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走出华为-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重新认识90年代》
              《重新认识90年代》是2002年在华为内部刊物上大行其道,任正非频频提起,广大员工纷纷学习,直至要求上报心得体会的文章。
              这篇美国经济学家写的文章旁征博引,全是数字,可谓费尽心机。篇幅有5000字,就不占用你的时间了。核心意思就是一个:20世纪90年代,美国劳动阶层的收入增长过多地领先于生产力的进步。结论是:钱发多了。
              我看完这篇文章,立刻就写了一篇《重新认识分享年代》,当然我没有把这样的心得交给华为,我也不想达到以正视听的目的,就是希望表达对这个问题的思考。全文也约5000字,摘录一小段正文和后记吧:
              重新认识分享年代
              网络、电信行业是代表新经济的罪人吗?如果说是罪人,这个罪人的幕后指使者是我们的企业家,是他们没有看清市场的规律、盲目投资、追捧暴利造成的。这和我们的劳动者获得了很多的报酬有什么关系呢?即使取得了相对的所谓人格独立地位的劳动者阶层,他们在冬天来临时却不得不一边裹紧身上的棉衣,一边还要打起精神来干活。
              我觉得,把没有号准新经济投资脉搏的损失迁怒到劳动者的工资过高上,实在有失公允。
              ……
              后记:我想华为登载并不余遗力地宣传这篇文章的目的是想找到目前劳动力成本过高的论据。劳动力成本高与不高不是绝对的,它是相对于我们的经济效益的。效益不好了,就要降低成本,这是经济活动一经开始的惯常做法,与90年代发了太多的钱无关。90年代之所以劳动者的收入涨得很快,是因为90年代开始了一场摆脱了土地、厂房、资本转而依赖劳动者本身的新经济革命。
              华为给员工的回报的确是丰厚的,但是现在的人工成本压力大不仅是人均收入高的问题,也与我们人员过多、人浮于事、投资失误以及IT业的整体环境都有很大的关系
              我赞成华为减低成本的做法,我甚至一直主张华为要裁人。但,不要说我不同意它的观点,就算《重新认识90年代》的观点正确,华为都不应该拿它来大力宣扬。这是非常危险的思想和做法。
              ■ 百草园?三味书屋?
              前文说到的百草园是华为龙岗基地的大型员工宿舍,取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之意。和厂区完全分开,性质与普通的生活小区无异?由著名的中海物业负责管理。
              在这个小区里,任何一个出入的华为人都必须出示华为工卡,外来的人要登记,这倒也正常。可华为远不止如此:保安让外来的人戴一个他们发的访问卡———一个非常简陋的塑封的纸片,不管你是什么人,你的身份只能用这张卡来证明,身份证都不好使。你每次出门的时候也要登记,把卡压在保安那里,进来的时候你再去查你的登记,取走你的卡。
              我们出入这么多小区,有开放式的,有陌生人拜访需要登记的,但从来还没见过像百草园要求这么苛刻的小区,这不像是服务,是不是更像是管束啊?
              我的一个朋友,外出时因为忘了把访问卡从房间里面带出来,回来后,在告知保安住址; 
            拿出身份证,甚至他爱人(华为员工)证明的情况下也不让他进入百草园,除非他重新登记。
              第二天,他通过电话,很顺利地找到了对此事具有足够了解和发言权的中海物业的主管,对方非常直接地告诉他:这是华为的规定。中海物业曾经建议华为最多登记就可以了,访问卡就不要发了,因为这和厂区不一样,这是员工的家。但管理我们的华为卡证科一句话:不同意,按照厂区对待。我们是华为聘请的,所有的制度都要华为来批。
              这些制度肯定不是最高层授意和审批的,但管理思想的渊源却似乎是一脉相承的。
          
            第31章 家长余风:人性缺位的华为(3)
            汤圣平 
             

              3。 千万别把别人当傻子
              ? 如果说前者只是技巧的话,后者则是思想意识的问题。华为,属于后者,问题还要严重得多
              ? 但是,不能不说华为在人性关怀的细节上还是需要雕琢的。要知道,人性的一点点触 
            动,拨动的可都是心弦啊
              ? 因此,更准确地说,华为的家长余风、把别人当傻子背后的原因还是中国人普遍的对人性细节的关怀和重视不够
              我把本章写上了“前言”(“怀念最多的爱”),现在再给它配上“后语”,我想让它在本书中能够获得最高的待遇。这不仅仅是因为它本身的重要性,更主要的是,人们太容易把它忘了。当然,华为也忘了。
              独立地来看本章内容,似乎不足挂齿,对它们品头论足甚至还有些小题大做、吹毛求疵之嫌。但不妨再多看它们一眼。
              股权证明只是一张纸片而已,而且我相信华为实有难言之隐,甚至还可能在保护员工的利益,像华为这样高额分配的内部股在中国确属罕见。但是无论出于什么理由,如果你不能给出证明,那你也要把原因说清楚呀。合同没有,连我的股票数额多少都没有,这或许可以说比“霸王合同”还要高一个级别吧。华为从来都信守诺言,一个子也不少,如此这般人家还是要告你,其鱼死网破的架势让局外人觉得华为不知黑了员工多少血汗钱。如此这般又是何苦呢?
              同样,“重新认识90年代”、“硅谷夜无眠”、“含同居”、“百草园?三味书屋?”、“网球协会”、“24小时之外”等等,华为做了什么:说钱给大家发多了,但没见华为把大家工资降多少;把华为说成天天加班,其实员工有时比别的公司还要逍遥;在外人看来,华为夫妻好像人人喊打,其实他们成双成对,新员工更是发疯似地恋爱,公司也没把他们怎么样;百草园戒备森严,其实也是为了员工安全,里面的条件堪称奢侈;华为虽然没有网协,其实公司花在员工身上的文化娱乐费用比哪家公司都多。
              就是因为看似简单的几个宣传、几个举动,把华为原本温情脉脉的形象彻底改变了,人们一提起华为就是“军事化管理”、“不要命地干活”、“大进大出”之类。这不是空穴来风,也不是人家有意想害你,是华为自己把自己给描黑了。不仅外面会误解,时间一久,自己人似乎也宁信其有了。
              明明是做了好事,人家不仅不买你的账,还要说你的坏话,为什么?除掉别人是忘恩负义的小人之外,还有两种情况:一是老实人干了好事,笨嘴拙舌,结果把人得罪了;二是过于聪明人干的事情,不仅仅在语言上要教育你,而且还会做出其实别人看得清清楚楚而你自认为别人不明白的事情。如果说前者只是技巧的话,后者则是思想意识的问题。华为,属于后者,问题还要严重得多。我清楚地记得,当含有“含同居”的文件下来时,办公室里面的一片片声讨声。
              聪明过了头的另一个说法就是:你把别人当傻子了。不要说华为人没傻子,社会上压根儿就没有几个真正的傻子。
              记者采访一位魔术大师,请教他成功的奥秘。大师说,很简单,我把台下所有人都当成比我聪明的观众。
              关键是,即便人家就是傻子,你也不能把他当成傻子。
              我肯定不能说华为把大家当成了傻子,就像我不忍心说华为是“家长作风”而是“家长余风”一样,是因为华为在大多数方面绝不是这样的。比如,如果完全把别人当傻子,华为会给员工那么多钱吗?我在前面说任正非“傻”啊!但是,不能不说华为在人性关怀的细节上还是需要雕琢的。要知道,人性的一点点触动,拨动的可都是心弦啊。
              因此,更准确地说,华为的“家长余风”、“把别人当傻子”背后的原因还是中国人普遍地对人性细节的关怀和重视不够。不论表现形式如何,这种消极影响却是客观存在的。
              本来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