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nd tell them what you told them·)这种陈述方式颇值得我们参考采用。
(8)备妥各种视听器材,包括挂图、投影片、录音带、幻灯片、影片、讲议等。
(9)用录音机及录像机作陈述演练,或是在一、两位假想听众面前进行陈述演练。
陈述技巧
陈述成败,主要取决于陈述者本人是否拥有自信心与热忱。周全的准备与丰富的陈述经验,可为陈述者带来高度的自信心。基于此,陈述者应尽量把握陈述的机会,以便培植这一方面的自信心。至于热忱有无,则除了受陈述者本人天生资质所决定外,仍然要看陈述者对陈述的信息是否具有高度评价而定。倘若陈述者认为他所陈述的信息不但是正确的,而且值得听众听取,则他的热忱将油然而生。基于此,为令自己对陈述产生热忱,陈述者应慎选自认有益于听众的信息,作为陈述的内容。除了自信心与热耽,陈述者仍须讲求下列九种技巧:
(1)要与听众保持视线接触。这即是说,陈述者应尽量减少念读文稿。
(2)灵活运用“停顿”技巧,以便令听众得以深思及判断所听到的信息,并作出反应。
(3)尽量使用听众有切身经验的与听众所易于体会的实例或轶事。
(4)适当地改变音量、音调、或语气。这样做不但有助于消除听众的沉闷感觉,而且仍可令陈述本身显得更加生动。
(5)善用幽默性话语。有些人善于运用既诙谐又不失庄重的话语;这些人在陈述时可尽量发挥这方面的所长。欠缺这方面才华的人,则不必勉强自己。值得注意的是,幽默性话语并不等于轻佻的话语或是浅薄的话语。轻佻的与浅薄的话语应绝对避免。
(6)要克制足以令听众分心的各种举止。这是一项很难界定的个人行为特征。有些人一边在陈述,一边在听众面前随意走动并挥舞双手,他们不但不会令听众分心,反而足以唤起听众注意并维持其兴趣;但另一些人在陈述时只要稍微走动,听众即无法集中精神听讲。有些人在陈述时手中不停地玩弄物品,听众并不以为然;但另一些人的类似动作,却足以引起听众的不快。回避足以令听众分心的举止的最佳方法,便是向听众探寻实情,并设法改正。其次,便是设法令自己的陈述变得极度精彩有趣,以便令听众因全神贯注聆听,而意识不到自己的举止。
(7)注意措辞,并述说符合听众的程度与听众要求的层次的语言。
(8)以投影片、幻灯片、挂图,或派发讲义充当讲稿。切忌一边陈述,一边翻阅讲稿,因为这样做不但浪费时间,而且很容易令听众丧失兴趣与耐性。
(9)设法凭发问令听众介入,避免从头到尾都唱独脚戏。
视听器材的配合作用
当人们听到某些事情的时候,也能同时看到这些事情,则他们对这些事情的理解程度将大为提高。基于此,陈述者——特别是口才不佳的陈述者,在陈述的时候,应尽量多利用视听器材。在芸芸众多的视听器材当中,最被普遍使用以及效果最好的恐怕是投影机。现将使用投影机的要领简介如下:
(1)使用投影机时应该站立。站立不仅便于操作,而且可令陈述者掌握全局而不致沦为投影机的配角。
(2)使用投影机时不应熄灭全部灯光,因为一旦熄灭全部灯光,则身为主角的陈述者将从听众的视野内消失,并使投影机成为听众注视的焦点。
(3)可当场在空白的投影片上书写或绘制简单的文字或图形,复杂的则应事先备妥。当场书写或绘制,不仅可以令听众产生真实感及亲切感,而且仍可进一步吸引听众的注意力;事先备妥投影片虽无上述好处,但却可节省时间。
(4)投影片不必讲求完美,但至少应整齐清楚。
(5)每张投影片原则上应引入一种观念,以令听众对该观念产生完整的印象。
物品的展示技巧、
在陈述过程中,主席常有机会展示物品,因此他需要讲求展示物品的技巧。现将有关技巧简介如下:
(1)公开地将物品带进会场,不要遮遮掩掩,也不要将它藏在身上或是其它隐蔽处,而应置之于会议桌上,以便引发与会者注意与好奇心,并且方便主席在适当的时候从事展示与讲解。
(2)在展示与讲解物品之前,切莫玩弄它,以免引起与会者焦灼感。
(3)展示物品之际,应令与会者都看清楚。主席最好是将它置于与会者视线接触到的范围内。倘若有少数与会者因座位角度关系以致视野不佳,主席应主动调整自己的位置,以便令这些与会者也能看清楚该物品。
(4)展示物品之际,主席应小心翼翼地将它当作贵重的物品看待。这不但可强调主席对展示中的物品的重视,也可令与会者重视该物品。
(5)在讲解物品时,主席切莫将它交给与会者轮流观察或触摸,因为主席一旦把物品交出,则正在观察或触摸的与会者,将无法留意到主席的讲解,尚未轮到观察或触摸的与会者,也因焦急地等待物品的传递,而无心聆听主席的讲解。
(6)如展示物品时需要对它进行操作,则主席应事先将操作方法演练纯熟。倘若主席显示不知如何操作,则与会者不但会降低对展示品的评价,而且也会降低对主席的评价。
会议倾听要点
曾经有人说:“造物者之所以赐给我们两只耳朵与一张嘴巴,恐怕是希望我们多听少说。”但遗憾的是,绝大多数人却反其道而行!
在会议中,倾听是主席与与会者双方都必须培养的技巧。尤其就主席来说,倾听更是一种绝对不可或缺的修养。不过,有很多会议主持人却未能了解倾听的真义,他们之中甚至还有不少人以为不说话便是倾听。这是一种严重的错误!倾听是一种极富警觉性与极费心思的历程。在面对面沟通的场合里,倾听不仅是指一般所熟悉的“耳到”,即运用听觉器官去接收信息,它仍包括“眼到”、“心到”与“脑到”。现扼要阐述如下:
(1)眼到。即观察沟通对手的脸部表情、眼情、手势、体态与穿着等,以判断他的口头语言的真正涵意。
(2)心到。即以换位思考的态度站在沟通对手的立场与角度,去体会他的处境与感受。
(3)脑到。即运用大脑去分析沟通对手的动机,以便了解他的口头语言是否话中有话、弦外有音。
除非会议主持人能够同时做到耳到、眼到、心到与脑到,否则在会议中,他将无法获致良好的倾听效果,换言之,他将处于某一个程度的“听而不闻”的状态。
下面列举了在会议过程中,一般人最容易犯上的十五种倾听的毛病。前八种毛病足以令自己无法有效地听取他人的信息,后七种毛病则足以令他人无法有效地听取自己的信息。希望会议主持人能将这些毛病当作诫律。
1毛病之一:作白日梦
(1)耳虽到,却听而不闻;眼虽到,却视而不见;心虽到,却荡漾于九霄云外;脑虽到,却神不守舍!
(2)若想作白日梦,为什么不选择会议室以外的场合!?
2毛病之二:只听取话语中所传达的事实
(1)事实有可能被误解;事实有可能被曲解;事实有可能被隐瞒;事实有可能被夸张!
(2)真正重要的并不是话语中所传达的事实,而是话语所涵蕴的观念或用意!
3毛病之三:萎靡不振
(1)精神涣散等于心智的局部瘫痪。处于这种状态的人,自然注意力不集中。
(2)振作精神是倾听的第一步!
4毛病之四:拒绝听取某人或某种主题话语
(1)你能根据说话者外表、教育程度、人缘、财富等因素而判定他的话不值得你听吗?
(2)你是否认为难以理解的话或引不起兴趣的话都不值得你听?
(3)只有无知的人或是含高度偏见的人,才会对以上两个问题作肯定的答复。
5毛病之五:情绪激动
(1)当一个人情绪激动时,他通常只能听到他所想听的话语,却听不到他所不想听的话语。
(2)先冷静下来再听!
6毛病之六:心不在焉,但却摆出凝神谛听的姿态〖HT5”,5SS〗本来心不在焉已经有碍听的效果,摆出凝神谛听的姿态,将进一步隔绝信息的接收,因为可用以接收信息的心思,已被转用在摆姿态上。
7毛病之七:笔录所听到的一切信息
如果就所听到的话语作重点性或总结性的笔录,则可增进倾听效果;倘若笔录所听到的一切信息,则因无足够时间研判信息的真义,致使倾听效果反而受害。
8毛病之八:未能善用“听话比讲话快”优势
(1)一般人听话的速度大约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