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桓雒艿耐骋惶澹匮庞胙蘩霾⒋妫钇糜胝昃餐冢鸥猿稣馕幻廊说目砂乙彩剐愿竦目袒杂辛瞬愦魏蜕疃龋蚨簿拖缘闷涓鲂愿油怀觥⒏诱媸怠
夜深了,玩倦了,这位美人要睡了:她披上一件飘洒的绢衣,耳边挂上两颗素洁的玉珰。“纨”,是一种精致洁白的细绢,其质薄而软,可更显出女性婀娜的风姿和窈窕的体态,班婕妤《怨歌行》有句云:“新裂齐纨素,皎洁如霜雪”,可见其质地的精美和色泽的洁白;“珰”,是古时女子的耳饰,古乐府《孔雀东南飞》中,有“耳著明月珰”之句,看来我们的这位女主人公耳边佩戴的大约也是这种素雅而又名贵的玉饰。她夜妆完毕,就在露天的床榻上歇宿,因为那是一个夏夜,“冰肌玉骨”的她“自清凉无汗”,在微微的晚风中她更感到舒适、凉爽。“冰壶”乃“一片冰心在玉壶”的缩写。说明这位期望成双的女主人公又能贞静自持,她的内心生活是丰富的,精神境界是高雅的,仅凭这些就能抵敌住性欲的骚动和困扰……
美人安详地入睡了。此时,月移花影动,淡蓝的花影渐渐爬上了西厢的墙脚,数点流萤明明灭灭,幽幽地悄悄地飞过了女墙,夜多静呵,美人睡得多甜多香。她一定有个好梦吧,你看她腮边的那个笑靥旋得多深、多圆、多长……
此词的佳绝处在于写得含蓄、精粹而又明朗、具体,它意象集中、意蕴浓缩、意境幽深,可以引起读者丰富的想象,调动接受者各种人生体验加以补充、再创造,读者从字面背后所领会到的比其字面上的还多,这,便是优秀艺术作品的最主要的表征。(张厚余)
浪淘沙
李莱老
宝押绣帘斜,莺燕谁家,银筝初试合琵琶。柳色春罗裁袖小,双戴桃花。 芳草满天涯。流水韶华,晚风杨柳绿交加。闲倚阑千元籍在,数尽归鸦。
这是一首咏妓词。南宋咸淳年间(1270年顷)做过严州知州的李莱老,也曾是一位风流倜傥的名士。南国多佳丽,在寓居“暖风吹得游人醉”的京杭之地,词人难奈客居的寂寞,也不免有寻花问柳的韵事。
那该是一个春意绵绵的傍晚,词人来到一处歌楼妓馆,但见宝押高吊,绣帘斜挂,一群莺歌燕舞般的女孩子正在门前笑盈盈地招徕顾客(按:“押”,通“压”,指帘轴,用以镇帘。“宝押”言其质地贵重。徐陵《玉台新咏序》:“玉树以珊瑚作枝,珠帘以玳瑁为押”)。此时馆中传出阵阵迷人的乐曲声,那是银筝与琵琶两种乐器合奏的曲子,乐曲如此圆润流畅如明珠滚滑,可见弹奏技法的娴熟和气质的雅丽,于是词人借问弹奏为谁,特地去一睹芳颜。果不其然,那两位银筝与琵琶的弹奏者确实美艳:她们穿着新柳般鹅黄淡绿的衣裙,袖子裁得窄窄的,露出一双雪白的素手和纤细的玉指,而头上都戴着新摘的灼灼桃花,那花儿映着玫瑰色的双颊,更显得俏丽、美艳,可真是“人面桃花相映红”呀!
词人在上阕描写了这双歌妓的美丽风姿之后,下阕中便抒写自己的心情和感受。我们的词人决不是那种沉溺于皮肉之滥淫的急色之辈,他不仅喜爱她们外貌的美,更欣赏她们的技艺之高和气质之雅,因而便发出“芳草满天涯”的感喟:这些女孩子虽然为命运的驱使,流落烟花青楼,但他们并不是残花败柳,而是青青的芳草,她们都还天真、纯洁,都才韶华初吐,青春满溢如一川碧绿的春水。这晚风中摇曳的绿茵茵的杨柳不正是她们美丽的风姿的象征吗?可惜她们得不到温煦的春光的抚慰,只在暮色苍茫、凄凉冷落的晚风中抖动着她们的心旌──那一片片碧油的叶子……
末二句更显示出词人对她们命运的同情和怜惜:银筝弹罢,琵琶停歇,她们没有欢言笑语,只是寂寞地倚着楼头的栏杆,向着远方眺望、凝眸。她们是瞩望自己的家乡吗?可怜她们自幼就卖到青楼,她们都不知道自己原籍在何方,家园在哪里,亲人在底处。她们无聊地数着天外的归鸦,心中不禁暗暗地滴泪:鸦雀天晚了还有个归巢,可我们哪里有自己的归宿呢?
这首词中词人的感情是发展的:由对歌妓的欢爱、欣赏到对她们命运的同情、怜惜。这无疑是一种精神净化和升华的过程,真实地展示了一位浪漫却具有良知和人性的文人的感情轨迹和曲折心路。既不虚伪、矫饰,又不庸俗,轻薄。堪为同类作品中的特出者。故而值得称道入选,以飨读者。(张厚余)
念奴娇
陈郁
没巴没鼻,霎时间、做出漫天漫地。不论高低并上下,平白都教一例。鼓动滕六,招邀巽二,一任张威势。识他不破,只今道是祥瑞。 却恨鹅鸭池边,三更半夜,误了吴元济。东郭先生都不管,关上门儿稳睡。一夜东风,三竿暖日,万事随流水。东皇笑道,山河原是我底。
这是一首咏雪词。明是咏雪,实际暗喻奸相贾似道。
上片,描写贾似道的为人。
开头:“没巴没鼻,霎时间、做出漫天漫地。”大雪漫天,纷纷扬扬,比喻贾似道权势熏天,擅作威福。他“不论高低并上下,平白都教一例。”翻手为云,覆手为雨;他又“鼓动”雪神(滕六),又“招邀”风神(巽二),“一任张威势”,善于虚张声势。从而,使人“识他不破”,误把败类当作“祥瑞”。短短几句话,把一个骑在人民头上作威作福,欺天霸势,又伪装人民的“救星”的形象,活生生地呈现在读者面前。
下片,抒情。以下雪贻误军机和东郭先生不屑迎合,暗示贾似道的专权误国,为正直的人和爱国者所不耻。
“却恨鹅鸭池边,三更半夜,误了吴元济。”吴元济,唐宪宗时蔡州节度使。据《通鉴》载:唐宪宗命大将李愬攻蔡州(今河南汝南),夜半大雪,李愬命士兵惊动城边鹅鸭池中的鹅鸭,引起一片叫声,用以掩盖行军的声音,从而攻下蔡州,活捉了吴元济。作者用这个故事,比喻贾似道贻误军机大事。“东郭先生都不管,关上门儿稳睡。”东郭先生,传说他不畏冰雪,秉性正直。《初学记》卷二载:“东郭先生……贫寒,衣履不完,行雪中,履有上无下,足尽践地。”这两句是说,东郭先生,不屑与之迎合,只顾自己“关上门儿稳睡。”
末尾,“一夜东风,三竿暖日,万事随流水。东皇笑道,山河原是我底。”东皇,即太阳神。它象征着广大人民,人民像太阳一样,使冰雪融化,贾似道等朝廷的官宦显贵,不得人心,终归要失败!
陈郁,号藏一,理宗时,任东宫讲堂(太子上学之处)掌书。他的词婉转隐喻,但情调高亢,宣扬爱国思想,系南宋词坛辛派词人。(蒲仁)
酹江月
淮城感兴
张绍文
举杯呼月,问神京何在,淮山隐隐。抚剑频看勋业事,惟有孤忠挺挺。宫阙腥膻,衣冠沦没,天地凭谁整?一枰棋坏,救时著数宜紧。 虽是幕府文书,玉关烽火,暂送平安信。满地干戈未戢,毕竟中原谁定?便欲凌空,飘然直上,拂拭山河影。倚风长啸,夜深霜露凄冷。
《酹江月》,即《念奴娇》,由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一尊还酹江月”句而来。题目中的“淮城”,泛指淮水两岸的城市,这里疑指寿州(今安徽寿县)。汉代淮南王刘长、刘安父子曾在寿州建都。宋代,寿州属淮南西路。
淮水是当时宋、金对峙的前线。诗人来到濒临淮水的城市,面对长期沦陷的中原,不禁感慨系之。词的上片开头三句,与辛弃疾《南乡子》“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手法相似,以问答形式,表现对中原的怀念和收复失地的强烈愿望。辛词是自问自答,本词则为问月。而“举杯呼月”,是借用李白《月下独酌》中“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诗意,狂态可掬,表现了诗人的孤独和苦闷。无人可问,只好问月。“淮山隐隐”是诗人眼前见到的月下景色。在朦胧的月光下,不要说“神州”,连附近的淮山也只能隐隐约约地看到。这种带有象喻手法的回答,是十分令人失望的,更加激起了诗人对中原的怀念。“淮山”,指八公山,在寿州附近。相传淮南王刘安与八公同登此山,埋金于地,白日升天成仙。“抚剑”二句,化用杜甫“勋业频看剑,行藏独倚楼”诗意,表现诗人的报国宏愿和壮志难酬的失意心情。这二句在感情上的起伏很大。前句用“抚剑频看”的细节,表现要收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