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隐藏的论语-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本章孔子借抽苗、开花、结果来表示修道的过程,见自己有所进步,不要停留在那些境界里,更要努力向前,否则会功亏一篑,得不偿失。

  『23』子曰:“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

  孔子说:“年轻人同样能令人敬畏,怎知下一代的人不如我们呢?四十、五十岁仍无所成就,这个人也就不足称道了。”

  毛泽东说:“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是归根结底是你们的。你们青年人朝气蓬勃,正在兴旺时期,好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后生可畏是因为后生充满希望,但若是只懂得躲在猪栏里享受物欲,到四五十岁还无所建树,那就不足一观了。我常见一些穿着怪异的中学生,男男女女都翘脚坐在路边抽烟,神情呆滞,言语下流,这样的人我实在看不出他可畏在哪里,要有也是令人厌“畏”而已。一代后浪推前浪,只要能将远大理想与每天的工作、学习结合起来,我们既站在前人的肩膀上迈进,就必定能超越前人。愿寄志于诗,与大家共勉:

  白头蹉跎眼底事,弱冠好作风云辞。

  圣贤由来出我辈,英雄不负少年时。

  『24』子曰:“法语之言,能无从乎?改之为贵。巽(xùn)与之言,能无说乎?绎之为贵。说而不绎,从而不改,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孔子说:“有人合情合理地正言规劝你,能不听从吗?听了能改正自己的错误才是最可贵的。有人恭顺委婉地赞扬你,能不高兴吗?懂得听取他的话外之音才是最可贵的。高兴而不分析话中微意,听从而不改正错误行为,这样的人我也是无可奈何的啊。”

  法是符合法则、正确的。法语之言指正言规劝。巽是恭顺,谦逊。与是称许,赞许。巽与之言指称赞的话,以表扬为主的委婉劝谏。绎原义为“抽丝”,这里指推究、分析鉴别,仔细分析别人话里的寓意。

  这是孔子对年轻人劝谏的话,人在十六七岁的时候,性格普遍比较叛逆,很难接受父母和老师的正言规劝。对待表扬的话,他们又因为社会经验不够,不懂得分析话中的委婉劝谏之辞,所以常常会失去改正错误的机会。

  『25』子曰:“主忠信,毋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这章内容在《学而第一》篇中解释过了。不如己者是“不象自己这样(忠信)的人”。放在这里也是侧重于对年轻人的规劝,希望他们培养忠信的品德,注意结交朋友。交到损友,很容易随之堕落,沾染一身毛病。人孰无过?能改为贵!毛病再多都经不住改,基础再差都顶不住学,而知错就改是以忠信品德为前提的。

  『26』子曰:“三军可夺师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孔子说:“万军之阵或可被夺主帅,而男人所立的志向却不能有丝毫动摇。”

  三军,周朝12500人为一军,三军包括大国所有的军队,此处言其多。匹夫是普通百姓,这里指男人。

  志,意志,是人的追求目标、主心骨。人无大志,做事就小里小气的,容易纠缠在蝇头小利上,难有作为。可立志并不是一句空话,要能贯彻到学习、生活之中——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人的志向就好比脊梁骨,比三军的统帅还要重要。古代曾有禅师赋偈说:

  丈夫各负冲天气,莫认虚名污自身。

  撒手直须千圣外,纤尘不尽眼中翳。

  意思是勉励年轻人立下大志,同时落到实处,坚持不逾,时刻反省、督促自己,以达至善至美之境。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27』子曰:“衣敝缊(yùn)袍,与衣狐貉(hé)者立,而不耻者,其由也与?‘不忮(zhì)不求,何用不臧?’”子路终身诵之。子曰:“是道也,何足以臧!”

  孔子说:“身穿破衣褴衫,与华衣锦服者共处,却不感到自卑的,大概只有仲由吧?《诗经》说‘不嫉恨也不贪求,做什么不能出头?’”子路终身都记得这句话。孔子知道了说:“做到这一步是了不起的,可也不值得自我满足啊。”

  敝指坏的、破旧的,敝缊袍指破旧的丝棉袍。“不忮不求,何用不臧”见《诗经·邶(bèi )风·雄雉》篇。忮是害的意思,臧(zāng)是善、好的意思。

  我小的时候家庭并不宽裕,衣服都是自家做的,有时一块布料会做两件衬衣,夏天常被同学笑话我没洗澡、没换衣服。我穿的鞋子一年到头都是绿色的“解放鞋”,看见其他同学穿白色的运动鞋,心常羡慕。第一次买运动鞋是读初三时,县里一家倒闭的鞋厂到学校大甩卖,六元一双,我才买了一双,穿的时候觉得格外自信。所以我深知子路的自尊、自信并不是那么简单能做到的。后来我在书上看到,说小孩子有点自卑感反而有利于其进步,或许是凑巧起到“学如不及”的效果吧。当然,孩子太自卑也不行,做什么事都没信心,就谈不上进步了。

  “是道也,何足以臧!”人有所执着,便受其害,一是障其进步,二是滋长我慢,所以孔子鼓励子路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不要觉得自己有什么了不起。

  『28』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雕也。”

  孔子说:“到严寒的季节,才知道松柏是最后凋零的。”

  雕通“凋”。学无止境,不可能永远一帆风顺,所以要有松柏一样坚忍不拔的精神和毅力,尤其是到攻坚阶段,没有毅力的人便无法更进一步。不经过重重考验,我们就不知道自己的学问、品德究竟到了哪一步,而每经历一次“岁寒”,都是人生的一次飞跃,那种自我超越的感觉该多么美妙啊!

  另外,松柏象玉一样,古人常以之象征高洁的品行。“善是青松恶是花,看看眼前不如它,有朝一日遭霜打,只见青松不见花。”善良的品德才是人的立身之本。

  『29』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孔子说:“智慧让人心无迷惑,仁德让人心无忧愁,勇敢让人心无畏惧。”

  智、仁、勇都是难能的品行,它不是截然分开的三项品德,更不是指三种人,而是道的一体三面,是通道而俱达的,只不过各自描述的侧重点有所不同而已。《中庸》说:“子曰: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智、仁、勇是孔子给大家指出的一个学习目标,我们可以从好学、力行、知耻开始契入。“智、仁、勇”落实到言行以修身,被称为“三达德”。实际上它们是一而三、三而一的关系。比方说你看见一位老婆婆过马路不安全,需要帮助,这是智——准确的分析和判断;于是你心中想要去帮助她,这是仁——慈善心生起;为此你付诸行动,成功地帮助了她,这是勇——身体力行。所以,守死善道就是智、仁、勇,没什么玄妙难解的。

  『30』子曰:“可与共学,未可与适道;可与适道,未可与立;可与立,未可与权。”

  适道指有志于道,走上学道的道路。道也可理解为上章的智、仁、勇。“与”有的注解说是“和、一起”的意思,整章解释为:“可以与他一起学习,未必能一起学道;能一起学道,未必能一起立业;能一起立业,未必能分享权力。”这样一来,前后的文意有些杂乱无序,看不出思想主题。孔子是教我们如何选同学、选道友和生意伙伴吗?“权”在古代是指秤砣,这里解释为“权力”显然是不恰当的。所以我觉得“与”是“达到”,是“被授予、学到”的意思,如“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本章可解释为:

  孔子说:“能做到一起学习,未必都能有志于道;能有志于道,未必能贯彻实行;能贯彻实行,未必能懂得斟酌权变。”

  这一段可与《孟子·尽心下》的“可欲之谓善,有诸已之谓信,充实之谓美,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大而化之之谓圣,圣而不可知之谓神”合参。看起来大家能一起学习,可各自的理想不同:有的为当官、有的赚钱,真正有志于学道(可欲之谓善)的就不多了。有志于学道的,在生活中又不能实行,口口说空,步步行有,不能“立”于道(有诸己之谓信、充实之谓美)。能言行都立于道,又不懂得权变(大而化之之谓圣),死守在那里不得妙用。所以本章提出的修道“共学、适道、立、权”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