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乔家大院 作者:朱秀海-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乔家的后人乔燕平、乔巧生、乔燕祺、乔燕增等,也都大力支持本剧的摄制,给予了各方面的帮助。
  在这里我要特别感谢祁县民俗博物馆(乔家大院)馆长王正前先生,以及大院的全体工作人员,他们对本剧的摄制给予了不遗余力的支持,“乔家宾馆”无偿提供给剧组住宿,拍摄过程中,王馆长总是身先士卒,事无巨细,帮助化解困难。
  可以说,没有这些领导、艺术家和热心人的共同努力,电视连续剧《乔家大院》能取得今天这样的成绩是难以想像的。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这部根据电视剧改编的长篇小说是孟凡耀先生在制片的百忙之中精心策划,并推荐给著名的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的。
  一部电视剧,一部小说,相得益彰,影响深远。
  因此,我最后想说的是:如果我的祖爷爷乔致庸地下有知,一定会同意我今天特别想说的一句话:一个人只要做过于国于民有利的事情,是不会被历史和后人遗忘的。
  乔燕和
  2005年10月中旬
  附录一 晋中乔家大院
  乔家大院位于晋中地区祁县东观镇乔家堡村,距太原64公里,是山西省集中反映晋中地区民俗事象的博物馆,在国内外享有盛名。
  这一博物馆,是在原山西省晋中清末民国初年的商业资本家乔致庸“在中堂”旧居院落建起来的,这是一处反映民族风俗的民俗博物馆。
  这里馆藏文物甚多,反映了晋中浓郁的乡土人情、风俗习尚,从人的出生到婚、丧、嫁、娶,生、老、病、死,都在博物馆内得到表现。
  乔家大院,占地8724。8平方米,建筑面积3870平方米,有院落19进,房屋313间。
  院落建筑构思精巧,平面为“双喜”字形。宅院古朴、大方,为传统式中式结构。宅院周围,高墙围拢,达十几米。上有女墙垛口,房顶上,多达140余个烟囱,形制各异、无一雷同。院内斗拱飞檐、木砖石雕刻、精美大方,典雅美观,是高水平的建筑艺术作品。
  这一院落,始建于清代乾隆二十年(公元1755年),是我国清代民居建筑中的一颗明珠。
  博物馆内,馆藏文物达1110件,仅古字画一项,就达500件,而且为唐、五代、宋、元、明、清不同风格不同时代的名作,多属珍品。
  ★★乔家大院访古
  ◆ 乔家兴衰史
  乔家大院是俗称,它的宅名叫“在中堂”。原来,房主人的名字叫乔致庸,庸是中庸,取其不偏不倚,执两用中之意,所以定宅名为“在中堂”。
  乔家如何有财力能建这么大的宅院呢?这要从乔致庸的爷爷乔贵发说起。
  乔贵发从小父母双亡,家中一贫如洗,不得不寄食在舅舅家中。由于舅母的歧视,乔贵发长大后回到乔家堡村独立生活。有一次,村中有人娶亲,他前去帮忙,不料迟到一步,便受到管事人的冷言冷语讽刺。乔贵发正值血气方刚的年纪,哪能受下这口气,一怒之下便去了口外,在蒙古包头苦捱了30年。
  最初,乔贵发这个衣不遮体,食不果腹的光棍汉,在包头萨拉齐厅老官营村的合成当铺做店员。店员中有一个山西姓秦的老乡,两人一见如故,便结为异姓兄弟。
  十多年后,两人稍有各蓄。便另起炉灶,自立门户,乔、秦二人能审时度势,同心协力,精打细算,苦心经营,从经营豆腐、烧饼以及零星杂货,进一步兼营打造银器。由于待人接物好,又善管理,生意日见兴隆。
  在这蒸蒸日上的生意面前,乔贵发及其后代格守祖训,经常警惕奋发,力求持盈保泰,不断发展。秦家子弟恰恰相反,吃喝嫖赌,生活骄奢淫逸,终于坐吃山空,入不敷出,只好逐次从号内抽出本金。秦家抽出的本金均由乔家补进,秦家抽一股,乔家往里补一股,最后,两家合资的生意成了乔家的独资生意。
  乔家在包头的买卖越来越发达,财力越来越雄厚,后来,乔家以“复盛公”字号命名的铺底,便成为包头市面上的头号大买卖。由此便产生了“先有复盛公,后有包头城”的民谚,这句民谚,是往日包头工商界和居民都知道的一句俗语:当时乔家在包头的房屋就有一千多间。
  除去票号、钱庄、商号、当铺、茶庄、粮行等生产号及其所属房产外,乔家在包头的还有菜园地280亩,乔家堡村有土地二百多亩。祁县城内及北京、天津、太原等地也有一些房产。至于家中所藏的金银玉器、珍宝古玩,更无法估计。有了这么多的钱,才合乔家的祁县老家建起了自己的大宅院。
  1907年,89岁的乔致庸去世,在家停丧八个月。从家中到坟地,沿街沿路,搭了十几个过街彩棚。棚中有各种纸扎。送丧时,精、细乐户十几班,鼓乐震天,仪仗队绵延数里,马车近百辆,领丧的已到坟地,扫尾的还在饭桌旁原地没动。
  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1937年,芦沟桥的炮声无情地打破了这个大家族的宁静生活。1938年9月,因不堪日军骚扰,“在中堂”合家老小六十余人,纷纷离去,避难于平、津等处,从此就再没有回来。
  ◆ 乔氏家族及家规
  乔家从发迹到衰落,一共传了7世。
  第一代乔贵发为其创业者,始于包头,生了三个儿子。其中乔全美为第三个儿子,他继承了乔贵发的基业,创设了包头的“复盛号”字号,乔全美又生了两个儿子,二子乔致庸,便是今日乔家大院“在中堂”的主人了。
  乔致庸活了89岁,历经嘉靖、道光、咸丰、同治、光绪五个朝代,人称“亮财主”。他青年时秀才,后弃儒经商,讲信誉,重实效,用人才,事业大发展。于是他大兴土木,光大门庭,广交官吏,显赫一时。
  到民国初,“在中堂”由乔致庸之后代乔映霞主持。乔映奎,是“在中堂”的最后一名掌舵人,曾任祁县东部三十六村联村协会董事长。
  “在中堂”第七代,不完全统计,有40多人分散于北京、上海、太原、昆明、大同、包头、徐州等地。
  乔致庸在世时,曾捐钱买官,乔本人是“二品补用道”,分省后补,赏戴花翎。子孙亦如此,男封“大夫”,女封“宜人”,几乎人人都是官。
  为光耀门庭,乔家广结权贵,“三晋源”渠贞,是“在中堂”的侄女婿。“华北一杆笔”赵铁山,是“在中堂”的内侄。
  “在中堂”家规很严,一不准纳妾,二不冷虐仆;三不准嫖妓;四不冷吸毒;五不冷赌博;六不准酗酒。
  家族子弟,大都受到中等以上的教育。他们办私塾,离薪聘老师,优秀者送入太谷铭贤学校、天津南开中学、大学深造。毕业后再留学美国。仅“映字辈”, 上过大学者两人。第六代兄弟20人中,11名大学生,获博士学位者2人,硕士1人,多人从事教授、翻译、工程设计等事业。
  ◆ “在中堂”的匾
  凡参观乔家大院的游客,仰视大门上挂的一块横匾,篮底金字、上书“福种琅环”。这块匾是八国联军进犯北京、朝中发生庚子事变,慈禧出逃西安,途经山西乔家时,乔家“在中堂”捐赠白银10万两,当时,山西巡抚丁某受慈禧面谕为褒奖乔家赠送的。乔家除捐赠白银外,还趁慈禧路居几日,倾其美肴,大加奉献,故后来得此赠赐,实在是隆恩浩大,这块匾保存完好,至今悬于乔家在中堂大门之上。
  福种琅环即琅环福地,是传说中神仙的洞府。福种即种福之意,一般是皇帝赐匾才用“福种”二字,这块匾赐给乔家,大意是把“福”播种在乔家“在中堂”。
  另外,乔家“在中堂”挂的匾额的很多,有李鸿章题写赠送的“仁周义溥”;有祁县河东36村村民联名为乔映霞赠送的,“身备六行”;还有“为善最乐”、“光前裕后”等20余块匾额,充分说明了当时乔家的显赫。
  ◆ 乔家处世之道
  在过去,许多纨绔子弟往往因为穷奢极侈、挥霍无度,最后导致倾家荡产。鉴于这些教训,“在中堂”从乔致庸那时起,便订立了一些家规家法,以约束子弟,维护家族尊严。
  那时,有钱人家大都有三妻四妾,然而乔家几代人却没有一个纳妾的。
  乔致庸一生娶了六房女人,全是续弦,映霞太太刘菊秀,是协和医专的校花,因为年龄悬殊,婚后女方另有所恋,结果离异,但乔映霞以后一直未娶。
  老三映霄,娶祁县段窑村马家的闺女为妻,民国二十四年,夫妻相偕支北平旅游,结果妻子被匪徒绑票,因未能及时营救,惨遭毒手、乔映霄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