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4)确定小费安排,包括用餐、整理房间的女工、共同使用的侍者及其他人员的拟议小费费率或者在房间全部帐单上增加一定的百分比作为服务小费。
(5)确定任何特殊安装或改装,增加特别人员、服务或设施,并明确开支怎样负担。
(6)确定预定和开票手续,包括你的单位为宾客承担财务责任的限度。
(7)建立个人信贷,并列明应向参加者个人直接收取的费用。
(8)指定可以取消预定而不向你单位收费的一段时间或最后期限。
将协议细节——不管多么细微——写成书面合同的重要性,无论怎样强调也不为过分。随着会期临近,应经常与场地管理部门保持联系。人员、旅馆装修或其它变更都可能对会议计划产生重大影响。密切联络会有好处。
6选定地点和时间的重要性
没有一个时间或一个地点对所有的会议都是最佳的,但是对每一个集会来说,都有它的最佳时间和最佳地点。要确定一个大家都方便的时间,应在安排之前和主要的参加者联系。任意安排的会议对一些参加者可能不便;在这种情况下,或者是他们的正常工作,或者是会议本身会遭到损失。每日的不同时间对机警程度和精神集中程度会有影响:下班以后开会容易身心疲倦、与个人计划冲突,而饭后立即开会则正赶上感受能力低的时候。
还要记住,拖长开会时间导致效果递减,那些以鼓励创造性思维为目的的会议尤为如此。
一般说来,少开会比多开会好,但是“开足够的会”的含义,取决于实用目的。当会议目的是协调或检查时,定期安排比随时召开好:在重要项目的最后阶段,则每天开会可能是恰当的。
7会议室
会议效果常常受到会议地点和物质享受的影响。你自己的办公地点可能是最自然也是最易于利用的地点,但它不一定最有助于达到会议的目的。选择会议地点应当包括对如下因素的评估:
(1)理想的会址对绝大多数与会者来说,应该是旅程最短的(不要受级别影响而忽视大众的便利)。
(2)首先要考虑没有打扰、噪音和其他使人分心的因素。许多业务会议安排在远离办公室的地方,以摆脱日常事务,达到集中注意力于会议的目的。不用说,适当的通风装置,空气流通,照明度,音响效果和温度调节,这些都是促成有效的会议气氛必不可少的主要条件。
(3)与会者座椅的舒适程度和他的注意力持续时间之间有明显的相互关系。假如会议地点是租来的,应检查那里的设施和器材。便于圆桌会议参加者的器材,对大多数会议有好处。同样重要的是也应该有能使人精神振奋的设施。
会议议程的拟定
顾名思义,议程即是会议的程序表。议程所涵盖的除了足以实现会议目的各种议案之外,尚包括与会者姓名、会议时间以及会议地点等项目。
主席在编排议程的时候,最好能遵守以下两个原则:
(1)按照议案的轻重缓急编排处理的先后次序,这即是说越紧要的事项越应排在议程的前端处理,越不紧要的事项则越应排在议程的后端处理。这样做的一个好处便是:就算在预定的会议时间内无法将全部议案处理完毕,但起码较紧要的议案已被处理过。那些较不紧要的议案,则可另择时间处理,或是并入下次会议中再予处理。
(2)每一个议案应预估所需的处理时间并明白地标示出来。假如能这样做,则主席可让某些人只参与与他们有关的某些特定议案的讨论。这即是说,假如议程中明示几点几分到几点几分被分配于探讨某一议案,则主席可以故意让某些人迟到(即令某些人在涉及他们的议案被讨论之前几分钟才进入会场),也可以故意让某些人早退(即令某些人在涉及他们的议案被讨论过之后离开会场)。这样做,显然可以节省与会者的时间。不过,会场的秩序将不免受到干扰。因此,主席只能有限度地容许迟到或早退。
有些主管在主持会议时并不准备议程,这是一种很坏的习惯。议程不仅能够规范会议的内容,而且也足以约束沟通的次序与沟通的节奏。一旦会议欠缺议程,则会议的内容势必不确定,沟通的次序势必杂乱,沟通的节奏势必太快或太慢。换句话说,欠缺议程的会议是注定不具实效的。为了改变这种不良的习惯,每一个机构都应考虑采取政策性声明,严格要求拟妥议程之后才准许开会。
为让与会者对会议及早作准备——包括心理准备及实质准备——议程应随会议通知事先发给与会者。
虽然并非所有会议都需要正式的议程,但是与会者至少应当事前有所了解,以便做好准备。议事日程是受到尊重还是被忽视,这与管理部门对它的利用程度是成正比的。
但书面的议程有另一个重要好处:会议领导者将集会的目标写成书面的议程,有助于会议目的的具体化。这样,议程就能使会议按照既定轨道进行,让主持人能集中他的精力去处理参加会议人员彼此之间的相互影响。
拟定议程的责任通常落在会议领导人的肩上。但是,人们一般对他们参加创造的事情才愿意予以支持。提前参与能使那些参加会议的人依照拟定的议程把问题看得更清楚。下面是可能有助于鼓励与会者参加的一些建议:
(1)对将要讨论的问题要求及早思考。
①对问题的解决或处理,有哪些看起来是行得通的?
②哪些是显而易见的危险?
③所要讨论的问题其最后结果可能意味着什么?
(2)如果时间允许,把参加会议者的建议合并到暂定议程里,提前分发,以征求补充意见。
(3)提前向与会者简明介绍会议的目的,并要求他们做一些具体工作,例如抽样调查员工意见,汇集统计数字,或搜集背景资料。
会议常因野心过大的计划而在一开始就注定失败。下面是制定实际可行的目标的一些建议:
(4)可能的话,把议程的话题限制在同一个主题范围内。这有助于从容进行,同时使必须参加企业会议的人数减到最少。假如议程中有不同主题,可以分别安排为两个小会进行。
(5)假如这些主题之间没有关系,要力求少安排一些话题。因为要使与会者从他很感兴趣的问题转到兴趣不高的问题上,而又始终全神贯注,是很困难的。
(6)设法将议程话题限制为一个主要的讨论项目,辅之以不需大量准备的次要项目。
(7)不把某些特殊的(有势力的)管理人员的“心爱项目”列入议程。
(8)提前分发每一项议程话题的附件,以节省开会时间。这样就可以确定:每一项拿到会上讨论的话题在会前都已向与会者简明介绍。这是一种利用以前会议记录实际可行的方法。
(9)在议程上要表明会议开多长时间。与会者知道会议不允许超过时间,就会更加积极。
(10)对那些非常有争议的、极为复杂的或小组完全不熟悉的话题,要安排充分的时间。
(11)要记住注意力的持续时间是有限度的。对一位实业家来说,有效的会议一般持续一个小时,当会议进行了一个半小时,就接近效果递减的临界线了。
(12)假如会议必需开到两小时以上,应安排中间休息时间。
(13)假如可能,要留出会后交谈和娱乐的时间。
会议通知的派发
很多会议召集人,常常为送发适当的会议通知而头痛。这可能是因为他们的疏忽所造成,也可能是因为他们太过匆促地决定召开会议,以致欠缺足够时间作妥善的斟酌所造成。
一份良好的会议通知,在内容上至少应包括下列五项:
(1)开会的时间(包括日期及起止时间)。
(2)开会地点。倘若开会地点并非与会者所熟悉,则应附上确切的位置图及交通路线图。
(3)会议的目标。
(4)与会者须事先准备的事项。
(5)其他与会者的姓名。
一般的会议通知最好是在开会前一个星期寄到与会者手中,因为现代人在安排各种活动时,多半提早一个星期作规划,而且一个星期的时间大概足以做好开会前的各种准备工作。超过一个星期的会议通知比较容易被遗忘,因此当你有必要发出超过一星期的会议通知时,你最好能在开会前两、三天设法再向与会者提醒开会时间。除非是紧急会议,否则不要发出短过一星期的会议通知,因为太匆促的通知,不但令与会者来不及作好会前的准备工作,而且也很容易令他们觉得会议召集人把他们当作“呼之即来”的人物看待!
会场的布置
布置会议场地,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