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潜伏接近碉堡,由于敌人哨兵每15分钟巡逻一次,为了避免正面交火,你决定从左边接近,因此需要战友从右边制造一点动静,声东击西,把哨兵吸引过去。
在3分钟里实施爆破。这是你可以独立完成的。
爆破是你自己“流程内”的,你自己搞定;其他两项“流程外”的要战友配合,你需要和班长“谈判”。
要有目标、有计划、有策略地做事
1你不理目标,目标不理你。
这句话的灵感来自CCTV一个节目的广告语:你不理财,财不理你。
后来,上海一家政论杂志引申为:你不关心政治,政治关心你。
而目标就没那么好的脾气了,你不理它,它一定不理你。心中没有目标的人,一定达不到目标。没有把当老板作为目标的人,一定当不了老板。作为打工仔的职业经理人和白领,你不理目标,考核会理你,当别人领奖金、拿红包的时候,目标完成率会让你无地自容。
2你不认真作计划,你就是计划着失败。
那种“认认真真把事情做砸”的人,是最让人哭笑不得的。因为他态度诚恳,做事认真负责,就是有一样不认真——作计划。
俗语说:“吃不穷,穿不穷,不会算计一世穷。”
就是持家过日子都要作计划。
因为不作计划,大的任务无法分解成小块任务,所以不知道难度在哪里,哪些该优先做,能否自己独立完成;不作计划,不知道时间怎么安排,怎么预留不可预计的时间,往往忙到节骨眼上,到处火烧眉毛。
3做事有策略,是成熟的标志。
有人会听说过美国某位总统小时候的故事,每次别人给他一枚5分和一枚2分的硬币让他选,他总选2分那枚,没人相信有人这么傻,于是总有人试他,他也就常能得到2分硬币;长大后,他的政策似拙实巧,其实这就是策略。
可见,成熟不以年龄为标志。
我个人的看法是:一个人,从做事懂得运用策略的那一天起,他就成熟了。
他的阅历一定比别人丰富得多。
——如何从“菜鸟”迅速成为“老江湖”
营销,是最接近当老板的职业。
大家一定记得,段永平从小霸王出来,一夜之间建立起步步高;也一定记得,牛根生从伊利出来,三年就超过了老东家。
小段跟老牛,有一个共同的职业,也是共同的起点,就是做营销起步。
营销人员熟悉整个生意中最关键的环节,积累了市场网络这一最关键的资源,交往、结识了各大企业推销人员这一最关键的人脉。
据统计,从营销员起家,当大老板的,占创业人数的70%以上。
但是,很多营销人员创业失败了。包括我自己,一次成功,一次失败。第一次是做玩具代理,规模小;第二次是办厂,做全国网络,规模大。
我的总结是:阅历的火候不够。
如何在营销工作中迅速增长自己“做事”的阅历?
学会识货、识价、识账
一句奇怪的“江湖切口”:识货、识价、识账。
这是以前老广州十三行的不传之秘,怪不得看上去像“江湖切口”。
相传以前广州十三行老板,培养自家的子弟做生意,有一套严格的办法,其核心就是上面这句“江湖切口”。
别小看这句话,比很多MBA教材还科学、实用!
这句话用普通话读起来怪怪的,看不出有什么神奇的地方,两广人用广东话一读,意思就非常浅显,而且措辞简练生动,其精义说出来也没什么深奥或者神秘的地方,大意是这样的:
要学会一门生意,大致要三年时间:
第一年, 识货,要精通货品知识,这叫“练眼”;
第二年, 识价,要精通市场行情,这叫“练心”;
第三年, 识账,要精通投入产出,这叫“练胆”。
前些年公司新招一批大学生营销员,培训一周以后,我找他们座谈,七八个代表坐了一圈,每个人都从战略讲起,洋洋洒洒,滔滔不绝,都特别指出了公司发展中的不足和缺失所在。最后,我问道:“本公司最畅销的产品,规格是多少克?”有一位答上来了。我又问:“这产品每件批发价多少?一辆加长东风5吨汽车能装多少件?吨公里运费多少?”大家都不吱声了。
要知道,这些简单答案在培训的第一天发的材料里都有,只不过因为大家是高才生而没有讲解,但我亲自强调了好几遍要大家牢记,最后要考试的。
这就是营销实务与大学教科书的区别。
过去在老行当里学买卖,是这样积累阅历的。
第一年, 前辈教你识货。
做米行的,看一眼要知道是新米还是陈米,手一摸要知道水分多少。做药行的,一眼要看出这药材是江西的还是云南的,地不地道。做布行的,做南北货的,做洋货的,无不具备一副好眼力。这还是要师傅诚心教,一年才学得会。
所以叫做“练眼”。
我们现在做营销的,培训一下大道理,喊几下口号,就立马上岗,做奶粉的有几个能讲出一杯牛奶的蛋白质含量?做保健食品的有几个能清楚讲明白维生素、矿物质的具体保健功能?做电器的、做化妆品的,除了老板自己,谁不嫌培训商品知识枯燥乏味呢?但你连卖什么都不知道,你怎么卖呢?我们的营销员,客户要打款、签发货订单时,连货品、型号都不熟悉,都填不上来,这样的人不在少数。
第二年, 前辈会教你看行情,识价。
丰收在望了,米反而会跌价;靠近甘蔗榨季,白糖也会跌价。这每年的一涨一跌之间,就有利可图。向别人要货多了,要学会压价;顾客买货多了,要适当降一点价。这些是批量作价的手段,一定要留心,才能从中发现生意机会,所以叫做“练心”。
现在大公司的产品,价格都比较固定,但是我们可以通过给客户定目标,实行目标考核奖励政策或配合活动的方式,进行促销,这实际上都是价格促销手段。只要有心,你会发明出层出不穷的手段,来驱动经销商提高销量。
第三年,前辈会教你算账,识账。
这单生意,毛利多少,摊掉固定费用多少、变动费用多少,盈亏多少。有些生意看起来赚钱了,但是,细算起来扣掉开支和没卖干净的尾货,实际是亏的;有些生意看上去是亏的,但是,摊薄了固定费用,处理了库存,盘活了资金,实际是赚钱的。
如果大致算清楚了,看准了,就该大胆地干,所以叫做“练胆”。
记账是会计的事,而“算账”是老板的事。
也许我们看不到公司的财务报表,但是作为营销员,你本人本月卖了多少货,你的工资费用能否按比例摊平,你是要清楚的,如果三个月养不活自己,有再好的企业文化的公司,也要拿你是问了。
经常这样算账,会给自己压力和动力,养成习惯了,会在其他方面也显示出精明的头脑来。这就是当老板的基本特质之一。
比如:经销商再向你要费用,你会反过来向他要销量;卖场要你搞活动,你会向他要求提供好的陈列位置,等等,你做生意的胆量也就大了。
你也许觉得三年的时间太长了。
当然,现在科技发达,新招的营销员,有的培训一个下午就可以上岗了。但是,当几年、十几年过去后,那些对自己的产品说不清个所以然,填合同要偷看价格表,连自己的差旅费都算不清的“资深营销员”,老在你面前晃悠时,你才会明白:培训是贵的,不培训更贵!
而掌握了“识货”“识价”“识账”秘诀的营销员,在一个单位干得肯定比别人轻松。即使换一个单位,换一个行业,他如果懂得尽快地从这三个方面去熟悉业务,他会很快成为一把好手,不用多长时间,他就会后来者居上了。
你要是家族企业的接班人,按照这个“识货”“识价”“识账”的模式是没错的。
以实业为例:
第一年,下车间,熟悉产品;走市场,熟悉这个行业各竞争对手产品的优缺点;去实验室,熟悉本行业已落后和最前沿的成果。成为鉴别产品质量、判断产品市场需求趋势的专家。
第二年,走访上游的供货商和下游的经销商。勤跑市场终端,明白全盘生意的来龙去脉,比如说:如何判断行情,如何掌握交易规则,如何达成交易而做成一笔生意,成为谈判专家。因为谈判的核心是价格,价格的核心是供应链各环节的利益分配。
第三年,学会投入产出、盈亏平衡的计算方法;学会判断哪一笔生意可以做,哪一笔生意不可以做,为什么。独立思考,独当一面,独担风险,最终成为一个精明的管理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