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隐藏的论语-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11』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mò)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dǎo),可谓孝矣。”

  这句的争议在“三年无改于父之道”,有人解释为“三年不改动父母的规矩习惯”,甚至还有将“父之道”解释为“父亲走的路”的。那如果父母过去所定的是坏规矩该怎么办呢?所以他们又解释为不改动父母规矩中“合理的部分”,可原话没这样的意思啊。就算如此,如果父亲是建筑工人,儿子是不是也要去工地干三年活才叫孝?所以“父之道”解释为父母的规矩、道路不合理。

  我们解释一句话,就应该对整段话完整地领会,而不要局限于一词一句。“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的“其”,指的是子女,如果指父母的话,那“父没”——人都死了,还怎么看他的“行”?所以前边的意思是说:判断子女孝不孝敬,要看父母在的时候,子女有没有高远的志向,父母去世后,他还能不能按照之前的志向切实去努力。“三年无改于父之道”便是对前两句的一个总结,三年指“多年”,能在很长的时间内,始终坚持自己的志向。本章可解释为:

  孔子说:“父母在世的时候,看他的志向。父母去世了,看他的行动。三年的所作所为都符合父母在世时的教导,就算得上孝了。”

  “父之道”,指“父母在世时所认可的志向和道路”。道者“导”也,父母的教导。孔子称其为孝,可有三方面的理解:其一,这个人诚恳踏实,不会因为父母督促得紧就随便立空头志向;其二,这个人有抱负又有毅力,不会因为父母去世没人管了,就志气消沉,放松自己;其三,这个人善于从实践中学习。小的时候,我们入世未深、所知有限,对父母的教导未必心服口服,只有“三年”在实践中加以思考和体会,才能明白父母之心是爱人之心,父母之言是成人之言。这样即便志向有所更改,也能体会到父母的舔犊情深了。

  孝敬父母不仅要孝父母之身,还要孝父母之志。自己立志成为有益社会的人,满足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志,方是大孝。立志不是为糊弄父母,而是自己能自觉地为之努力,始终用以指导人生方向的航标,不能因父母离世而有所改变。所以,做学问应早立远大的志向,并志行合一。

  “三年无改于父之道”讲的是人诚实、坚毅的品德和向着远大志向勇敢迈进的求学态度,与上章讲孔子“温、良、恭、俭、让”的道德品质是一致的。 
 
 
 
知人识礼
 
 
      
   
  『12』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有子说:“社会礼乐的运用,以创造和谐社会为贵。中国古代先王治理国家的原则,就宝贵在‘和谐’这个地方。如果不管大事小情,都由着他不管,想自然而然达到和谐的社会,往往是行不通的。我们知道‘和谐’的宝贵,而一味地迁就‘和’,不通过礼乐、道德的力量来调和、约束人们的行为,也是行不通的。”

  前面说学习、做学问,怎么突然说到“礼”呢?这就是《论语》的魅力之一,让你在突兀中寻找答案。关于“礼”我们往后还会再深入讨论。这里有子说了礼用的核心原则——和。有子总结尧舜到周武王时代的政治,最宝贵的就在于“和为贵”。实际上,“和谐社会”是一切政治行为的最高境界,但要真正创造“和谐”社会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有子说了两种错误的追求“和谐”的观念:

  一是“小大由之,有所不行”。什么事情都任由它发展,是行不通的。比如市场经济是不是完全自由的经济?当然不是,政府需要宏观调控、服务和管理,否则人们为了钱什么坏事都能干出来,各企业也可能因重复建设而产生巨大的浪费。企业管理的道理其实也是这样的。所以古人所谓“无为而治”、“恭己正南面而已矣”,并不是什么都不管,而是“不乱管”。

  另一个错误观点是“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我们要留意这个“亦”字,就表明与上句的并列关系,表明“知和而和”和“小大由之”一样是错误的。如果仅仅为和而和,凡事只当和事佬,对矛盾双方不分青红皂白各打五十板子,表面维护一团和气的假象,不以“礼”来约束人们的行为,也是行不通的。

  “小大由之”可能大多数人都知道行不通,可不少人会有意无意地犯“知和而和”的毛病。比如家庭暴力,有多少妻子因为抱着“家丑不可外扬”的想法,而一再地纵容丈夫的变态行为?比如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的问题,政府会否因为担心丑闻外扬,影响执政党的形象而不彻底查办呢?有子告诉我们,真正的和谐是在圆满解决各种矛盾中形成的,而不是表面掩盖矛盾。圆满解决矛盾的办法就是“以礼节之”,以法律、道德为准则来处理各种问题。

  “和谐”更进一步讲,包括人与人的和谐、人与其他生物的和谐、人与天地自然的和谐三个层面。人与人之间的和谐来又包括了法律、礼乐等多个影响因素在内。国家禁黄、赌、毒的工作还仅限于法的一面,而对民众的道德教育则起“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对建设和谐社会同样是非常重要的。

  在决定事情成败的因素中,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知书达礼的人才能“得道多助”。所以,懂得礼用“和为贵”的基本原则,才能将学问切实运用于实际。学习“利益时代、利益他人、利益自己”的目标就是以“礼用和为贵”为前提和基础的。所以,礼乐是孔子十分推崇的治国手段,它既是学习的重要内容,又事关学问能否真正付诸实践。本篇从这一章开始转而讨论礼与为学的关系。

  『13』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有子说:“诚信待人而言行得宜,则可言出必行。恭敬待人而言行合礼,就可免遭耻辱。因他不失礼、不失信于周围的人,所以他也能受人尊敬。”

  信是内心的品德,义是外在的行为。义者,“宜”也,《说文解字》说“此与善同意,故从羊”。同样,恭指内心,礼指外在的言行。人仅有内心的诚信是不够的,还要行为善良。以前“盗亦有道”,也懂得信,可行为不义,内心能恭,但行为粗鄙,所以得不到别人的尊敬。“不失其亲”的失指过失,亲指周围交往密切的人。

  本章与上一章是配合的,讲“礼”在现实生活中的积极作用。礼、义的言行是为人、为学的基础。一个人知识再多,如果行为恶劣,无恶不作,那还不如不学。枭雄、奸臣们也并非一无是处,但他们不知礼守法,误将聪明才智和某些恭信的品德用到了邪道上,反给国家和人民带来更大的灾难。象希特勒,很有个人魅力,能力也非常强,可他却将之用于发动世界战争,残杀无辜,这样的恶魔更让人恐怖。所以,只有具备“礼”的言行才能远耻辱、受人敬重。

  『14』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孔子说:“君子吃不贪图口腹,住不贪图安逸,处事机敏而出言谨慎,亲近有道德、有学问的人来改正自己的缺点,这样的人可算得上好学了。”

  做学问不能过分追求物质上的享受,心无旁骛才能学有所成。好学的人甚至食不甘味、夜不成寐,为钻研一个事情做到忘身的地步。“忘身”是一种定境,我们经常看到有成就的书画家和科学家,不少都很长寿,看起来鹤发童颜的,就是因为他能致心一处,达到物我两忘的定境,契合了养生之道而引发的身体变化。

  “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是指克己之欲,“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是处世以礼,这两方面结合,就是好学。本章意在强调“礼”能帮助我们减少利欲之心,增长学问。

  『15』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道),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子贡说:“贫穷却不逢迎巴结,富有却不目空一切,怎么样?”孔子说:“不错了,但比不上安贫乐道,富贵却仍好礼的人。”子贡说:“《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