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朱生豪小言集-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批人民将不知圣诞大菜为何物,甚或不知明日能否得食;圣诞老人更未必为其子女携来任何玩具;各地难民所寄居之荒村中,甚或不闻教堂钟声”。在法国元首贝当的圣诞演词中,流露着萧条零落的气象。 
  “英伦海峡仅能于吾人不思进攻英国之时,有保障英国之价值”。在德军总司令白劳杰区的圣诞演词中,流露着虚骄浮夸的气象。 
 

泰国的“中立”与“独立生存”
(1940年12月27日) 
 
  泰国首相对路透社记者谈话,谓“想英国对于泰国向越南提出之要求,定予同情”。此种想当然之谈,恐怕未必为英国所能承认,然而泰国与日本缔结所谓《友好条约》,却显然不是能使英国同情的事。泰国首相谓“当战事将爆发时,法国曾拟与泰国缔结军事协定,但泰国谢绝之,因欲保持中立也”。不知与日本缔协定,是否保持中立的最好办法?在日本“友好”下“维持独立生存”,其去独立生存盖亦远矣。 
 

“不与交战国冲突”的南爱
(1940年12月27日) 
 
  南爱总理伐勒拉向美呼吁,要求接济军火食物,谓南爱人民伤亡颇众,难民亦多,海岸亦被封锁云。本来英爱兄弟之邦,唇齿相依,英国在战云笼罩下,而谓南爱可以置身事外,行若无事,决无此理。伐勒拉既知“外传南爱人民对战事既无关切亦不受影响”之说不确,则自当明白如欲保障南爱不受外力的侵害,只有蠲弃阋墙的私怨,与英风雨同舟,共渡时艰,才是正当的办法。比邻被盗,而自己关门高卧,此种政策,实为明哲所不取。 
 

美国发表秘密外交文件
(1940年12月28日) 
 
  美国务院发表一有关一九二五年英国在日本指使下诱令美国共同干涉中国内政而遭美国拒绝的秘密外交文件,在十余年后的今日,尤其是中美英三国已经站在同一立场上的现在,再来提起已往的旧事,也许足使华人对英发生不快的印象,但美国在此时发表此项文件,决不会漫无意义。就英国而论,中英两国的友谊,以往并不尽善尽美,这是无可讳言的,但既往不咎,目前两国关系的日趋亲密,正可证明过去的阴霾已经一扫而空。英国现在需要于中美两国的协力者甚大,她当然不会和美国的政策背道而驰,再以中国的利益作为对日妥协的牺牲品的。然则美国此举唯一可能的目的,只是再度给予日本一个警告,并暗示不久即将赴任履新的野村大将,不必用任何方式,向美贿诱,希望美国给他一个比较好看的面子了。 
 

德国又一“惊人之举”
(1940年12月28日) 
 
  德国一面扬言将大举攻英,一面却以三十万大军由匈牙利开抵罗马尼亚,再来一套声西击东的故技。此次进军的作用,可能的解释只有两个,不是准备跟苏联翻脸(所谓明春进攻乌克兰之说),就是准备强行借道保加利亚,对希腊土耳其有所动作,以为义大利声援。德苏开战,从各方面看很少可能,但德国很可以优势的军力,作为对苏联的威胁,使其不再坚持其在巴尔干的强硬立场。可是苏联既知德国目前决不愿意再多树一个强大的敌人,则此种威胁亦殊难见效。而所谓借道保南,攻击希土者,更必引起希土苏三国共同的反抗。 
  对于“日苏接近”几乎已经完全绝望了的日人,也许因此又发生了新的希冀,以为苏联为了避免东西两方同时受胁,或者会和日本“亲善”。然而苏联军事当局对于此项可能早已估计到,陆军的积极训练补充,太平洋黑海与波罗的海舰队的扩充,都可表示苏联已有充分准备与实力,足以同时抵御两方面的敌人,假如日本真的作任何乐观的希冀的话,那它又将尝受严酷的事实的闷棍了。 
 

艾登接见苏联大使
(1940年12月29日) 
 
  艾登就任外相后,前日接见苏联大使迈斯基,互相表示促进英苏关系的愿望,并曾谈及两国政府共同继续援助中国之意。这次虽不过是外交上的普通谈话,却不能不认为有极大的意义。 
  在纳粹的眼中,艾登是一个也许比丘吉尔更“危险”的人物(他们曾经说最近丘吉尔的对义演说是艾登所“授意”),而这种疾视并不是没有理由的。艾登是英国开明派政治家的代表人物,也是攻击纳粹最力,而主张与苏联携手的一人,他和苏联前外长李维诺夫一样,是集体安全制的热诚拥护者。当时因为绥靖派的得势,致英苏合作功败垂成,反被德国占了先着。现在张伯伦死了,哈里法克斯走了,苏联对英的疑忌已有逐渐消释的可能,这当然是使希特勒寝食难安的事。 
  无论在欧洲英苏能够合作到若何程度,至少在远东方面,苏联与美英二国的步骤是完全一致了。中国在这种有利的国际形势下,配合自己愈战愈强的实力,迎接“胜利年”的来临,自然具有充分的把握。 
 

南爱尔兰的中立地位
(1940年12月29日) 
 
  一面南爱尔兰再度采取新“中立措置”,拒绝以沿海根据地租与英国;一面德国却全然漠视她的“中立地位”,照样把爱尔兰全部划入封锁地带内,使竭力保持中立的伐勒拉总理不能不鉴及“维持给养有不测之困难”。在若干日前,他曾向美国呼吁,要求接济食粮军火;可是德国却声势汹汹地宣称美国船只如驶入爱尔兰口岸,则德国将轰沉之,保持中立的代价是如此。伐勒拉总理是一个狂热的民族主义者,也许憎恶英国的成见使他固执不化,但他必须明白在希特勒的词汇上,“中立”两个字是根本没有的,目前在德国铁碗下的若干国家,当初何尝不曾严守中立过来? 
 

日德在太平洋上的勾结
(1940年12月30日) 
 
  日本以海港供德船自由输运战具及食物,供应在太平洋中施行破坏工作的德舰,这是东西轴心国进一步勾结的又一姿态,也表明日本已在行动上“介入”欧战了。美国对于此种局势,自不能不表示极大的关心。最近轴心国家对美的种种挑衅言行,尤其如悬挂日旗的军舰向奈鲁岛开炮射击之事,都似乎在证明他们正以极大的努力,企图改变美国人民无论如何决不参加战争的心理,如果这是他们的意向所在,那么我们不妨说他们的努力已经成功了,美国大多数人民,已经充分觉悟对侵略者放任让步,其危险性较参加战事更大,美国当局最近增强远东防务种种积极措施,正是全美人民心理的反映。不久将来的一天,轻举妄动者必将自食其果。 
 

苏日重开渔业谈判
(1940年12月30日) 
 
  苏日渔业临时协定本年底期满后重开谈判,已由苏方证实,东京《国民新闻》对谈判前途表示悲观,认为正式条约签定不可能,而主张日本应放弃“讨好苏联”之政策,以“对付英美两国”的同样手段“对付苏联”云云。日本过去以胁吓外交“对付”英国,固曾获得局部的成功;而以此“对付”美国的结果,是商约的废止,禁运范围的扩大,与援华的益见积极;在英国放弃绥靖政策以后,日本此种手段更已完全失效。至于苏联固然不会因日本“讨好”而向其亲善,更不会因日本的恫吓而对其屈服,日本是领教过张鼓峰与诺蒙亨教训的,以行之于英美而失效的政策去行之于苏联,其为不合时宜也明矣。《国民新闻》认为去岁东乡与莫洛托夫所订的临时渔业协定,是朴资茅斯条约以来最耻辱的外交,在我们看来,此次如能签订同样“耻辱”的协定,已经是极大的成功了。 
 

维希拒以海军交德
(1940年12月30日) 
 
  传维希政府已拒绝德国所提交出海军的要求,这是继贝当清除内奸以后又一生气勃勃的举动,给在磨难中的法国民族挽回了不少的面子。德国对于这个抗命的“小朝廷”,也许终将出之以彻底解决的手段,但为维希政府的当轴者计,困守这半壁无自由自主可言的残破江山,其前途与出路实极渺茫,与其守株待兔,无宁退守北非,继续抗战,如此不但格外增强了民主阵线的声势,也为将来的胜利复兴立下基础。为了法国的光荣历史与远大前途,我们是这样希望着。 
 

美国赠华的新年礼物
(1941年1月1日) 
 
  罗斯福总统十二月二十九日的《炉边谈话》,是对东西侵略国家的岁尾总结账,而美政府方面暗示不久将以驱逐舰至少四十艘与同样数目之轰炸机运英,同时《纽约通报》披露美国将以驱逐机四百架及轰炸机若干架接济中国,这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