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国高层新智囊 作者:章晓明-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国民素质三部曲”。  
  继上述四部作品之后,解思忠又相继出版了《未来100年大眺望——中国作家院士十人谈》(合著)、《大学生素质读本》《素质与命运》与《国民素质演讲录》,共计8部国民素质专著,并在《人民日报》等报刊上发表了《国民素质是第一国力》《中国企业家的现代化》等多篇论文。近年来,他还经常应邀就国民素质在人生、社会、行政、企业、教育等领域的焦点话题到各地作演讲,并为地方和企业的发展作研究咨询。  
  解思忠在对国民素质忧思的同时,也对体制表示了忧思——目前的体制已经严重制约了国民素质的提高。他认为,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国民的主体意识、竞争意识和创新精神等方面的素质普遍得到提高;随着政治体制改革的推进,国民的民主意识和参政议政能力等方面的素质也普遍得到提高;然而不可否认,目前经济体制存在的不完善之处,政治体制改革与教育、文化等领域体制改革的滞后状态,不仅制约着国民素质的提高,而且还限制着国民的积极性与创造性,滋生、加剧着腐败与官僚主义作风。  
  改革开放以来,发展经济一直是经济界乃至全社会关注的焦点,而提高国民素质却得不到足够的重视;其结果,不仅影响了经济的健康发展,而且还影响着人的现代化,乃至整个现代化的进程。解思忠结合自己的本职工作,10年来一直致力于国民素质的研究与写作;他不仅是国民素质的“思想者”,而且也是促进国民素质提高的“实践者”与先行者——近年来全社会对国民素质的关注与重视,与他持续多年的大声疾呼不无关系。  
  解思忠自1998年担任副部长职务后,仍然一直坚持利用业余时间进行学术研究,在“做官”与“做学问”之间艰难地走着钢丝。他说:“我也应该像企业一样,使自己的‘资产’不断‘增值’。”1998年北京大学百年校庆期间,他曾应邀在该校做过一场题为《中国社会的“拜官主义”》的演讲;演讲结束前,面对“如何处理做官和做学问关系”的听众提问,他作了这样的回答:  
  “我不赞成一种观点,即做官与做学问水火不相容;处理得好,是可以相辅相成的。我们不能专门造就一批没有学问的官员来治理国家。改革开放初期,曾提出要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现在,则应该提出,让一部分人的素质先高起来。这部分人是什么人呢?应该是官员。我们不能苛求各级官员都成为学者,但却完全有理由要求官员的文化素质应该大大高于一般人,通过提高自身素质提高工作的质量;如果能在自己工作的领域里有学问上的建树,那就更好了。做官又要做学问,就不能‘拜官’。拜官是做学问的大敌。如果一个人既想在学问上有所建树,又官迷心窍,是不可能把学问做好的。既然以做官为职业,就应不负人民所托,尽职尽责,不能尸位素餐;如果为了有更多的时间做学问而对本职工作草率,不仅有违职业道德,结果往往还得不偿失。我们应当向业余要时间,而不应该去挤占本职工作的时间。”(摘自《国民素质演讲录》一书)   
 
第二辑 解思忠 (6) 

  用“人生篆书”浓缩对人生的思考 
 
  对于提高国民素质,解思忠曾寄厚望于社会;后来发现,对受过基础教育的人来说,主要依靠自己——只要大家都能自觉地“独善其身”,国民的整体素质就必然会大大提高。他说,世界卫生组织上世纪在《阿拉木图宣言》中指出:“健康不是基本人权,而是自我责任。九十年代的健康观应该是学会自我医疗与自我保健。”也就是说,健康是你自己的事情,不要寄希望于社会能为你承担什么责任;对提高国民素质来说,也是同样——提高素质不是基本人权,而是自我责任。  
  那么,如何才能增强提高自身素质的自觉性呢?解思忠认为,不能光是从集体利益、国家利益的角度来强调这个问题,最根本的是要激发人们实现圆满人生的欲望,启迪人们实现圆满人生的智慧。所以,他近年来又将自己的国民素质研究延伸到人生科学的领域。关于人生科学,他通俗地将其解释为“关于人应该如何生活的学问”;据介绍,1994年已成立了中国人生科学学会。  
  解思忠在对人生科学的探索过程中,深感中国古代人生哲学堪称人生智慧宝库,几乎涉及到人生科学的各个方面;而浓缩人生哲理精华的人生格言,则尤为世人所喜爱,常被作为座右铭,或置之案头,或悬于壁上,晨钟暮鼓,自我警示。为了传播这些人生哲理精华,他经常应他人请求,将人生格言用小篆书写后相赠;有的格言引自原文,有的则系自撰,多为寥寥数字。这些书法作品的落款署名都是“大隐”。据他解释,并非取意于古人的“小隐隐于野,中隐隐于市,大隐隐于朝”,而是取意于钱钟书先生的“敢云大隐藏人海,且耐清寂读我书”——耐得清寂的读书人才堪称是“大隐”。友人鉴于台湾漫画家蔡志忠先生阐释老子、庄子和孔子等古代先哲人生智慧的漫画作品被称为“人生漫画”,便将他的书法作品称之为“人生篆书”。  
  其实,早在大学期间,解思忠就系统涉猎过古今中外关于人生的格言。那是“文化大革命”中期,为了搞“斗批改”,将一些“糟粕”油印后供批判。有一次,他偶尔看到油印的1949年以前出版的《格言联集古》《中国格言录》和《西洋格言录》,内容分别取自中国古代典籍、中国近代格言和外国格言;当时便如获至宝,特意买来一个精美的笔记本,偷偷把这三本书摘抄完;以后每当看到、听到喜爱的人生格言,也抄录在上面。这个笔记本至今还保留着。  
  言谈之间,解思忠无意中透露了自己的创作计划——从2003年起,准备用三年时间完成一部以人生格言为题材的《人生篆书》,作为60岁生日时给自己的“献礼”。该书拟收录100句人生格言,按“哲理”“修身”“待人”“治学”“处事”“管理”分类,内容力求涵盖中国古代人生哲学,以及人生科学的各个方面;用小篆书写成对联、中堂、斗方、条幅或横披,并在每句格言后面附600字左右的感悟,总计约6万字。他用三年时间完成的“国民素质三部曲”共60万字,而现在又要用三年时间完成的《人生篆书》却只有6万字——在内容、文字上所花费的时间和精力,从某种意义上说要10倍于前者,其倾注的心血可想而知!由于这本书不仅是一部展示书者书法成就的作品集,更重要的还是一部凝聚作者人生感悟的智慧书,所以,大部分时间和精力不是花在“如何写”上,而是花在“写什么”上。目前,他正从先秦的《老子》《庄子》《论语》,到明清两代的《菜根谭》《呻吟语》《传世言》,系统阅读中国古代人生哲学典籍;对其中一些像《老子》这样的典籍,则置于案头,反复阅读;与此同时,遴选、撰写格言和感悟,并用小篆把格言书写成书法作品。  
  当问及为什么要采用小篆这种古远的书法形式时,解思忠说,中国古代人生哲学发源辉煌于先秦诸子百家争鸣时代,而篆书亦诞生于这一时期;故用小篆书写中国古代格言不仅具有久远典雅之韵味,且能使内容与形式更趋和谐完美;而且,自己对小篆的兴趣也由来已久——这种字体蕴涵着深厚的历史文化信息,字形优美,在古文字中较易于辨认。早从上世纪八十年代起,他就开始收集关于小篆的资料;每次去书店,都要浏览、选购关于小篆的字帖和书籍;平时在报刊上看到小篆作品,便将其剪贴或复印;外出遇到用小篆题写的碑匾,就用相机拍摄下来;近20年来,已积累了大量有关小篆的资料。  
  随着“人生篆书”的传播,向解思忠索字的人越来越多,而且不局限于人生格言。他说,写几个字并不难,凝神片刻之后便可一挥而就,难的是写什么内容,应该力求内容贴切、字句简洁;因此,确定一幅字写什么内容,往往需要思考几天,甚至更长的时间。陕西省1998在重修仙游寺时要建一座碑林,有关部门远道而来登门求字;鉴于该寺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当年创作《长恨歌》的地方,他便书写了诗中最后一句“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里的“天长地久”四字——既形容这座寺院历史年代久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