中最后漫画式地作了这样的设想:  
  这样的推断如果真的成为现实,恐怕中国车民在战争打响之后最大的希望就是:2002年央视中国经济年度人物夺魁的是中国石化集团董事长,在2003年末因为维护石油消费者利益业绩突出,再次冒着零下10摄氏度的寒冷走进热气腾腾的北京饭店西楼领取中国车民为他颁发的奖杯!  
  这篇文章在网上的点击率高达30多万人次。  
  有分析家这样说:当宋晓军把伊位克战争比喻成“一场CEO战争”时,他已不是一个简单的军事评论员了。  
  中国军事:为什么要“跨越式发展”?  
  1988年中越南沙海战后,身为《舰船知识》杂志记者的宋晓军特地到海南进行了采访。几天的深入采访使他对中国经济发展与国防建设的失衡忧心忡忡。  
  自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的经济保持了持续的增长,世界为之瞩目。但比起美日等国的国防开支,中国的国防建设仍属“贫弱”之列。在美国继续依《与台湾关系法》加强对台湾军援,少数“台独”分子叫嚣“决战于岛外”时,中国大陆怎样发展国防,怎样才能在突变的局势下赢得主动,已经是自高层到民间都十分关心的问题。  
  对于中国国防建设的现状,宋晓军举了人民战争之后的“三级预防体系”的例子。朝鲜战争之后,美国在东北扔了化学武器,毛泽东当时在全国建立了三级预防体系。然而改革开放后,这种预防体系却没有了。他认为这些人民战争的东西在一个后发国家,是需要的。  
  关于经济和国防的关系问题,宋晓军经常喜欢打这样的比喻。他说,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的关系好比人的“上肢”和“下肢”的关系,如果下肢发达了,上肢却弱小,这个人就会失重,走起路来是会打晃的,拳头打出去也是没有力量的。由此可见,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不可有所偏废,应该同步发展,这样才是一个发展正常的国家。  
  也就是在中越南沙海战后不久,宋晓军感到世界范围内正在悄悄进行一场“新军事变革”。出现变革的主要原因是,冷战结束后人们意识到爆发世界大战的可能性在消退,全球安全态势出现了“大战不打、小战不断”的新局面。另外一方面,随着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高新技术的迅速发展,对武器装备的发展、军事思想和战争形态的变化,以及军队建设及编制体制的调整均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新军事变革中出现的第一场战争就是1991年的海湾战争。美军极精确的打击和极低的伤亡率,以及战争中所呈现出来的智能化和高科技的程度,颠覆了很多人对于战争的观念。新军事变革的核心是信息化,很多国家先后制定了各自的跨世纪军队发展战略,推出了一些新军种和兵种。此时中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