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然,绿色GDP也符合上级领导口味,听起来还比较现代。试想,
我既创造了GDP,又保护了环境,保护了生态,保护了耕地,保护了社
会稳定,何乐而不为呢?
其实,GDP本身没有任何色彩。中国的GDP硬要搞出色彩来也不是
不可以,但是得不到国际社会的认同。这个数据也不能成为宏观经济的主
要参考指标,个人投资者如果以中国的GDP来指导自己的投资行为,那
大多数人一定会亏得老本都看不见。GDP是一个没有色彩、没有温度的
很硬的东西,衡量GDP的唯一指标是社会财富的增长。没有社会财富的
增长,再多的GDP也是徒增笑柄,或者成为升官的阶梯。
中国必须重构GDP。GDP之所以成为地方官员升官的阶梯,成为某
些官员贪污腐化、大吃大喝、强拆强迁的借口,一个很主要的原因是中国
GDP构成不合理。当然,这是有历史原因的。因为我们当时的改革开放,
主要是面向欧美国家开放的,借鉴的也是欧美国家的数据模型。GDP、
CPI等等都是美国的数据模型。
但是,中美两国毕竟有本质的区别,社会制度不同决定了宏观经济
的数据模型的搭建,也应该有所不同。比方说,我们构建的三驾马车现
在来看,除了投资一驾马车在跑,消费和出口两驾马车常常大起大落,
已经缺少稳固的根基。这样,除了GDP的总量外,其他细分数据研究价
值已经不高。
美国是个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而中国社会制度是社会主义。两国在
消费上有个本质的不同,那就是政府消费的不同。美国政府的消费是有严
格控制的,白宫的消费额度是经过国会批准的,并由白宫办公厅严格控制
使用过程;各州政府实际上的消费和中国的地方大佬比起来十分吝啬,如
果有谁像中国的地方官员这样消费,那他的政府早就破产了。
中国是政府消费最为庞大的国家,政府消费的权重在GDP里举足轻
重。据测度,一般每年的政府消费占GDP的权重不会少于20%,仅吃喝
一项就高达6000亿元,其他的消费也是无法控制。也就是说,我们现在
的消费约有一半是政府消费,而政府消费只是消耗社会财富,不会有拉动
经济增长的作用。
因此,我们不妨改目前的三驾马车为四轮驱动。私人消费、政府消费、
投资和出口。宏观经济的全部使命就是创造社会财富,实现国强民富。那
么,国强民富体现在消费上,就是不遗余力地扩大私人消费需求,只有私
人消费需求的不断扩大,才有实体经济的全面振兴,才有社会充足的就业
机会。从社会层面来说,只有私人消费的不断增加,才有国民幸福指数的
增强,才能体现人民富裕程度的上升。
现在一看消费尽管权重还没到位,但是也不错,每年都占40%左右,
而真正的消费其实都是政府的挥霍浪费,损耗的是国民财富,助长的是贪
污腐化。这个问题比较具有普遍性,除了造成浪费,还培养了官员好吃懒
做的秉性,造成了政府机关人员数量庞大和工作效率低下。这种局面通过
经济手段来改变,也许比使用行政手段更好。
追求GDP必须彻底废除“破窗理论”。老百姓的语言总是很朴实:什
么GDP,就是搞地皮。一语破的,力透纸背。为了GDP不惜拆了建建了拆,
全国各地到处是“鬼城”。鄂尔多斯著名的“鬼城”,什么都建好了,就是
没人居住,但是,鄂尔多斯的GDP增长速度达到46%。
著名的“破窗理论”就是这么来的。敲破窗户可以为补窗工匠提供
更多的工作岗位,使玻璃店得以增加销售额,玻璃厂企业群得以做大的
市场蛋糕,玻璃厂工人购买力得以提升,从而把破窗带来的经济增长驱
动传递到其他行业。中国的房地产可以说是把“破窗理论”运用到了出
神入化的地步,见谁都说,房地产可以拉动上下游50多个产业。完全是
一派胡言。
建一座桥是GDP,把这座桥拆了又是GDP,重新再建桥还是GDP。
这种扭曲的政绩观或许能让地方政府官员乐在其中——它是彰显政绩的
硬杠杠,是走向平坦仕途的基石,甚至是官员们顶礼膜拜的图腾。拆一
片地是GDP,然后建好场馆又是GDP,在很短的时间内请大家来参观是
GDP,活动结束就拆掉场馆也是GDP。许许多多的大兴土木,明明是面
子工程,浪费社会财富,却编织成能够拉动GDP的谎言。
浪费财富和创造财富之间,其实隔着很深的鸿沟。破坏自然生态、透
支未来资源,是短时趋利行为。地方在“以GDP论英雄”的形势下,有
的领导干部不惜以高消耗和高污染为代价,表面上经济增长了10亿元,
但这些“形象工程”、“面子工程”、“数字出官”和“官出数字”等等现象
却广受诟病。
创造真正的财富,才是GDP的核心内涵。创造财富的根本,就是生产、
消费。生产拉动消费,消费促进生产,是创造财富的永恒法则,历千万年
而不变其宗。脱离了生产,脱离了消费,去奢谈GDP,那就是虚的。
#第四章 穷人为何通胀,富人为何通缩
〖HTK〗中国未来将处在什么样的经济状态下?一种形态是富人对资产和货币的态度,
另一种是穷人对商品价格和货币的态度。所以,未来中国经济的基本形态应该是——
穷人通货膨胀,富人通货紧缩。中国的宏观经济数据没有几个人能搞得懂,什么才
能作为判断已经发生通货膨胀的标准?老百姓在经济调整时期是一定要关注通货膨
胀的,抵御通胀就要懂得投资理财,获得熊市通胀的生存法则。〖HT〗
从2010年上半年的中国宏观经济数据上,我们就可以看出,中国经
济增长淹没在泡沫之中,已经很难实行自我救赎。
2010年上半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172840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
增长11.1%,比上年同期加快3.7%。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3367亿元,增
长3.6%第二产业增加值85830亿元,增长13.2%第三产业增加值。73643亿元,
增长9.6%。这里GDP的增长是名义增长,GDP实际增长仅为7.5%0
那么,与之对应的最严重的资产泡沫——房价的增长,是多少呢?
2010年6月,全国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同比上涨11.4%,涨幅比
5月环比下降0.1%,5月为上涨0.2%。也就是说,在这么严厉的调控政
策之下,房价继续保持上涨,比实际GDP增长高出3.9%,这是一个很大
的比例,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房价泡沫基本淹没了经济增长,换一句话来
说,经济在增长,而社会财富并没有增加。
那么,与之对应的货币增长是多少呢?6月末,M2余额67.39万亿
元,同比增长18.5%,增幅比上月和上年末分别低了2.5和9.2个百分点;
Ml余额24.06万亿元,同比增长24.6%,增幅比上月和上年末分别低了
5.3和7.8个百分点;。M0余额3.89万亿元,同比增长15.7%。上半年净
投放现金658亿元,同比多投放1236亿元(2009年同期为净回笼578亿元)。
这里的货币增长高出GDP实际增长11%。考虑到2009年29.7%的增长,
所以,11%的增长幅度也是相当大,货币泡沫不亚于房价泡沫。
当一个经济体的经济增长完全淹没在经济泡沫之中的时候,作为宏观
经济的决策人,中央政府首先考虑的是化解泡沫,这一点是毫不奇怪的。
如果是一个高效能的政府,这个泡沫是可以化解的,但是,对中国政府来
讲,体制决定了,中央政府没有能力化解这么巨大的泡沫。
通货膨胀要来了吗?
¥你真的了解通货膨胀吗
通货膨胀(Innation)的基本概念是:在纸币流通条件下,因货币供给
大于货币实际需求导致货币贬值,而引起的一段时间内物价持续而普遍地
上涨现象,其实质是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
通货膨胀在现代经济学中意指整体物价水平上升。一般性通货膨胀为
货币之市值或购买力下降,而货币贬值为两经济体间之币值相对性降低。
前者用于形容全国性的币值,而后者用于形容国际市场上的附加价值。两
者之相关性为经济学上的争议之一。
纸币流通规律表明,纸币发行量不能超过它代表的金银货币量,一旦
超过了这个量,纸币就要贬值,物价就要上涨,从而出现通货膨胀。通货
膨胀只有在纸币流通的条件下才会出现,在金银货币流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