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成本。由于家庭和企业在决定购买什么和卖出什么时关注价格,所以,他们就不知不觉地考虑到了他们行动的社会收益与成本。结果,价格指引这些个别决策者在大多数情况下实现了整个社会福利最大化的结果。
关于看不见的手在指引经济活动中的技巧有一个重要推论:当政府阻止价格根据供求自发地调整时,它就限制了看不见的手协调组成经济的千百万家庭和企业的能力。这个推论解释了为什么税收对资源配置有不利的影响:税收扭曲了价格,也因此扭曲了家庭和企业的决策。这个推论还解释了租金控制这类直接控制价格的政策所引起的更大伤害。中央计划者之所以失败,是因为它们在管理经济时把市场上那只看不见的手缚起来了。
1。2。3 原理七:政府有时可以改善市场结果
如果市场的看不见的手如此伟大,为什么我们还需要政府呢?一种回答是,看不见的手需要政府来保护它。只有产权得到保障,市场才能运行。如果一个农民预见到他的谷物会被偷走,他就不会种庄稼,而且,除非假设顾客在离开前会付费,否则餐馆就不会提供服务。我们都依靠政府提供的警察和法庭来保护我们对自己生产出来的东西的权力。
但是,对于为什么我们需要政府还有另一种回答。尽管市场通常是组织经济活动的一种好方法,但这个规律也有一些重要的例外。政府干预经济的原因有两类:促进效率和促进平等。这就是说,大多数政策的目标不是把经济蛋糕做大,就是改变蛋糕的分割。尽管看不见的手通常会使市场有效地配置资源,但情况并不总是这样。经济学家用市场失灵(market failure )这个术语来指市场本身不能有效配置资源的情况。市场失灵的一个可能原因是外市场失灵:市场本身不能有效配置资源的情况。部性, 外部性(e x t e r n a l i t y)是一个人的行为对旁观者福利的影响。例如,外部成本的典型例子是污染。市场失灵的另一个可能原因是市场势力,市场势力(market power)是指一个人(或一小群人)不适当地影响市场价格的能力。例如,假设镇里的每个人都需要水,但只有一口井,这口井的所有者并不受残酷竞争的限制,而正常情况下,看不见的手正是以这种竞争来制约个人的私利。在存在外部性或市场势力的情况下,设计良好的公共政策可以提高经济效率。看不见的手也不能确保公平地分配经济成果。市场经济根据人们生产其他人愿意买的东西的能力来给予报酬。世界上最优秀的篮球运动员赚的钱比世界上最优秀的棋手多,只是因为人们愿意为看篮球比赛比看象棋比赛付更多的钱。看不见的手并没有保证每个人都有充足的食品、体面的衣服和充分的医疗。许多公共政策,例如所得税和福利制度的目标就是要实现更平等的经济福利分配。
我们说政府有时可以改善市场结果并不意味着它总能这样。公共政策并不是天使制定的,而是由极不完善的政治程序制定的。有时所设计的政策只是为了有利于政治上有权势的人;有时政策由动机良好但信息不充分的领导人制定。学习经济学的目的之一就是帮助你判断什么时候一项政府政策适用于促进效率与公正,而什么时候不行。
即问即答列列列出并简要解释关于经济相互交易的三个原理。
1。3 整体经济如何运行
我们从讨论个人如何做出决策开始,然后考察人们如何相互交易。所有这些决策和相互交易共同组成了“经济”。最后三个原理涉及到整体经济的运行。
1。3。1 原理八:一国的生活水平取决于它生产物品与劳务的能力
世界各国生活水平的差别是惊人的。在2 0 0 0年,美国人均收入约为3 。 4 1万美元。同一年,墨西哥人均收入为8 790美元,而尼日利亚的人均收入为8 0 0美元。毫不奇怪,这种平均收入的巨大差别反映在生活质量的各种衡量指标上。高收入国家的公民比低收入国家的公民拥有更多电视机、更多汽车、更好的营养、更好的医疗保健,以及更长的预期寿命。随着时间推移,生活水平的变化也很大。在美国,从历史上看,收入的增长每年为2 %左右(根据生活费用变动进行调整之后)。按这个比率,人均收入每3 5年翻一番。在过去一个世纪中,人均收入约为开始时的9倍左右。用什么来解释各国和不同时期中生活水平的巨大差别呢?答案非常简单。几乎所有生活水平的变动都可以归因于各国生产率(p r o d u c t i v i t y)的差别—这就是一个工人一小时所生产的物品与劳务量的差别。在那些每单位时间工人能生产大量物品与劳务的国家,大多数人享有高生活水平;在那些工人生产率低的国家,大多数人必须忍受贫困的生活。同样,一国的生产率增长率决定了平均收入增长率。
生产率和生活水平之间的基本关系是简单的,但它的意义是深远的。如果生产率是生活水平的首要决定因素,那么,其他解释的重要性就应该是次要的。例如,有人想把上个世纪美国工人生活水平的提高归功于工会或最低工资法。但美国工人的真正英雄行为是他们提高了生产率。另一个例子是,一些评论家声称, 2 0世纪7 0年代和2 0世纪8 0年代美国收入增长放慢是由于日本和其他国家日益激烈的竞争。但真正的敌人不是来自国外的竞争,而是美国生产率增长的放慢。生产率与生活水平之间的关系对公共政策也有深远的含义。在考虑任何一项政策如何影响生活水平时,关键问题是这项政策如何影响我们生产物品与劳务的能力。为了提高生活水平,决策者需要通过让工人受到良好的教育,拥有生产物品与劳务需要的工具,以及得到获取最好技术的机会。
1。3。2 原理九:当政府发行了过多货币时,物价上升
1 9 2 1年1月,德国一份日报价格为0 。 3马克。不到两年之后,也就是1 9 2 2年1 1月,一份同样的报纸价格为7 000万马克。经济中所有其他价格都以类似的程度上升。这个事件是历史上最惊人的通货膨胀(i n f l a t i o n)的例子,通货膨胀是经济中物价总水平的上升。虽然美国从未经历过接近于德国2 0世纪2 0年代的情况,但通货膨胀有时也成为一个经济问题。例如,2 0世纪7 0年代期间,物价总水平翻了一番多,杰拉尔德?福特( Cerald Ford)总统称通货膨胀是“公众的头号敌人”。与此相比,在2 0世纪9 0年代,通货膨胀是每年3 %左右;按这个比率,物价2 0多年才翻一番。由于高通货膨胀给社会带来了各种代价,所以世界各国都把保持低通货膨胀作为经济政策的一个目标。
什么引起了通货膨胀?在大多数严重或持续的通货膨胀情况下,罪魁祸首总是相同的—货币量的增长。当一个政府创造了大量本国货币时,货币的价值下降了。在2 0世纪2 0年代初的德国,当物价平均每月上升3倍时,货币量每月也增加了3倍。美国的情况虽然没有这么严重,但美国经济史也得出了类似的结论: 2 0世纪7 0年代的高通货膨胀与货币量的迅速增长是相关的,而2 0世纪9 0年代的低通货膨胀与货币量的缓慢增长也是相关的。
1。3。3 原理十:社会面临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的短期权衡取舍
当政府增加经济中的货币量时,一个结果是通货膨胀,另一个结果是至少在短期内降低失业水平。说明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短期权衡取舍的曲线被称为菲利普斯曲线(Phillips curve ),这个名称是为了纪念第一个研究了这种关系的经济学家而命名的。
经济学家仍对菲利普斯曲线有所争议,但大多数经济学家现在接受了这样一种思想: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存在短期权衡取舍。这就简单地意味着,在一两年的时期中,许多经济政策在相反的方向推动通货膨胀与失业。无论通货膨胀和失业从高水平开始(正如2 0世纪8 0年代初的情况),从低水平开始(正如2 0世纪9 0年代后期的情况),或者从这两者之间某个地方开始,决策者都面临这种权衡取舍。
通货膨胀和失业之间的权衡取舍只是暂时的,但这种关系会持续好几年。因此,菲利普斯曲线是理解经济中许多发展的关键。特别是,它对理解经济周期(business cycle)—用雇用的人数或生产的物品与劳务衡量的,经济活动中无规律的、大部分无法预测的波动—是重要的。决策者在运用各种政策工具时可以利用通货膨胀和失业之间的这种短期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