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到时候,华人有钱又有权,那印度尼西亚就真的轮到华人做主了,或许,多少年后,印度尼西亚就会演变成类似于新加波那样的存在,这种可能,是绝对不能被苏哈拓所接受的,所以,他要尽力的去避免这种可能的发生。
事实上,他此时已经收到了国内不少华人团体的告密,告密大陆政府对印度尼西亚心存敌意,呼吁他们这些人撤离印度尼西亚。印度尼西亚国内,此时的华人团体大都是亲近他、近亲呆湾政府的,他们不相信大陆政府的话,告密也是情有可原。
苏哈拓当时面带微笑的否认此事,但是他心中知道,中国外交部门给出的情报是准确的,如果没有黑水国际的介入的话,用不了多久就能让他们见识到大陆政府的情报力量是可靠的。不过,这件事情让他已经有理由怀疑,中国、政府决定介入此事,不管是黑水国际的介入还是大使馆方面给出的确切的包似乎都证明了这点,虽然此时滞留在印度尼西亚的华人与大陆政府之间有着一些不愉快的矛盾,但是由不得苏哈拓不担心。
苏哈拓甚至在怀疑,黑水国际和中国、政府根本就是在打这个算盘,想要让印度尼西亚当局与他们的人马交火,然后他们彻底介入战争并控制印度尼西亚的局势,所谓掌握了枪杆子就掌握了政权,这句话在任何时代都适用。
苏哈拓确信,黑水国际全力介入的话,背后有着中国、政府支撑的他们,控制印度尼西亚的局势可以说是易如反掌,到时候,就能让聚居在印度尼西亚的华人走上权力的宝座了。
所以,在这个夜晚,在唐昱心中构思着如何干掉他的这一晚上,他却在构思着,准备放弃此次的策划了。
对于苏哈拓来说,如果被大陆政府强势介入的话,那绝对是得不偿失的事情,事实上,他做了三十二年的独裁者,在考虑问题的时候,倒也不仅仅是考虑自己,而且也会考虑整个国家的利益,在他当政的时候,他的利益也与国家的利益捆绑在了一起。
对于此此时的他来说,如果发动暴、乱,最后能不能成功还未可知,局面肯定会很复杂,而且和大陆政府之间彻底的没了缓和的余地,但是不发动暴、乱的话,虽然自己注定要走下政坛,要让位给其他人,但有一点却可以肯定,那就是,即便自己下台了,也是能够保证自己的生命安全和家族财产的,他手中毕竟还掌握着军权,虽然下台之后肯定要交出部分军权,但是权力和平更迭的话,他依然是能够保留一部分军权的,这部分军权,足够他维护家族的利益和自己的生命,甚至,哪怕全部交出军权,也顶多是家族把利益最大的那块蛋糕让出来,没有人会去从他家族的口袋里掏钱的。
此时,苏哈拓家族的财产已经超过一百亿美元之多,已经非常的庞大了。
所以,苏哈拓准备放弃此事。因为他是一个政客,考虑最多的是利益,不符合利益的事情,得不偿失的事情,他是万万不会去做的,这才是一个聪明的政客,而聪明的政客,从来不会把自己的后路给堵死了,如果没有黑水国际的强势介入的话,那么,他倒是敢硬着头皮做一些事情,但是黑水国际来了,不仅来了,还带来大批的武装力量,那一些事情就不得不改变了,事实上,自从获悉了黑水国际的情报之后,他就一直在思考这里边的问题,思考这么早利益能够做到最大化。
利益最大化,这才是一个政客的追求,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这便是事实。对于这种利益至上的人来说,他们在某些情况下,是最无耻的人,最容易出尔反尔的人……
所以,苏哈拓准备退缩了。
不过,有一点他却忘了,他准备煽动此事固然有他的利益所在,但是和他合作的人,支持他煽动暴、乱的人,他们也有自己的利益所在,他们有他们的目的,苏哈拓准备放弃了,他们却想积极的推动这件事。
例如,苏哈拓的女婿普拉沃斯,再例如苏哈拓政权养肥了那批人,再例如一直在背后支持者苏哈拓的印度尼西亚豪门以及苏哈拓自己的家族,再例如,美国政府和呆湾当局。
这些人,虽然大多数时候他们的利益是与苏哈拓的利益重合的,但是这并不代表着他们会支持苏哈拓的决定,他们和苏哈拓利益重合的基础是,苏哈拓必须呆在印度尼西亚总统的位置上,一旦他不在那个位置上了,那他只是一个狗屁不如的老头子罢了,谁也不会搭理他,他们,需要苏哈拓呆在那个能够保证他们利益的位置上。
就像普拉沃斯和苏哈拓政权中的政治团体,对于他们来说,苏哈拓政治生命的终究,也是他们利益的终究,保住苏哈拓在印度尼西亚的地位,就是保住了他们在印度尼西亚的利益,只要苏哈拓在位,他们就能继续花天酒地,继续拥有崇高的地位,继续凭借自己的地位捞取利益。
人的总是无穷的,就像苏哈拓已经独裁了印度尼西亚三十二年,但是他还是想继续霸占着这个位置,想把这个国家继续独裁下去。就像苏哈拓的那些利益共同体,他们已经跟随着苏哈拓作威作福了三十二年,早就赚的盆满钵满了,但是他们还是不想收手,还想继续下去这种生活。
苏哈拓在位,他们就绪继续作威作福,但是苏哈拓一旦下台了,那他们这些和苏哈拓关系过于亲近的人,注定是不会有好下场的,或许那些政敌会给苏哈拓留下一线生机,但是对他们这些人,那些人是肯定不会手软的,赶尽杀绝是必然的。
当然,这里说的赶尽杀绝倒不是要杀了他们,而是终结他们的政治地位,切断他们的利益来源,把原本属于他们的蛋糕瓜分掉,原先处于权力场上关键位置的,肯定要边缘化,原先赚着最轻松的钱的,肯定得把这块的利益给让出来。
事实上,这肯定是必然的,新旧势力交替,如果没有存在默契,而是真刀实枪的打下来的,那对他们这些旧朝元老,自然是要极尽所能的打压。新旧势力的交替,从来都是利益的交替,权力的重新分配,也意味着财富的重新分配,意味着利益的重新分配。
其实,苏哈拓此时的局面,但是不难解释,骑虎难下罢了,事实上,这也是李朝历代在改朝换代时候,一些将领被黄袍加身的原因。
就像赵匡胤,或许他当时并没有想着要谋朝篡位,或许他只是想着坐拥兵马独霸一方,或许只是想拥兵自重异姓封王,但是他手下的人不这么想,对于他手底下的人来说,赵匡胤当皇帝更有利于他们的利益,他们能够借此获得更高的地位和更多的利益,所以,他们毫不犹豫的把赵匡胤推上了皇帝的宝座,毫不犹豫的给他黄袍加身,以至于后来的时候,赵匡胤担心自己的手下也玩这一套把自己的政权推倒了,不得不用出杯酒释兵权的奇谋,所以说,有些时候,人总是身不由己的。
就像此时,苏哈拓想退缩,不想反动动乱,有些人却偏不如他的意,偏偏要背着他发动。
实际上,印度尼西亚国内此时的情景就是如此,对于那些和苏哈拓过于亲近的人来说,例如普拉沃斯,例如其政权的辅佐者,这些人明知道苏哈拓下台之后自己没有好下场,自然要为了那最后的一线生机去拼搏一番,只要拼赢了,让苏哈拓熬过这一劫,继续在印度尼西亚独裁,那他们的利益就能保住,只有苏哈拓能在那个位子上呆两年,甚至两年都用不了,也许只要一年就ok,他们就能够重新找到另外一个人来代替苏哈拓独裁印度尼西亚,这个人必将是能够代表他们这个团体的利益所在的人物。
所以,苏哈拓现在想退缩了,他们却不愿意退缩,他们不会像苏哈拓一样去瞻前顾后,因为他们和苏哈拓不一样,他们没有退路,只有这一条路可以走,这条路就是,保住苏哈拓的位置。还有一点他们和苏哈拓考虑的也不相同,那就是,苏哈拓虽然是个独裁者,虽然是个满手血腥的屠夫,虽然有着诸多的不如人意,但是他考虑问题,还是会从整个印度尼西亚的角度去考虑,不会只单纯的考虑自己,而是也要兼顾到国家的利益,所以,他知道此时的印度尼西亚根本经历不起一场战争,而其他的人,他们站立的高度不够,是不会去考虑这些的,只会考虑眼前的利益,只会考虑自己的利益。
事实上,他们根本不会去考虑苏哈拓考虑的问题,就苏哈拓来说,他能够明白,如果和黑水国际起了冲突,哪怕是大陆政府不介入,昂贵的军费支出也会托管印度尼西亚的财政,到时候或许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