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欧洲文学史-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杀死和推翻暴君的人民起义是合法行动。他抨击私有制,但并不主张消灭私有制,只希望制订法律限制财富大量集中。这是他的小资产阶级局限性的表现。他提出“返回自然”的口号,这是对封建社会的否定,是进步的。但在否定封建社会的同时,他也否定了人类文明和进步。 
  这两篇论文发表后,卢梭的激烈观点轰动一时。1756年,他抛弃巴黎的城市文明,先后住在爱弥达日和蒙莫朗西,在大自然的怀抱里,过着简单朴素的隐居生活。他同狄德罗和格里姆决裂,同伏尔泰和达朗贝尔为了演剧问题发生不可调和的争论。《致达朗贝尔论演剧书》(1758)是一部文艺论战作品。卢梭和伏尔泰的观点是抵触的。伏尔泰说悲剧和喜剧对社会风俗有利,可以提高道德,加强理性;卢梭则认为戏剧迎合观众的爱好,刺激他们的感情,对社会风俗有百弊而无一利。他反对达朗贝尔建立日内瓦政府建筑剧院,他说一个城市有了剧院和演员就不可避免地破坏居民的良好风俗,把他们引上懒惰、奢侈和淫乱的歧途。他认为古典主义戏剧,连莫里哀的喜剧也在内,都是不道德的。为了批判封建的和资产阶级的文学艺术,他不分青红皂白地否定了戏剧的教育作用。他建议用民众在传统节日举行的健康的娱乐活动来代替演戏。 
  在蒙莫朗西居住的几年是卢梭创作力最旺盛的时期。他发表了三部重要作品:《新爱洛伊丝》、《社会契约论》和《爱弥儿》。 
  《尤丽又名新爱洛伊丝》(1761)写贵族姑娘尤丽和她的青年家庭教师圣普乐相爱的故事。卢梭把他的小说叫做《新爱洛伊丝》,因为这对情人和中古时期法国哲学家阿贝拉尔与他的女学生爱洛伊丝一样,都是以悲剧结束他们的恋爱的。尤丽的父亲是一个封建等级偏见很深的贵族,坚决不肯把女儿嫁给出身第三等级的圣普乐,命她和贵族德·伏勒玛结婚。圣普乐离开了尤丽的家。尤丽在婚后把自己过去的恋爱告诉了丈夫德·伏勒玛,丈夫表示对他们信任,请圣普乐回来。尤丽和圣普乐两人朝夕相见,极力克制自己的感情,但内心非常痛苦,最后,作者以尤丽的死亡结束了他的小说。 
  《新爱洛伊丝》是书信体的小说,写信的人除尤丽和圣普乐外,还有德·伏勒玛、尤丽的表姐克雷尔、圣普乐的好友英国爵士爱德华等。在这些信里,卢梭揭露了封建等级制压抑人的感情的罪恶,主张感情自由、感情解放,反映了资产阶级革命前夕法国人民不甘受封建王朝和天主教会的统治,要求在一切方面获得自由和解放的强烈愿望。同时,作者通过他的人物表达了他对社会、政治、戏剧、音乐等问题的意见,这些意见和他其他作品中的启蒙思想是一致的。 
  《社会契约论》(1762)是一部社会政治著作,阐明国家的建立是人民之间协议的结果。人们结合为国家,同意放弃“天然自由”,换取“公民自由”。国家的最高权力属于人民。“服从法律的人民”同时也是“创造这些法律的人民”。卢梭提出公民选举领袖的共和制度,他向往的国家实质上是保障资产阶级民主权利的国家。他的政治思想比伏尔泰和狄德罗都更进步,后来成为资产阶级民主派中最革命的雅各宾派的政治纲领的基础。 
  《爱弥儿又名论教育》(1762)共五卷,通过爱弥儿受教育的故事,阐明作者的教育观点。卢梭的出发点是:“一切事物出自创世者之手都是好的,到了人的手里便全变坏了。”他认为教育人就是要防止人变坏,恢复“自然人”。爱弥儿是个贵族出身的孩子,卢梭认为贵族孩子可以教好,教育能够战胜贵族阶级偏见。作者反对用襁褓包裹爱弥儿,因为襁褓妨碍他自由活动。他要爱弥儿离开城市,住在乡村,免得他产生不合自然的感情。要让他通过感觉来认识冷热、重量、距离等等。他做错了事,不必斥责他,而要引导他自己认识错误。白天他顽皮,打破了玻璃窗,晚上让他睡在这屋子里,他给寒风吹醒,就明白不应任意破坏了。教育不在于教儿童读很多书,学习语言、历史、地理等等。卢梭对寓言如同对戏剧一样,抱有成见,认为寓言不易为孩子所理解,并对他们十分有害。他逐字逐句地分析拉封丹的寓言诗《乌鸦和狐狸》,说它不道德,它的故事和语言都不是儿童所能接受的。爱弥儿长大后,作者要他学会一种手艺,使他自食其力。他不反对爱弥儿有宗教信仰,但他要爱弥儿信仰的不是天主教,而是自然神教。第四卷中《萨伏亚牧师的信仰自白》一节阐明了卢梭的自然神论的观点,赞美庄严灿烂的自然景色,描写作者和自然互相沟通的精神状态。第五卷叙述爱弥儿认识了小姑娘苏菲,她受过和爱弥儿大致相同的教育。他们相爱。爱弥儿到欧洲旅行,接受政治教育,回来后他们便结婚了。 
  《爱尔儿》出版后,卢梭被封建政府和教会迫害,四处流亡,受到很大刺激,几乎精神失常。在流亡的年月里,他感到有必要为自己辩护。1765…1770年,他着手写《忏悔录》。《忏悔录》分两部分(1782,1789),是他的自传,是一个出身低微的人反对社会不平等、为维护“人权”而斗争的记录,是用散文写成的诗篇。卢梭说他写这部作品的目的是忏悔他一生中所犯的过错。但他有他的骄傲。他认为自己是世界上最纯洁的人。他问道,在最后审判那一天,有谁敢说“我比这个人(指卢梭自己)更好”?《忏悔录》表明,他和其他的人一样生来是个好人,对他的缺点和过错应负责任的是万恶的社会。他赤裸裸地写出了他自己的思想感情,指出“个人”有无限的精神财富和潜在力量。他的个人主义有它的积极的一面。在十八世纪法国封建社会里,第三等级被践踏,受屈辱。他们在第一、二等级的眼里是没有权利、没有地位的贱民。卢梭肯定人的价值,要求个人解放,是对封建制度的强烈抗议。 
  卢梭是杰出的法国散文作家之一。他的散文不仅说理性强,富于雄辩,而且饶有抒情风味。他强调感情在文学中的地位。《新爱洛伊丝》的魅力不在于它的故事情节,而在于对尤丽和圣普乐的感情的描写。他们的感情是无法控制的,不是社会偏见或宗教观念所能压抑的。卢梭对大自然有无限的热爱。在《新爱洛伊丝》里,他用很大的篇幅、热烈的词句描写阿尔卑斯山和莱蒙湖的景色。他不是客观地描写自然,而是情景交融,使自然与人物的感情和谐一致。他对自我作热情的赞颂,这种特征在《忏悔录》中表现得最为突出。他描写自我和周围环境的冲突,强调个人在社会中的作用。这种自我赞颂表现了资产阶级要求个性解放的反封建精神。推崇感情,热爱大自然,赞扬自我,这三方面是卢梭文学作品的特点,对十九世纪欧洲浪漫主义文学发生过巨大的影响。 
  十八世纪七、八十年代,法国国内阶级矛盾越来越尖锐,反对封建统治、要求自由平等的呼声越来越高,启蒙思想深入人心,封建专制制度面临崩溃。革命气氛在进步作家的优秀作品中得到反映,其中以博马舍的两部喜剧最为显著。 
  博马舍(1732…1799)原名彼埃尔—奥古斯旦·加隆,生在一个钟表匠的家庭。他接受当时的进步思想,自称是伏尔泰和狄德罗的学生。他的生活经历很复杂,当过路易十五的秘书,王室公主们的音乐教师,他也是个企业家,活跃于金融界,和权贵打过官司,多次被捕入狱。他曾出巨资为伏尔泰印行全集,运送军火并组织义勇军帮助美国独立战争。他最早的戏剧创作是两部正剧:《欧也妮》(1767)和《两朋友》《1770》。《试论严肃的戏剧类型》(1767)接受和发展了狄德罗的理论,强调第三等级的普通人应当代替王公贵族而成为戏剧的主人公,要求戏剧反映现实生活和重大社会问题。1773年他和法官哥士曼打官司,写《备忘录》(1773…1774)四部,控诉封建法官贪赃枉法,揭露法院贿赂公行。这部作品在人物素描和讽刺幽默方面很出色。 
  《塞维勒的理发师》又名《防不胜防》,1772年写成,1775年演出,叙述老医生霸尔多洛强迫养女罗丝娜和自己结婚,罗丝娜却爱上年轻的阿勒玛维华伯爵(化名为兰多尔),伯爵靠他的旧仆人费加罗的帮助,冲破了老医生的提防,和罗丝娜结婚。 
  霸尔多洛是一个资产者,但满脑子封建思想,用暴力和愚昧控制罗丝娜。他反对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