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欧洲文学史-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于共产主义者的”。但因为海涅生活在欧洲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已经过时,而无产阶级革命的条件还未成熟的过渡时期,他不能正确认识未来的共产主义。他一方面愤怒地抨击封建贵族的反动势力,对资产阶级社会作了揭露和讽刺,甚至看到劳动人民起来革命的必然趋势,另一方面,他却始终没有突破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立场,认识不到劳动人民的巨大的历史作用,因而把共产主义看作一般的平均主义,担心在共产主义社会里,胜利的无产阶级只重视创造物质财富,会用“粗糙”的双手毁坏人类的文化艺术;这种观念使海涅对共产主义怀有疑惧心理。 
  和海涅同时代的、但是逝世较早的另一个革命民主主义作家格奥尔格·毕希纳(1813…1837)出生于医生家庭,自己也学过医。他很早就接受法国革命思想的影响,为了解放农民,使他们摆脱封建枷锁,他团结了一些农民、手工业者和知识分子,于1834年组织“人权协会”,进行秘密的革命活动。他主办《黑森快报》(1834),写了许多政论文章,号召农民起义。在每份快报的首页都写着法国革命时期流行的两句口号:“对茅屋——和平,对王宫——战争!”作者运用通俗的语言和精确的统计数字,使文章富有说服力和鼓动性,他在激励农民起来推翻封建诸侯的时候说:“擦亮你们的眼睛,数数你们的压迫者的数目吧,他们所以有力量,全在于他们吸取了你们的鲜血,在于他们有一支从你们那儿征集来的军队。”“你们长年累月在土地上耕掘,那么也给你们的暴君挖一个坟墓吧!” 
  毕希纳的创作期只有三年,共写过三个剧本,其中较重要的是《丹东之死》(1835),以法国大革命时期罗伯斯庇尔和丹东两派之间的冲突为背景。作者肯定罗伯斯庇尔的革命坚定性,虽然对丹东之死抱有一定同情,但还是谴责了丹东放弃革命,沉湎于个人的生活享受。在丹东要求罗伯斯庇尔放弃革命政策的一段对白中,罗伯斯庇尔回答丹东说:“社会革命没有结束;谁要是半途停止革命,那就是给自己掘坟墓。”但作者又认为罗伯斯庇尔的革命政策并不能解决广大劳苦人民的生活问题,正如丹东在煽动群众时所说的:“你们要面包,他们把头颅扔给你们!你们渴,他们叫你们喝断头台上的血!”剧本表达了作者要求推翻封建制度和改善人民生活的德国革命民主主义的观点,但是他仅仅站在人道主义立场上反对社会贫富不均的现象,对于怎样才能解决人民的“胃”的问题,消除贫富不均,毕希纳自己也是模糊不清的。《沃伊采克》是一部未完成的社会悲剧,取材于当时在来比锡发生的一起大案件。戏剧的矛盾建筑在阶级对立的基础上,主人公来自穷苦的下层人民,他为生计所迫,给一个医生充当试验品,过着动物般的生活。因为他所爱的女子被有权势的人利诱、勾引,他就杀死了她。这部作品反映了作者对劳苦人民在资本主义社会里所受苦难和剥削的同情。 
  格奥尔格·维尔特(1822…1856)生于牧师家庭,少年时期当过学徒,后来在莱茵河流域和国外经商。1843到1845年他旅居英国,结识了一些宪章派人士,常常参加工人集会。1843年起,维尔特先后同恩格斯和马克思建立了深厚的友谊,从他们那里接受科学共产主义思想,加入了“共产主义者同盟”。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创办《新莱茵报》,维尔特担任副刊编辑,写过许多优秀的政治诗和散文。恩格斯对他的工作评价很高,说:“我不相信在别的报纸上什么时候有过这样有趣而锋利的小品栏。”1856年,维尔特在古巴的哈瓦那去世。 
  维尔特的诗歌在形式上受到海涅的影响,讽刺性很强,手法丰富多彩,在内容上则十分新颖独特。工人和贫苦手工业者受到诗人的热烈歌颂,他们第一次以自觉的战斗姿态出现在德国的文学作品里。例如在1843到1846年间创作的《饥饿之歌》中,作者写道: 
  尊敬的国王陛下, 
  你可知道这惨事一桩? 
  星期一我们只吃了一点, 
  星期二我们就断了粮。     
  星期三我们只好挨饿, 
  星期四我们受尽了苦, 
  啊,差一点,差一点, 
  我们就饿死在星期五!     
  快叫人在星期六给我们 
  烤些干净像样的面包, 
  不然,国王陛下,在星期天, 
  我们就要把你抓住吃掉。     
  这首诗有申诉,有抗议,虽然是描写工人的饥饿,但用的不是灰色的唉声叹气的调子,而是幽默、开朗的笔调,最后发出了使统治阶级发抖的警告。维尔特的著名组诗《兰卡郡之歌》(1845)反映英国工业区兰卡郡的工人生活和他们反抗资本家的斗争。《一百个哈斯韦尔男子》描写矿坑失事,死了一百个矿工,矿主只拿出每人一周的工资来抵偿他们的生命。《铸炮者》和《兰卡郡酒店老板》两诗倾诉工人阶级对资本家的愤怒和反抗。前者叙述一个兵工厂工人为厂主劳苦了一辈子,却因年老被赶出门外,最后他觉悟到必须为工人阶级自己铸造一尊大炮。后者指出织羊毛的工人没有毛衣穿,种地的农民饿着肚子上床,运煤的工人把一车一车煤从矿坑运到地面上,而自己的妻儿却冻死在家里,最后他们一起发出了诅咒的吼声,作者预言睡在鸭绒被里的富翁当晚将做噩梦。在《他们坐在板凳上》一诗中,维尔特写英国工人听到德国西里西亚织工起义时是如何激动: 
  紧握拳头,挥动帽子, 
  他们全都义愤填膺, 
  森林和草原同时响起: 
  “西里西亚,祝你成功。” 
  这首诗表现了国际工人的团结一致和互相支持,维尔特的思想和感情已和这些被剥削被压迫的人交融在一起。他的诗歌自然健康,语言简练,具有朴素的民歌风格。 
  维尔特的散文作品中最富有特色的是《不列颠人的社会和政治生活速写》(1843…1848),包括十四篇文章,其中有英国风景描写,经济问题论述,无产阶级贫困情况报道,对英国宪章运动领袖的刻画和对宪章运动本身的描述。这些文章说明无产阶级能够以自己的力量去解放自己的阶级,他们的战斗已经开始。在《英国工人花会》一篇中,作者看到未来社会的一切都是光辉灿烂的,预言无产阶级将在世界上创造出新的文学和艺术来。 
  他的两部小说《德国商业生活的幽默速写》(1845…1848)和《著名骑士史纳普汉斯基的生平事迹》(1849)发表在《新莱茵报》副刊上,激烈地抨击了德国的容克贵族和资产阶级,揭露和讽刺了他们的丑恶面貌。 
  维尔特的创作年限虽然很短,但他积极参加革命活动,写了许多忠实反映无产阶级生活和斗争的作品,因而恩格斯在纪念他的一篇文章里称颂他是“德国无产阶级第一个和最重要的诗人”。 
  台奥多尔·施托姆(1817…1888)生于德国北部的胡苏姆,这个小城曾长期处在丹麦统治下。他的创作有诗歌和中短篇小说。他的诗反映的生活面相当狭窄,主要是写个人爱情和田园生活,但也有一些诗表露了他对家乡命运的关怀。他的诗歌具有民歌风格,语言简练,音韵和谐。 
  施托姆的主要成就是小说。他早期的代表作《茵梦湖》(1849)写出身小康之家的伊利莎白和青年莱茵哈特彼此相爱,但她的母亲不顾他们的爱情,把她嫁给一个富人。作者认为资本主义社会中以金钱为基础的婚姻关系是不合理的,但他笔下的两个青年都逆来顺受,缺乏反抗精神。全书带有浓厚的忧伤情调。在施托姆后来的作品里,对社会批判的因素有所加强,感伤的情调逐渐减弱。最后一部小说《骑白马的人》(1888)描绘北海附近的农民青年霍克·海因钻研科学技术,想要改建防御海洪的堤岸,受到保守势力的阻挠。他孤军作战,得不到群众支持,最后终于失败,死在洪水中。霍克·海因是一个具有启蒙思想的人物,提倡科学,反对迷信。但是他骄傲自大,高踞在群众之上,这导致了他的毁灭。施托姆的作品缺乏强烈的倾向性,没有反映出时代的重大问题,却体现了1848年德国革命失败后,知识分子对现状的不满和忧郁孤寂的心情。 
  郭特夫里特·凯勒(1819…1890)是瑞士的德语作家,生于瑞士一个镟工家庭。他早年在德国读书,受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影响很大。1848年,瑞士由许多小邦联合成为一个统一的联邦国家,建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