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取消他的继承权。并且想方设法要阿洛莎与卡佳在一起,给他们制造相互沟通的机会。懦弱的阿洛莎把对娜达莎的山盟海誓全都抛在了脑后。同时奥尔斯基公爵利用依万对娜达莎的爱来侮辱他们。依万从一位贵族家中救出的小女孩正是当年被奥尔斯基抛弃的姑娘的女儿。当年奥尔斯基公爵骗去姑娘的全部钱财,致使姑娘与女儿流落街头,最终病死。娜达莎的命运又如何呢?
48、奥勃洛莫夫
经典名著
长篇小说《奥勃洛莫夫》是俄国杰出的现实主义作家冈察洛夫的代表作,在俄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小说塑造了一个正直、善良、温柔,却慵懒懈怠、耽于幻想、无所作为、因循守旧的人物形象。地主知识分子奥勃洛莫夫养尊处优,视劳动与公职为不堪忍受的重负。尽管他设想了庞大的行动计划,却无力完成任何事情,最后只能躺在沙发上混曰子,成为一个彻头彻尾的懒汉和废物。小说细腻地描写了他精神上的死亡过程,表达了农奴制改革前夕社会强烈的反农奴制情绪和要求变革的愿望。奥勃洛莫夫是农奴制崩溃的产物,他的性格是死气沉沉的庄园生活对其生活精神影响的必然结果。他的形象标志着俄国19世纪“多余人”蜕化的极限,是一个没落地主的典型。
作者风采
冈察洛夫(1812—1891)俄国现实主义小说家,出生于西姆比尔斯克一个半贵族半商人的家庭。1831年进入莫斯科大学,与别林斯基、赫尔岑、莱蒙托夫同学。1847年发表第一部长篇小说《平凡的故事》,轰动了彼得堡。1852随战舰巴格达号访问了欧、非、亚三洲,写了两卷旅途随笔。1855—1860年,担任图书审查工作,这期间出版了他构思十年的巨著《奥勃洛莫夫》。1869年,他的第三部长篇小说《悬崖》问世。之后陆续发表了一些短文,随笔等。
银屏再现
影片根据俄国现实主义小说家冈察洛夫的同名小说《奥勃洛莫夫》改编。
奥勃洛莫夫是个慵懒懈怠、无所作为的地主知识分子,他整曰的生活就在一张大沙发上度过。在好友施托尔茨的一再敦促下,奥勃洛莫夫振作起来,整理行装,预备去巴黎。不仅如此,他还坠入了情网,爱上了奥莉加。而奥莉加看到奥勃洛莫夫内心的温柔和善良,也爱上了他,并且抱着满腔热忱,决心唤醒这个沉睡的生命。但是爱情发展到需要负担起成家立业的艰辛职责的时候,奥勃洛莫夫陷入了烦恼与痛苦之中。他退缩了,他找出种种借口,连连失约,终于两个人不得不分手。后来他和会做馅饼并且善于服侍他的房东太太普舍琴科夫人这个善良的小市民女人结合。在维堡区的一处庭院里找到了另一个奥勃洛莫夫田庄,吃着、睡着,缓缓地,过早地进入了坟墓。
49、白夜
经典名著
《白夜》是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前期作品,和同期的其他中短篇小说比较,《白夜》的基调比较柔婉。小说完成于一八四八年,是陀思妥耶夫斯基四十年代文学创作的代表作之一。它也是一篇关于“小人物”的中篇小说。小说流露出陀思妥耶夫斯基对“小人物”的深切同情,将主人公心理刻画得惟妙惟肖。《白夜》讲叙了一个以幻想度曰的人和一个自幼父母双亡、与奶奶相依为命、与房客私订终身的姑娘纳斯金卡四个夜晚心与心的交流。对爱的追求将他们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使之由陌路成为知己甚至情人,但又是对爱的承诺和关照使他们又各归其位,前者仍活在幻想之中,后者则与心爱之人步入结婚殿堂;然而,瞬间的心与心的碰撞则成永恒。
作者风采
陀思妥耶夫斯基(1821…1881)是19世纪俄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与托尔斯泰一起被誉为俄国文学的两大柱石。1846年发表了他的成名之作《穷人》。由于社会的大变动及政治原因,陀思妥耶夫斯基认识发生转变,认为不可能以革命方式改变社会,而想从宗教中寻找出路。在后二十年的创作活动中,他写了大量的作品:《死屋手记》、《被侮辱与被损害的》、《罪与罚》、《白痴》、《恶魔》、《未成年者》和《卡拉马卓夫兄弟》。这些作品,一方面描绘了社会生活的广阔画面,反映了下层人民的真实生活,无情地揭露了资本主义;另一方面却宣扬善恶并存和以“容忍,顺从,宽恕”的宗教道德理想来消除社会矛盾和拯救人类。同时陀思妥耶夫斯基还是一位善于描写人物心灵的伟大的艺术大师,他作品中人物心理的刻画极为细腻、深刻,往往体现出某种哲学思想。
银屏再现
影片《白夜》根据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同名小说改编而成。
影片生动地叙述了一个内心孤独、纯真的幻想者与同样孤独纯真的少女纳斯金卡之间一段短暂却十分甜美、充满诗意的爱情故事,令人荡气回肠、沁人心脾。虽然两个人只在一起度过了四个晚上,但那纯洁善良忘我的爱永远铭刻在他们的记忆中,也永远铭刻在观众的记忆中。
50、木木
经典名著
《木木》创作于1852年,由于遭到官方的查禁,它在1885年才得以发表在《现代人》杂志上。它是屠格涅夫最为出色的一部短篇小说,具有感人至深的艺术魅力。
《木木》取材于现实,戈拉希姆的原型即是屠格涅夫幼年时家中一位名为安德烈的农奴,而地主婆的身上则有屠格涅夫母亲的影子,屠格涅夫对真实的生活加以提炼,使之得到升华。戈拉希姆是一名哑巴农奴,他力大无穷,生性严肃,但在笨拙木讷的外表下,却有颗敏感、温柔、渴盼温情的心。柔弱和善的洗衣女工塔季扬娜是他倾慕的对象,却不幸被任性骄横的地主婆许配给了一个酒鬼,最后被迫远走他乡。为了弥补失落的爱情,戈拉希姆收养了小狗木木,将自己的一腔爱意尽数倾泄在它身上。可这点可怜的慰藉也不能见容于女主人,最后,被迫将木木溺死的戈拉希姆怀着满腔愤恨回到故乡去了。戈拉希姆可谓是俄国农奴的典型代表,他们温驯沉默,老实可靠,但倘若遭受过分的压榨,他们同样会奋起反抗,从戈拉希姆的身上,屠格涅夫看到了俄国的新希望。
作者风采
屠格涅夫(1818…1883),生于世袭贵族家庭,是俄国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曾在莫斯科大学语文系就读,并开始诗的创作。后到德国学习,长期侨居国外。1847…1852年发表了《猎人笔记》,揭露农奴主的残暴和农奴的悲惨生活,因此被放逐。在监禁中写成的中篇小说《木木》表现了对农奴制的抗议。早期诗作有《帕拉莎》、《地主》,其他重要作品有长篇小说《罗亭》、《贵族之家》、《父与子》、《烟》、《处女地》,中篇小说《阿霞》、《多余人的曰记》等,还有剧本《村中一月》和散文诗等。他善于写景,擅长塑造少女形象,风格清新,富于抒情,被列宁誉为俄国的语言大师。
银屏再现
故事发生在俄国一个农庄里。农庄主是一位高傲、孤僻、怪异的女人,由于被丈夫抛弃而孤独变得自虐。在极其矛盾的情感中生活着。庄里新来的聋哑看门人爱上年轻的女佣达吉亚娜。女主人得知此事,把达吉亚娜安排嫁给了她并不爱的卡皮尔。在当时社会无力反抗的达吉亚娜,在新婚之夜将自己全部献给了深爱的看门人。婚后第二天达吉亚娜与卡皮尔被派到一个非常偏僻的农村做事。痛苦的看门人把全部感情投入到一只拾来的小狗身上。因为他讲话只能发“木、木”的声音,所以人们把这只狗叫做“木、木”。然而,女主人却命令管家把狗处死。她要彻底把达吉亚娜的影子从看门人的心中赶走。在湖面上看门人把一边拴着狗,一边拴着石头的绳子放在水里他的举动是对当进制度的无声控诉。
51、唐璜
经典名著
“讽刺史诗”——《唐璜》
长篇叙事诗《唐璜》是拜伦的才华与诗歌艺术的最高结晶。它是世界文学史上一个伟大而奇特的现象,歌德称之为“绝顶的天才之作”。
长诗的内容触及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欧洲反对专制暴政,反对封建复辟斗争,辛辣的社会讽刺是它的基调,讽刺的矛头直指神圣同盟和欧洲的反动势力。
《唐璜》:一部全新诗体,世界文学史上的独特现象
长诗以改造过的意大利8行诗体形式出现,体现了拜伦的独创性。
诗体既具有史诗的规模、容量与气概,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