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关系 作者:郭蝎-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许楠生没有什么朋友,鬼马李和老四川消受不起这种地方。他忽然想起麦地,他为手稿的事不知有什么进展?何不做个顺水人情?便对潮汕马仔说:“那我就不客气了,顺便谢谢老枪。”潮汕马仔便去别的包厢招呼客人。许楠生马上用手机打麦地的电话。麦地正好在广州,许楠生一定要他到凡尔赛宫来,他非常豪气的做了一回老板:“你有什么朋友,尽管请来!”他在电话里气宇轩昂地摆了一回阔。
  刘兴桐的学问杜林太熟悉了。他几乎研读了刘兴桐发表过的所有文章,他早就看出刘兴桐有名堂。他的所有文章都溢不出他的那本《中国近代文学史稿》,包括文字。严格说,若离开这本书,他便一片空白。他几乎从没在这本书以外的任何领域,发表过任何见解。刘兴桐也偶尔写过一些文章,但文字风格和功力与《中国近代文学史稿》大相径庭。很少有人会去留意这种差别。作为刘兴桐的同学与多年的同事,他非常清楚个中玄妙。只是他没有说话的机会与权力。
  区惠琴等着杜林表态,她当时很偶然的发现,把她吓了一跳。她在心里藏了许多天,终于还是决定到杜林老师这里来请教。这对她的打击太大了。她读过刘兴桐的《中国近代文学史稿》,那里面的文字与叙述令她着迷,那是一种充满着生命热情的叙述。刘兴桐因此成为她的学术偶像。她多次跟杜林说到这一点,可每次她都觉得杜林有些迴避,有些不以为然,她一直以为杜林是文人相轻。她曾经想,明年刘兴桐招博士生,她一定去考刘兴桐的博士生。
  区惠琴见杜林没什么大反应,她原本以为自己发现一个天大的秘密,这秘密会使杜林大吃一惊,岂知杜林却很轻描淡写地说:“这两篇文章你都读过啦?有什么见解?”
  “我当然是读过。老师的意思?”区惠琴不明白杜林为什么装疯卖傻。
  “肯定是抄袭,难道不是吗?难道达文与刘兴桐可能是同一个人吗?”区惠琴急得眼泪在眼眶中打转。
  “那,谁抄袭谁呢?”
  杜林在区惠琴眼中,似乎变成另一个人,这不是平日令人尊敬的导师吧?怎么一接触具体的现实问题,那位一向仗义执言,特立独行的狂桀之士便也变得狡黠诡异起来。谁抄袭谁,这还是个问题吗?难道1962年之前的刘兴桐会有文章让一位叫达文的人抄袭么?区惠琴感觉杜林在玩什么把戏。
  “那你打算怎么办?”杜林不慌不忙。他把手伸向啤酒罐,正想拿起来喝,又马上把手缩了回去。
  区惠琴见状,忙轻声地说:“杜老师,没关系的,我陪你喝。有酒吗?”
  “有有有,当然有,一起喝吧!”说着,一听罐装啤酒变戏法似的已到了区惠琴面前,杜林还帮她把封盖撕了。
四十
  他们碰了一下杯,杜林一饮而尽。区惠琴抿了一口。
  “不,啤酒是灌的,不是喝,越大口越能品出滋味来,白酒才是抿的,红酒呢……”杜林一喝起酒就来劲。
  区惠琴便对杜林说:“杜老师,你应该有个家,有个师母来管管你,侍候你,你看。”区惠琴的目光扫视着屋子里的一切,凌乱而且肮脏。区惠琴是那种结过婚的大龄研究生,所以她很能体贴导师的处境,说话也就随便一些。
  杜林苦笑,笑得很苦涩。谁都会这么说,他自己也这样认为的。可是,没有理由,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日子就这样悄悄地溜走了。
  “言归正传吧,你打算怎样?”杜林正言正色地问区惠琴。
  区惠琴不假思索地说:“曝光呗,揭发呗!还达文先生一个公道呗。”
  “很好,后生可畏,正气凛然,不愧是杜林的学生。但是,怎么曝光?怎么揭发?怎么还人以公道?你想过没有?”
  “我还没有想好,但我想这不是问题吧。杜老师,难道还需要什么准备吗?铁证如山!都在这儿。白纸黑字,还能抵赖么?”区惠琴确实正义凛然,初生牛犊不怕虎。
  杜林依然慢条斯理。他又深深地灌了一口啤酒。血涌上他的双颊,本来苍白失血胡子拉碴的脸开始红润起来。
  “我早在十几年前就已经有过这种怀疑,不是有意找茬,是蛛丝马迹自己找上门来。我很欣赏刘兴桐的文章,那是炉火纯青的学养方能成就的。英雄莫问出处,只要能写出好文章就是英雄。那时我和你一样年轻,没凭没据但凭感觉,自然也不全无根据,但毕竟感觉想象 多于实据。就那么一点隔阂,20年间同学同系同事,却像乌眼鸡似的。不是他的问题,是我的问题。我容不了人,容不了人有错,就这样耿耿着。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朋,就是这个缘故。”杜林停顿一下,又喝了一大口酒,酒没了,区惠琴连忙又给他撕开一罐。地上已扔了七八个啤酒罐。区惠琴见杜林面色苍老,像在讲一个遥远的别人的故事。
  “如果我早些和他推心置腹地谈谈,也许他还来得及去做一些弥补的事,现在大家都老了,老婆孩子狗,该有的都有了。你刚才说我应该有个家,有个师母,这很对。我也曾想过,可这是缘分,也是命运,一切都是前定。本不该和你说这些,但既然说开了,也就说说无妨。我当知青时,你还刚刚出世,所以有些事你不懂,无法体验。我给你们讲新时期文学,为什么要让你们看《站台》,贾樟柯作品,目的就在这里,了解体察一个时代的变化。唉?说远了。”
  杜林又喝酒,他有些伤感,他有好久没有向谁倾诉了。他从没有倾诉的对象。这个区惠琴,虽说是自己的研究生,却也是一个成年女性,所以他才并无忌讳地与她谈论。他想她应该能够理解。
  “你以为刘兴桐这20年间,活得怎样?很风光是吗?我想他活得比任何人都苦,最终还连带害了夫人孩子,这些都是后话了。也许他不会这么想,但事情就是这样,由不得他想的。李可凡是我的同乡,也是我同学的妹妹,唉,说起来复杂了。我并不是一个正气凛然的人,更非一个五四知识分子。”说到这里,杜林笑了起来。
  区惠琴却反而笑不出来。她虽然才30岁,从学校到学校,对外面的世界知之甚少。读了研究生,杜林要求他们从近代文学一直读到新世纪,作家作品汗牛充栋,特别是晚清的那些小说诗词,光一本《清闺秀艺文录》五卷她就读了半年的时间。她是做“女性写作”课题研究的,杜林要求她从《清闺秀艺文录》读起,清300年间光女作家就3300人,不能不读,苦读之后,果然视野大开。她对杜林的感慨也就颇能理解。杜林的一席话,把她刚才的一腔热血浇得冰凉。
  她心情很矛盾。她能理解老师的苦衷,她也没错看老师的品行。但是,她还是不能彻底明白,像杜林这样以特立独行自诩,而且事实上也我行我素,远离现实功利,甘于清贫平淡的人物,居然一事当前,依然顾虑重重。和生活里那些谨小慎微的小人物其实并无两样。她有些失望。连旧时代的知识分子那点正气都没有!也许写出来的人生与正在做着的人生,其实就完全是两回事。
  也许老师是对的,他想得很周全。
  她打算周末回东莞,与麦地好好谈谈,也许他能有一个万全之计。麦地在电话里说他已有一些线索。
  区惠琴起身告辞。她看着桌面上的两本杂志,杜林会意,他说:“这两本杂志先放在我这里吧,找个时间我们再谈谈。是不是对我很失望?”区惠琴只是笑笑说:“哪敢呀!你是导师嘛!说什么都是对的。”
  “你真的这样认为,那不是一个好学生。”
  “不是好学生也是你的学生。”
  区惠琴说着告辞。
  李可凡突然想逃离。她渴望在这儿和这个叫Mark的电影人坐下去,永远地坐下去,什么也不要发生,可她同时又想立刻逃跑,她觉得这样下去会疯掉的。
  她不是一个风情万种水性杨花的女人,但是,她无法保证自己再坐下去,会守得住自己。她从来都是十分自信的。但是今夜在这个年龄与自己相当,或许大一些,或许小一些,酷极了,也斯文极了,绅士极了,同时也可能富有极了,有才华极了的男人面前,她实在无法保证自己。她从来就没有想放荡一回的想法,可是,此刻她极想又极怕当真走出这一步。该死的作家,该死的刘兴桐,该死的高塬,连同面前这个深沉的神色苍凉同时优雅的男人。Mark的目光一直没有离开过李可凡,他在细细地阅读面前这个女人。他在这个叫风雅颂的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