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母,而在于要有孝心。没有孝心,仅 仅是无可奈何地尽责任,那所谓的赡养就与饲养家禽牲畜没有什么 区别了。 当今社会,经济发达,吃穿方面的赡养问题日益退居次要地 住,老父老母所期望于子女的,更是心到而已。另一方面,宠猫 宠狗之风盛行,视猫儿狗儿重于先人老子的也大有人在。 如此看来,圣人之论还正有现实意义哩。
态度不是小问题
【原文】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之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 曾是以为孝乎?
【注释】
色难:态度好很难。色,容色态度;难,困难。弟子:与下文“先生”相对,弟子指晚辈,先生指长辈。 馔:吃喝。曾:副词,竟:难道。
【译文】
子夏问什么是孝,孔子说:“在父母面前保持和频悦色的态度 最难能可贵,有事情晚辈出力,有酒莱长辈吃喝,这难道就是孝 了吗?”
【读解】
孝心和态度其实是一个问题的里外两面。《礼记·祭义篇》说: “孝乎之有深爱者必有和气,有和气者必有愉色,有愉色者必有婉 容。”,孔子回答子游和子夏的两段话实际上是同样的意思。 无论你是否为老人做事,也无论你是否拿好吃的给老人吃,只要 你内心不恭敬,态度不好,脸色难看,就是失去了孝道的根本。这 一点,尤其值得我们今天的年轻人注意。
大智若愚的颜回
【原文】
子曰:「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儿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
【注释】
回:颜回;孔子最得意的学生 发:发挥
【译文】
孔子说“我和颜回谈论一整天,他从不提反对意贝和疑问, 就像一个愚笨的人。可是,我注意观察他课后的情况、却发现他 很能发挥我所讲的内容,颜回并不愚笨啊。
【读解】
有大智慧的人,不显山露水,不卖弄聪明,表面上看起来很 愚笨,其实却很聪明。有句俚语说得生动:“面带猪相,心头撩亮,’ 可惜颜回没有照片留下,我们不知道他长得怎么样。
《小儿语》告诉我们:“洪钟无声,满瓶不响。”俗话说”满 罐水不响,半罐水响叮当,”如果你留意观察生活中这种现象真 是不少。有经验的教师都知道,课堂上发言最踊跃的不一定是成 绩最好的。而往往是所请的“小聪明”。
《老子》有句名言:“大直若屈,大巧若拙。”苏东 坡补充说“大勇若怯,大智若愚。”
颜回不正是这样一个大智若愚的生动形象吗?
观察人的方法
【原文】
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叟哉?人焉叟哉?」
【注释】
视其所以:看他的所作所为。以,为。历,由,经历。 ②察其所安:观察他的兴趣。 观其所由:考查他的经历,由,经历。
【译文】
孔子说:“看他的所做所为,考查他的经历,观察他的兴趣。这个人还能够隐瞒什么呢? 这个人还能够隐瞒什么呢?
【读解】
不忧虑别人不了解自己,只忧虑自己不了解别人(“不患人 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所以,圣人有一套了解别人的方法,这 就是他观察人的三个要点:既要看现实表现,也要查一查履历档案, 即便不用查三代,那起码也要看一看他本人是否有“前科”啊!同 时,还要观察观察他的兴趣爱好所在,是安于平淡还是热中于追 名逐利呢?”如此等等。有了这三个方面的考查,谁还能隐瞒什么 呢? 说起来,直到今天,我们的政工干部不也还是在从这些方面 来考查“人民的勤务员”,从而决定一个人的升迁沉浮吗。
温故而知新
【原文】
子曰:“温故①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注释】
①温故:温习旧知识,也就是”学而时习之”的意思。
【译文】
孔子说:“温习旧知识而能够获得新知识,就可以做别人的老 师了。
【读解】
“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 悦在哪里? 就在“温故而知新”。 学习最重要的是获取心得,逐步达到无师自通的程度。换句话说,无师自通,就可以做别人的老师了。 所以,高明的老师总是致力于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
做一个通才
【原文】
孔子曰:“君子不器。”
【注释】
器:器皿。
【译文】
孔子说:“君子不要像器皿一样。”
【读解】
器皿各有所用,打酱油的不能买醋。装酒的不能装油。而君 子进德修正,无论是做学问还是从政,都应该博学而才能广泛,努 力使自己成为适应各个方面的通才。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要全 面发展,做一个多面手,做一个开拓型的人才。
不要吹牛皮
【原文】
子贡问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译文】
贡问怎样才能做一个君子。孔子说“行动在先,说话在后。”
【读解】
真正的君子就是要少说空话,多做实在的事情。也就是 “敏于事而慎于言”,凡事先做起来,然后再说,把实际的行动放 在言论的前面,而不要光吹牛不做,夸夸其谈。 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子。 这是圣人所不能容忍的。
要团结不要分裂
【原文】
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注释】
周:普遍 比:偏私
【译文】
孔子说:“君子普遍团结人而不只是和少数几个人亲近,小人只和少数几个人亲近而不普遍团结人”。
【读解】
说起来,也就是要团结,不要分裂;要搞五湖四海,不要搞 拉帮结派。
要做到这一点,一是要胸襟宽广,“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而 不要心胸狭窄,结党营私,排除异己。二是要以道义为重,做人 主忠信,办事讲原则,而不要唯私利是图,相互勾结利用,背信 弃义,以原则做交易。
能不能做到这一点,也就是君子与小人的界线。
书呆子与空想家
【原文】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注释】
罔:通“悯”,迷罔,无知的样子。 殆:危险。
【译文】
孔子说:“只读书不思考就会迷惆,只空想不读书那就危险了”。
【读解】
只读书不思考是读死书的书呆子,只空想不读书是陷入玄虚 的空想家。书呆子迂腐而无所作为,空想家浮躁不安而胡作非为, 甚至有精神分裂的危险。 所以,儒者主张既要读书又要思考。 明代人陈銮说:“读书须知出入法:始当求所以入,终当求所 以出。见得亲切,此是入书法;用得透脱,此是出书法。 学是入书,思是出书。出入有道。学业可成。
异端的问题
【原文】
子曰:“攻乎异端②,斯害也已!”
【注释】
攻:治,钻研。异端:指怪异的杂学邪说。也已:语气词连用,表示肯定。
【译文】
孔于说:“钻研异端邪说,那是很有害的啊!”
【读解】
对于异端邪说的看法,历来有保守和激进两种截然相反的观 点、保守者往往以正统自居,把凡是不合自己见解,好走极端,走 偏锋的观点都视为邪端邪说,必欲置之死地而后快,历史上的哥 白尼、布鲁诺等都是这种观点的牺牲者。激进者往往以标新立异 为时尚,喜欢以偏激、个性来走特殊的路子,钻牛角尖,他们很 多时候都走入了凡胡同,自生自灭。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很多 新思想、新观点、新的科研成果、艺术杰作都是这种标新立异的 产物。所以有人专门著书《异端的权力》,为异瑞邪说当辩护人。 当然,对于儒者来说,对于以中庸为最高道德标准的孔圣人 来说,好走偏锋的异端邢说是不能被接受的。
不要不懂装懂
【原文】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 也。”
【注释】
由:即仲由,孔子的学生,字子路 诲女:诲,教诲,教导。女, 同“汝”,你。
【译文】
孔子说:“仲由!我教你的东西你都懂得了吗?懂得了就是懂 得了,没有懂就是没有懂,这才是真懂。”
【读解】
求知最忌自欺欺人,不懂装懂。
人们时常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