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斯提尔王国的老臣堂·狄哀格之子。他和堂·高迈斯之女施曼娜相爱。堂·狄哀格被任命为太子的师傅,堂·高迈斯妒忌他,打他一个耳光。堂·罗德利克于是处在剧烈的矛盾中:要封建家族荣誉还是要爱情。他终于决心报仇。在一场决斗中,他杀死了堂·高迈斯。父仇报了,爱情却失掉了。他痛苦万分。正在这时候,摩尔人入侵卡斯提尔。堂·罗德利克率众击退敌人,成为民族英雄,获得了“熙德”称号。同时,施曼娜一直不断地要求国王替她报父仇,国王耐心开导她,成全了这一对贵族青年的婚姻。
《熙德》的悲剧冲突是责任和爱情之间的冲突,主要表现在堂·罗德利克和施曼娜二人身上。堂·狄哀格受了堂·高迈斯的侮辱,堂·罗德利克不得不考虑报仇的问题,但他不是没有犹疑的。在父亲和情人之间,他曾经偏向于情人一面,不愿意伤害她的感情。经过痛苦的思考,他才认识到,牺牲个人利益事小,维护封建家族荣誉事大。他又考虑到。如果忍气吞声,他在施曼娜眼里必然是个懦夫,同样也要丧失爱情。他的矛盾得到解决,这全靠理性和坚强意志。在作者心目中,这样的英雄不仅能够克服个人感情,而且一定是封建国家、封建整体利益的捍卫者。作者把剧情进一步引到摩尔人的入侵,堂·罗德利克在一场夜战里打败敌人,俘虏两个摩尔国王,成为民族救星。无论在爱情问题上或在战场上,理性都获得了胜利。堂·罗德利克的形象集中表现了高乃依对悲剧英雄的理想,同时也对法国贵族提出一种新的道德标准,要求他们以堂·罗德利克为榜样,为封建整体利益而放弃个人利益。
同样,施曼娜的形象也体现出古典主义作家崇尚理性的特点。她爱堂·罗德利克,但杀父之仇不能不报。她要求国王主持公道,替她报仇。但堂·罗德利克为家庭荣誉,奋不顾身地向身经百战的堂·高迈斯挑战,并且战胜了他;随后又为国家安全,立下辉煌的成功,威震敌人,受到举国人民的爱戴。他的英雄气概感动了她,加深了她对他的爱。她的矛盾更加尖锐了。最后,她接受国王的劝导,答应和堂·罗德利克结婚,这仍然是理性的胜利。在她身上,理性和爱情有矛盾的一面,也有统一的一面。她对堂·罗德利克的爱情不是不可解释的神秘的爱,而是建筑在理性之上,建筑在封建道德标准之上的。
在次要人物身上,高乃依也描写了理性和感情的冲突。堂·狄哀格是一个有理性的贵族,承认国王有绝对权力,认为臣民不管有过多少汗马功劳,必须服从国王的意旨。堂·高迈斯不能克制个人感情,自恃有功,桀骜不驯,对国王有很大的抵触情绪。高乃依肯定前者,谴责后者。他还刻画了一个理想国王的形象:堂·菲南。这个国王明辨是非,贤明谨慎,不滥发命令,很讲人情,采取说理方法来对待臣民。
《熙德》演出后受到巴黎观众的热烈欢迎,同时遭到一些人的攻击,黎塞留对它也很不满意。他不仅对高乃依的成功怀有妒意,更重要的是他不能容忍悲剧中的国王以理性方式而不是以专制手段统治国家。而且,黎塞留一向严厉禁止决斗,悲剧中却违反他的政策,三次通过决斗来解决纠纷。黎塞留利用法国学士院攻击《熙德》。夏泼兰执笔的《法国学士院对〈熙德〉的意见书》(1638)是奉他的意旨而写的批评文章,诬蔑法国第一部悲剧杰作为抄袭作品,并谴责它违背了三一律。高乃依被迫接受三一律后,又写出几部优秀悲剧。
《贺拉斯》(1640)写罗马的贺拉斯三兄弟和邻国阿勒伯的居理亚斯三兄弟作战的故事。最小的贺拉斯是最后的胜利者。为了祖国的光荣,他打死了和他有亲戚关系的居里亚斯三兄弟。他班师回来的时候,他的妹妹因为被杀死的居理亚斯三兄弟中的一个是她的未婚夫,因而埋怨贺拉斯,并辱骂他用生命来保卫的罗马,他就把她杀死。作品的主题是爱国和个人爱情之间的冲突。
《西拿》(1640)写罗马执政官西拿要谋害皇帝奥古斯都,西拿的情人爱米莉因为父亲被奥古斯都处死,立意报仇,因而也唆使西拿去谋杀。奥古斯都在宽容和反击之间,选择了前者。这出戏集中体现了法国资产阶级对专制君主的看法。通过奥古斯都,高乃依刻画了一个宽宏大量、以仁政治理国家的国王形象。《西拿》虽然描写西拿、马克西姆和爱米莉三人之间的恋爱关系,但它基本上是一部政治悲剧。奥古斯都、西拿、马克西姆等讨论君主制和民主制的 原则及其利弊,是当时法国贵族和资产阶级共同关心的问题。
《波利厄克特》(1643)是一部基督教悲剧。波利厄克特反抗罗马统治者的迫害,为基督教事业而献出自己的生命。剧中穿插着一个爱情故事,作者用这情节来突出地描绘主人公的坚强意志和自我牺牲精神。
《熙德》、《贺拉斯》、《西拿》和《波利厄克特》是高乃依最著名的四部悲剧。1643年后,他继续写了20来部剧本,但都不是成功之作。他在政治思想上逐渐追随黎塞留的政策,在创作上追求离奇复杂的情节,这就导致了他的艺术的衰落。
高乃依的悲剧情节,除了《熙德》等极少数例外,大都取自罗马历史。他认为罗马人意志坚强,可供人们效法。他的悲剧英雄善于自我克制,使感情服从理性。他们所作的事,作者认为是任何理想英雄都应该作的事。他把资产阶级所理解的人性作为普遍人性加以描绘。他的作品讨论了十七世纪法兰西人所关心的许多社会政治问题,在当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高乃依的语言明确有力,和他的悲剧人物的坚强性格是一致的。剧中的诗句以雄辩著名。他的悲剧英雄谈论社会政治问题时,往往一泻千里,滔滔不绝。他的文体有时也给人以夸张的印象。
若望·拉辛(1639…1699)是法国古典主义第二期诗人,是最有代表性的古典主义悲剧作家。他出身于一个公务员家庭,曾在冉森教派学校读书。这一教派中有些人对古希腊文学修养很高。拉辛从他们学习了古希腊文学,特别是史诗和悲剧。从1664到1691年,他一共写过11部悲剧和一部喜剧。《安德洛玛刻》和《费得尔》是他的代表作。
《安德洛玛刻》(1667)的主人公是特洛伊英雄赫克托耳的寡妇安德洛玛刻。城破家亡时她暗中把儿子藏起来,使他未遭杀害,自己被俘当了皮洛斯的女奴。皮洛斯是希腊英雄阿喀琉斯之子,厄庇洛斯的国王。他爱上了安德洛玛刻,迟迟不和未婚妻赫耳弥俄涅结婚。悲剧开始时,希腊使节俄瑞斯忒斯到厄庇洛斯,要皮洛斯把安德洛玛刻的儿子交出来,以绝后患。它德洛玛刻被迫答应和皮洛斯结婚,以便保全儿子。赫耳弥俄涅妒恨交加,利用俄瑞斯忒斯对她的爱情,唆使他去杀死皮洛斯,随即自杀,俄瑞斯忒斯也发了狂。
《安德洛玛刻》是第一部标准的古典主义悲剧。它体现了以古希腊、罗马文学为典范的原则,故事取自欧里庇得斯的两部悲剧《安德洛玛刻》和《特洛伊妇女》。和古希腊悲剧相同,它的结婚简练集中。它写四个人物的恋爱关系,情节本身是复杂的,拉辛却处理得非常干净利落。他没有从头写他们爱情的产生和经过,而是从俄瑞斯忒斯作为希腊使节来到厄庇洛斯王国写起。他的来到引起了一系列的矛盾。皮洛斯要求安德洛玛刻给他一个最后答复,这答复不仅影响到皮洛斯对赫耳弥俄涅的态度,而且将要决定俄瑞斯忒斯的命运。安德洛玛刻拒绝皮洛斯,皮洛斯就会回心转意,和赫耳弥俄涅结婚。安德洛玛刻答应他,俄瑞斯忒斯的多年愿望就有可能实现,获得赫耳弥俄涅的爱。在皮洛斯的王宫,这一天仅仅发生了俄瑞斯忒斯来到这一件事。这件事是悲剧冲突的起点,矛盾从此急剧发展,各个人物的心情随着起变化,冲突越来越尖锐,一直到收场。简练集中是《安德洛玛刻》的特点,也是古典主义悲剧的艺术特征。
在这部悲剧里,拉辛谴责那些情欲横流、丧失理性的贵族人物。皮洛斯对未婚妻赫耳弥俄涅背信弃义,不惜抹掉自己的光荣历史,作出危害希腊各族人民的勾当,甚至在神庙宣布特洛伊人的敌人为自己的敌人。这一切无非是要博取一个女子的欢心,而这个女子却是希腊人的死敌赫克托耳的寡妇。他任性专横,是暴君的形象。俄瑞斯忒斯身为希腊各族的使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