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疑与“白眼”。这个阶段的巴菲特是容易复制的,无论他的商业模式还是投资的方式,中国目前很多以股票投资为主营业务的投资公司都在重复走这条道路。
1965年,巴菲特收购濒临破产的价格极其低廉的“抽剩的雪茄烟头”型的伯克希尔纺织公司。收购伯克希尔纺织厂是巴菲特开始走向成功的起点,也是他第一次失败的经历,他最后不得不将纺织品公司业务廉价卖给了别人。《华尔街日报》曾评价,“这是少数几个让巴菲特赔钱的商业之一。”国内有些朋友,有的已收购有上市公司,曾有朋友告诉我他就是想从收购上市公司开始复制巴菲特的神奇……不过,巴菲特先生承认了自己收购伯克希尔纺织厂的错误。当年年度报告中记载着这么一段话:“我知道这是一桩很难做的生意……当时的我或者是傲慢自大,或者是天真无知。现在,我吸取了很多的教训。”
第二篇 投资札记 投资札记之三:投资最难的是什么(8)
吸取很多教训,从“傲慢自大”变得谦逊的37岁的巴菲特先生,由此,开始了一段人们可能永远无法复制的真正传奇投资经历。1967年3月伯克希尔出资860万美元购买了奥玛哈的两家头牌保险公司——国民赔偿公司和火灾及海运保险公司的全部流通股,其合计拥有2470万美元的债券和720万美元的股票组合。至此,伯克希尔公司抛弃了纺织主业,开始了保险帝国的营造。1968年,国民赔偿公司保费浮存金收入2000万美元(浮存金是一项保险公司持有但不属于保险公司的资金。在保险公司的营运中,浮存金的产生原因在于保险公司在真正支付损失理赔之前,一般会先向保户收取保费,这期间保险公司会将资金运用在其他投资之上。通常保险业者收取的保费并不足以因应最后支付出去的相关损失与费用,于是保险公司便会发生承保损失,这就是浮存金的成本),税后利润达到220万美元。巴菲特利用保险公司稳定的现金流进行证券投资组合操作。1969年年底,巴菲特清算并解散了拥有100名股东的巴菲特合伙人公司,其合伙人的应得资产以伯克希尔股份的形式支付。
整个70年代,巴菲特一共购买了3家保险公司,并另外组建了5家保险公司。1976年下半年伯克希尔买进了大量的盖可股份,到1980年底,巴菲特总共投入4570万美元取得该公司33。3%的股权。由于盖可不断回购公司的股份,15年后,伯克希尔在盖可的持股比例逐渐增加到50%左右。
自伯克希尔1967年全力投资保险业以来,伯克希尔的浮存金每年以20%多的复合成长率增加。从1968年底浮存金2000万美元,到2006年年底时,浮存金已达到509亿美元,这些浮存金大部分时间的成本为零,甚至是负的,2002年伯克希尔的浮存金成本只有1%。如此低的资金成本成就了巴菲特的投资梦想,当然,他的伟大成就并非靠“垄断”的保险业得来,他还需要凭智慧、经验、直觉和勇气在正确的方向上运用财富,购买并长期持有美国运通、可口可乐、迪士尼、吉列刀片、麦当劳及花旗银行等许多伟大公司的股票,让巴菲特一手创建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经过了40年的风雨后屹立至今。
环绕在沃伦·巴菲特身上的财富传奇,让无数人侧目。我们可以学习他的正直、谦逊、远见、洞察力、阅读和思考、坚毅的性格与面对压力下的沉着,但我们可能永远无法复制他,特别是其1967年以后运用的商业模式。在我理解中国真正贴近巴菲特的人是热爱思考、极有远见的平安保险董事局主席马明哲先生,但可惜我们无法复制导致巴菲特之伟大的人文、社会、经济、政治与法律环境……
2007年9月22日
第二篇 投资札记 投资札记之四:给新股民的建议(1)
发现伟大的企业,长期坚持投资,这种办法不仅仅成就了历史上那些最伟大的投资家,它应该也能够帮助那些愿意尝试改变的朋友。你只需要多阅读几本书,然后谦逊、耐心地学习,有一点天赋,也许就能成就自己的命运。
请善待自己的财富
要我给新股民一些建议,我首先想到的严肃的事情,就是请股民朋友,特别是刚刚进入股票市场的朋友——善待自己的财富!
多年的职业生涯告诉我,投资一定要用自己的余钱;不能透支、不能借钱;一定在满足医疗、孩子的教育、达到基本的生活保障的前提下,再来进行投资。2007年7月1日晚上与另几位朋友的交流中,有人告诉我,他的一个深圳检察院的朋友,把房子抵押了炒股票,这次一个大跌,压力非常大。
我希望股民朋友们,千万不要做这类有可能让自己面临困境的事。很多人生活虽然不富裕,但很快乐,创造更多的财富,并不一定是我们必须的,千万不要牺牲自己内心的宁静来换取刺激的有可能导致万劫不复的生活。
我们可以狂热地工作,但请一定采取正确的方法,就我理解的投资而言,如果我们有一笔不断积累的财富(哪怕很少的钱),我们只需要选择好的企业,投资真正好的企业。而且投资并不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找到好企业,并不是某些少数人的专利。真正伟大的企业,一定是公众的,能让多数人参与、分享。我们只需要买入持有它,让企业为我们持续创造价值与财富。
投资是一项非常严肃的事情,我们要好好善待自己的财富,要少参与泡沫型资产的投机活动。当然,这只是我个人的意见,仅供您参考!
投资改变命运
——致那些愿意尝试改变的朋友
2007年8月3日,看到汪丁丁先生刚刚发表在《财经》网络版的《这是怎样的再分配?》一文。丁丁先生对民众的人文关怀值得敬佩,他的核心观点是:“全面膨胀的资产价格和不断攀升的物价,最沉重地打击了都市里最贫困的群体,但政府对此却未必关心。”
政治问题我们不讨论,我相信税收的高增长(因企业盈利增长强劲,据说2007年深圳税收增长可能超过50%),将使政府有能力做力所能及的事。当然,如果我们就是弱势群体,可以怪罪社会环境造成我们贫穷,也可以因此被动、消极等待,但我们能否尝试着讨论一下——我们是否有机会通过投资改变自己的命运。
资产价格的全面膨胀是历史发展过程的客观规律,在美国也一样,1930年的一美元到2000年只剩七分钱的购买力了;根据《经济学家》(The Economist)公布的数据,过去60年中,英国有4000%的通货膨胀,美国有1000%的通货膨胀。通货膨胀对财富的损害仅次于财富的创造,这是经济学常识。所以把辛辛苦苦积累的财富变成银行储蓄的人,是被动将自己绑在历史车轮前行的车痕中碾压,这注定不会有美好的结果。当然,我相信随着国家的强大,人们有基本的生活保障还是可以做到的。
但另一方面,即便我们没有能力参与固定资产的投资,是否可以通过股权投资在这场“全面、持久、深刻的购买力再分配运动的方式中(汪丁丁语)”主动改变我们的命运呢?
2006年10月,回开封见到了我们初中球队的队友,其中不少是下岗工人,有几位命运可以用悲惨来形容,当年我们英姿勃勃、扣球犹如雷霆之势的主攻手,如今不仅下岗还病魔缠身,全家三口靠着低保维持生活。见面的时刻,心里酸酸的……当年我们中最有希望成才、也是老师最喜欢的学生,仅仅为了早接班,早有一份工作做,就这样彻底改变了命运。
还有一位,他父亲就是我们球队的教练和老师,至今还记得初一刚入学时他父亲教我们“滚翻救球与鱼跃救球”的情景。那次见面后,他把家里的积蓄陆续拿出来让我帮他理财,2006年10月19日他在自己的股票账户中存入4999。00元人民币;2006年10月23日转入5000元;2006年12月5日转入10000元,他说:“我们全家就靠你了!”一句话让我百感交集……
第二篇 投资札记 投资札记之四:给新股民的建议(2)
从开封回来,和同事说起这事,同事说这是你应该帮助的人,你能改变他们家庭的未来。一个人的能力有限,基于社会关系的无私帮助也是有限的。东方港湾曾想将传播价值投资视为公司核心理念,我们是这样想,也是这样做的。
发现伟大的企业,长期坚持投资,这种办法不仅仅成就了历史上那些最伟大的投资家,也帮助了我这位拿出19999元人民币的同学,它应该也能够帮助那些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