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译文】
本性纯真的人,饿了吃渴了喝,无非是为了增进身心健康:一个心地沉
迷物欲的人,即使整天讨论佛经,谈论禅理,不过是在玩弄自己的精神和灵
魂而已
【注解】
性天“即天性、本性。
康济:本指安民济众,此处作增进健康讲,据《书经·蔡仲之命》:“康
济小民。”
演偈:偈在梵语是伽佗,又可译为“颂”,有一定字数,四句为一节,
是演法义赞佛德的一种诗句,演偈就是解释偈语。
【评语】
做什么事如果只求形式不讲实质不看结果就难见成效。一个真正信佛的
人不一定要落发为僧,出家修行的人也不一定是好和尚,所以凡事不要拘泥
于形式而应讲求实质,历史上达官人以至身为皇帝的人谈禅信佛乃至出家的
人不少,可其中很多人只在教义上理解研究佛捶,只在形式上每天上香磕头,
真的让他放弃应有地位去云游四方,让他行善而普狂众生是做不到的,他心
中的各种欲念是难以消除的,以此论推而广之,一个人肤什么事关键在方实。
在于结果如何,而不是看他说的想的怎么样。
一六二、操持身心收放自如
白氏云:“不如放身心,冥然任天这。”氏云:“不如改身心,凝然归
寂定。”放者流为猩狂,改者入于枵寂。唯善操身心者。把柄在手,改放自
如。
【译文】
白居易的诗说:“凡事本如新放心大胆去作,至于成败一切听凭天意。”
晃补之的诗说,“凡事不如小心谨慎去作,以期能达到坚定不移的境界。”
主张放任身心容易使人沈于狂放自大,主张约束身心夺易使人用于枯福死
寂。只有善于操纵身心的人,才能掌握事物的规律,达到收放自如的境界。
【注解】
晃氏:昂补之,宋野人,字无咎,善于书面,因慕陶渊明而修归来园,
自号归来子。
寂定:断除妄心杂念而入于禅定状态。
【评语】
诗人的语言总是带有夸张性的。人的命运不可能完全听从天意,也不可
能完全让自己把持得进入死寐。故白居易所说的“身心任天造”,类似宿命
论的主张;而晃补之所说“身心会天造”,则带有深厚的绅家口吻。放身心
的如果能作到“磨顶放踵利天下而为之”的程度,那就实践墨子学派兼受的
救世主张;收身心的如果能作到“乇见自性体得真如”,也未尝不可以教化
世人,然而最怕的是走向极端而失度。操持身心同样需要适度,不宜忘却操
持的目的是什么,不应放任而无所谓于一切;不应小心而与世隔绝。操持定
于适度,而达到能收放自如的自然状态,才能体会到其中的乐趣。
一六三、自然人心融和一体
当雪夜月天,心境便尔澄澈;遇春风和气,意界亦自冲融;造化、人心,
混合无同。
【译文】
在雪花飘落的月夜,天地间一片银色,人的心情也会随之清朗明澈;在
和风吹指万物一片生机的春季,人的情绪自然也会得到适当调剂,可见大自
然和人的心灵是浑然一体的。
【注解】
心境:指心中的情绪。
意界:习意的境界。
造比:创造化育。
【评语】
人们修身养性,不可能脱离周围的环境。成其就常人而言,如果面对月
黑杀人夜,如果面对生死离别场,能总要求自己像老僧人定般用意念来控制
自己吗?所以自古骚人墨客。歌颂春而厌恶秋,因为春天一片生机而秋天一
片肃杀,人们欢迎万物的生长,原因在于人们的萧瑟凄凉中难以感受人间的
温暖。同样,人们歌颂白雪而厌恶炎夏。雪是冷天的产物,其性寒而色白,
喻人的纯洁的性格停雪一样白,像冷天一样坚硬而安宁,因此古人才有“梅
须逊雪三分日”的诗句。梅于文人是宠物,但于雪之纯洁又输三分。这实际
上是表达出人的一种愿望,用大自然的变化来喻人的性格、人的操持,在这
一点上人与自然是相融和的。
一六四、形影皆去心境皆空
理寂则事寂,遣事执理者,似去影贸形;心空则境空,去境存心者,如
聚膻却蚋。
【译文】
真理静止事物也随着静止,排除事物而执撤于道理的人,就像排除影子
而留下形体那样不通;内心空虚环境也跟着空虚,排除齐境的干扰而想保留
内心宁静的人,就像聚集一大堆膻味东西却想排除蚁蝇一样愚蠢。
【注解】
理:宇宙的原理。
遣事:排解、排除、放弃事物。
【评语】
静不能绝对化,空也是相时空。对于追求真理、执物不舍的人来讲,执
著事物的多半是俗人,而执理不舍的多半是学者。这里涉及一个哲学命题,
即“存在决定意识”或是相反。按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来看,存在决定意识,
意识反件用于存在。即没有。“境”,何谈“心勺对于求理、执事的人来讲,
达到心境绝对的空是不可能的。
一六五、本真即佛何待观心
心无其心,何有于观?释氏日“观心”重增其障;物木一物,何待于齐?
庄生日“齐日“方物”方,自的共同。
【译文】
心中假如没有忧虑和杂念,又何必要下内省观察工夫呢?佛教所说的“反
观内省”,实际上又增加了修行的障碍;天地万物本来一体,又何必等待人
来划一平等呢?庄于所说的“消除物我界限”,等于分割了本来属于一体的
物性。
【注解】
心无其心:第一个“心”字指心的本体,后一个“心”字指一切思考与
忧虑。心无其心是心中没有任何邪念或思虑。
观心:即哲学上所谓的“内观”,也就是自我省察。
庄生:庄子,名周。
剖其同:剖是剖天,万物本为一体,而“齐物一却是分割本来相同的事
物。
【评语】
“拿着苕帚不扫地,深怕扫起心上尘”,这句富于禅机的偈语,是说人
心本来清净,可用扫帚一扫,虽说目的是在扫除尘埃,反倒会把心中的尘土
给扫起来。佛家的“观人”,庄子的“齐吻”,原来都是为了说明心空物一
之理。六祖惠能禅题就曾说:“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
处惹尘埃?”一尘不染,也就是像佛僧应有的四大皆空。以佛理来喻人事是
同样的道理,假如一个人本性善良,就木应邯郸学步,而应从其他方面夹锻
炼自己,保持品性,加强修养。就象一个才涉世的人,有许多纯真的品德,
关键是保持下去,而不是为学习、为修养自己却丢掉本质上好的东西而拣来
世俗的恶习。
一六六、勿待兴尽适可而止
笙歌正浓处,便自指衣长往,羡达人撒手悬崖;更漏已残时,犹然夜行
不休,笑俗士沉身若海。
【译文】
“当歌舞盛宴到最高潮时,就自行整理衣衫毫不留恋地离开,那些胸怀
广阔的人就能在这种紧要处猛回头,真是令人羡慕;夜深入静仍然忙着应酬
的人,已经附人无边痛苦中而不自觉,说来真是可笑。
【注解】
笙:乐器名。
拂衣长往:毫不留恋。
更漏已残:古代计时将一夜分为五更,漏是古代用来计时的仪器,更漏
已残是形容夜已深沉。
夜行不止:此指应酬繁忙。
苦海:据《法华经,寿量品》说:“我见诸众生没在苦海。”
【评语】
做事勿待兴尽。用力勿至极限,适可而止,恰到好处最
为理想。生活上也该如此。“花要半开,酒要半醉”,才能享受到其中
的真正乐趣。反之假如酒喝到烂醉如泥,不但不是享乐反而是受罪,生活中
不可整天酒山肉海,整天忙于交际应酬使自己隐于庸俗,而是要学会控制自
己的欲望以免乐极生悲。
一六七、修行绝尘悟道涉俗
把握未定,宜绝迹尘嚣,使此心不见可欲而本乱,以澄悟吾静体;操持
即坚,又当混迹风尘,使此心见可欲而亦不乱,以养吾圆机。
【译文】
当意志还没有控制把握之时,就应远离物欲环境的诱惑,让自己看不见
物欲就不会心神迷乱,才能领悟到清明纯静的本色;等到意志坚定可以自我
控制时,就要让自己多跟各种环境接触,即使看到物质的诱惑也不会心神迷
乱,借以培养自己成熟质朴的灵性。
【注解】
把握未定:意志不坚,没有自控能力。
澄悟:澄是形容水清而静,澄悟就是静悟。
静体:指寂静之心的本性。
风尘:风起尘扬,喻人世扰壤。
圆机:佛教语,谓因机为圆顿的机根,一念开悟即得佛果的根性。
【评语】
修养自己品德,要有一个良好的处部环境。教育与环境之间,自己的品
德修养与环境之间关系非常重要。尤其是思想没有定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