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先从企业内部去寻找。他说:“寻找人才是非常困难的,最主要的是,自己
企业内部的管理工作先要做好;管理上了轨道,大家懂得做事,高层经理人
才有了知人之明,有了伯乐,人才自然就被发掘出来了。自己企业内部先行
健全起来,是一条最好的选拔人才之道。”
企业的兴衰唯人才是赖,所以大多数企业都争相到企业外去招揽人才。
王永庆不完全同意这种做法,他认为人才往往就在你的身边,因此求才应首
先从企业内部去寻找。他说:“寻找人才是非常困难的,最主要的是,自己
企业内部的管理工作先要做好;管理上了轨道,大家懂得做事,高层经理人
才有了知人之明,有了伯乐,人才自然就被发掘出来了。自己企业内部先行
健全起来,是一条最好的选拔人才之道。”
王永庆说:“就像苦苦的研究一样东西,到了紧要阶段,参观人家的制
造,触类旁通,一点就会;如果不经苦苦的研究追求,参观人家的制造,仍
然一无所得。要自己经过分析,知道追求的目的,才知道找怎样的人才,否
则空言找人才,不是找不到,就是找到了也不懂得用。还有,人才找来了,
因为自己的无知,三言两语便认为不行的也多得是;或者因为本身制度的不
健全,好好的人才来了,不久就失望而去。”基于这个道理,台塑每当人员
缺少时,并不是立即对外招聘,而是先看看本企业内部的其他部门有没有合
适的人员可以调任,如果有的话,先在内部解决,填写“调任单”,两个单
位互相协调调任即可。负责人事的台塑高级专员陈清标说:“通过内部的甄
选有两大优点,一方面可以改善人员闲置与人力不足的状况;另一方面则因
人员已熟悉环境,训练时间可以节省下来。”
这种做法的好处是,发挥了轮调的作用,将那些不适合现职的人,或对
现职有倦怠的人另换一个工作,使其更能发挥所长,而且分工太细组织僵化
等现象,也可以从调任中消除掉。
□林绍良:不惜重金聘用人才
印度尼西亚的华人实业家林绍良,以富有的资产名列印度富商之首。美
国《投资家》杂志把他列为世界
12大银行家之一,有些国家的报刊认定他是
“世界十大富豪之一”,一些在国际上享有盛名的报纸经过测算,推举他为
“世界第六巨富”,林绍良究竟有多少资产?他自己也说不清楚,然而,目
前世界上较为一致的看法是他的资产总数已达到
7O亿美元。
林绍良之所以能取得今天这么大的成就,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他用重金
聘用了一个能干且忠实的伙伴——李文正。一个熟悉他的商人在报上公开披
露:“林绍良的事业发展迅速,主要是他懂得量才用人,敢出重金”。
李文正原是香港汪印银行的总裁,而且以“医治银行能手”的称号,被
新闻界和银行界所乐道,从而成为家喻户晓、人人皆知的重要人物,他金融
经验丰富,才华横溢,引起了林绍良的注意。1972年,林绍良因事飞往香港,
在飞机上巧与刚辞去汪印银行总裁职务的李文正相遇。在热情的交谈中,他
当即邀请这位银行家到他的“中央亚细亚银行”里来,并允诺给他
17。5%的
股份。当时,该银行的实际规模比李文正创办的“汪印”银行小得多,资产
也只有“汪印”的
1/33,存款额也只有
1%。但是这家银行是林绍良的财政
支柱,有林氏集团庞大的实体作后盾,该行定会有令人信服的业务发展潜力。
因此,李文正欣然接受邀请。
林绍良慧眼识千里马,两人坦诚合作,使中亚银行飞速发展起来。到
1983
年,中亚银行的资产总额比原来增加
332倍,存款额增长
1253倍,在全印度
尼西亚设有
32处分行,形成了全国最大的私人银行网。而且在新加坡、台北、
香港、澳门及美国的加利福尼亚、纽约等地设有分支机构。中亚银行不仅在
印尼,在东南亚也被公认为是规模最大的银行之一。
看着自己蓬勃发展起来的事业,林绍良十分感慨地说:“自己所学不多,
本无力量经营如此庞大的企业,现今之所以能有所成就,主要是善于选择共
事的伙伴。”
□范旭东:注重招揽人才
范旭东是中国的“化工先驱”,他创办了水利制碱公司,他经常说:“事
业的真正基础是人才。”
在“水利”创办初期,范旭东托人设法在美国寻找华人中的制碱技术人
才,经过多方努力,终于寻找到获得哥伦比亚大学化学博士的侯德榜。侯德
榜对范旭东十分钦佩,他说:“像范这样的人,是值得我们拥护帮助的。”
范旭东对侯德榜也十分赏识和信任,不仅委以“永利”技术全权。而且完全
支持侯德榜应用、完善侯氏自己发明的制碱方法。19Ai年,侯德榜的制碱方
法,被世界化学工业协会命名为“侯氏制碱法”。因此可以说,侯德榜的科
学成就是和范旭东的名字联系在一起的。
范旭东于
1922年,在久大精盐公司实验室的基础上,创办了黄海化工研
究社,聘请化学博士孙颖川主持社务。这是我国近代第一个私立化工科技研
究机构。也是范旭东注重招揽人才、重用人才,并十分重视培养人才、造就
人才的重大举措。为了支持研究社的科研工作,范旭东带头将自己的酬金全
部损赠出来。研究社围绕生产中提出的实际问题进行了大量的科学研究,在
理论研究和生产实践的结合过程中,培育出一大批化工技术人才。这批人才
在建国后分别担当了国家建设和科研单位的重任,成为我国化工战线上一支
重要的技术力量。
□马克·麦科马克:观察人、了解人的七个步骤
美国国际管理顾问公司总裁马克·麦科马克重视创新、市场、人的因素,
经营得法,由
500美元起家成为亿万富翁。他在介绍观察人、了解人的方法
时肯定地指出,学习观察他人的基本要点包括在下面列出的七个步骤里。(1)
仔细地听。听人讲话,并不只是听听他说些什么,而且还要观察他是怎么说
的。人们没有说出来的言语中的包含的意思常常比他说出来的更多。偶尔要
使谈话停顿一下——短暂的沉默往往会使对方说出更多的话。
(2)(2)
(3)尽量少讲。只要少讲话,自然就可以学到更多、听到更多——而且
可以避免自己说错了话。每个人都能够做到少说话,而且几乎每个人都应该
少说,多提问题,但不要由你自己说出答案来。
(4)不要有先入为主的印象。通常人们相信首次印象,但是除非经过深
思熟虑,否则不要轻易地建立首次印象,当别人给你留下印象时,不要随便
作为信条加以肯定。
(5)做好事先准备。当你准备和他人见面时或打电话给他人之前,先回
想一下你过去对他的了解,并且想想看你想要他作出什么样的反应。也就是
说根据你对他的了解,你应该怎么说或怎样做,才能达到你的目的。
(6)注意谨慎。当你观察他人的时候,千万要谨慎。虽然你已经了解对
方的作风,但绝不要告诉他你觉得他不够老实可靠,而且即使你凭直觉已经
看出他的做法可能不对,也不要指出来。如果你让对方知道你对他的了解,
以后就不可能再有效地运用这种了解来影响他了。
你了解别人,未必就应该让别人也看透你。切记!只要当他对你了解比
较少时,你才能够利用你对他的了解。最可能泄露自己秘密的做法,就是把
自己的成就和盘托出告诉他人。自己千万别说,让对方从其他人的口里了解
你的个性和成就。
(7)保持超然。如果你能在一些热闹的商务场合中强迫自己保持超然,
你的观察力就能大为提高。当别人在酒酣耳热之时,流露出来的本性,将比
其他场合多得多。假如你也跟着一起凑热闹,不但观察不到什么人,反而泄
露了自己的本性。
我在任何商务场合中,经常像传教士一样冷静,只注重自己该做的事,
从不同别人一块起哄。保持主动而不光做被动的反应,你才能够利用你所了
解到的情况,也才能让你从了解别人到进一步控制别人。假如你受别人影响,
而不能尽快恢复冷静,你很可能会失去有利的优势。
如果你能不受影响,自然也绝不会反应过度。这样一来你便成为控制者,
而不会被别人控制。
□土川元夫:以旁观者的身份观察人
日本名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