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最后补偿-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数,所以他费尽心机,搞出了具有种族灭绝威力、专门用于对付黑人的致命毒剂。这使人不禁联想到50多年以前发生在欧洲大地上的悲剧:当年的希特勒不正是鼓吹“雅利安人至上”,采用各种令人发指的手段,残害了数以万计的犹太人冯?作品通过揭露哈克这样的极端分子,给人们敲起警钟,抨击了欧美国家某些人所宣扬的种族歧视和种族仇视的言论。 
  与之相反,作者笔下的罗思是赞成种族和解的。罗思是一名具有犹太人血统的白人,其母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纳粹德国种族大屠杀时幸免一死,但是身体却被彻底折磨垮了。作者为主角安排这样的种族背景本身就暗示了交流和融合,使其具有跨文化的视野,用宽容和理解的态度对待有色人种。最初,罗思在种族问题上是充满矛盾的:一方面,传统的文化教育使他难以彻底摆脱种族歧视的影响,对黑人有诸多成见。他对黑人参政的看法和对黑人得到伤害赔偿金的言论等等都说明了这一点。另一方面,他愿意承认自己的偏见,并且“对此感到羞耻”。这流露在他和杰基的恋爱关系里(两人甚至做爱时都“带着一丝敌对的色彩”),反映在他与兰迪的争论中。他在越南时对.黑人士兵颇为反感,总是抱怨排里的那些黑人干的事情——他们演奏的音乐、他们说的土话、甚至他们取的名字。然而,黑人士兵克劳利之死使他大为震动,由此产生的内疚感在他回国后越来越强烈。罗思炸毁了船上的V…5,这既是对克劳利的一种补偿,也使他“有一点将功赎罪的感觉”。作品通过追溯罗思在种族问题上的转变过程说明,只要平等相待,种族和睦是完全可能的。 
  值得肯定的是,小说作者超越了狭隘的种族观念,做了进一步探索。在作品第11章的结尾,他安排了黑人妇女杰基与罗思进行了发人深省的对话。按照杰基的观点,黑人并非天生就处在社会的下层。在美国,是否受到过良好教育,是否能讲地道的英语,“把黑人分成了两半”。显然,主要的不是种族渊源而是社会制度加剧了种族之间的冲突和矛盾。在罗思那里,读者看到了一种令人鼓舞的前景:黑人的蓝调音乐是帮助他摆脱里梦困境的良方,为他驱赶了心中的痛苦和烦恼,使他恢复平静的心境。“他心里感叹道,布鲁斯音乐的魅力真是神奇。在某些方面,它比毒品还要灵验。”对罗思这样的瘾君子来说,吸毒是缓解心里的压力和焦灼,使自己进入迷幻状态,进而逃避现实的最佳途径。他对黑人音乐的这一番评价或许带有某种象征意义——不同种族的文化具有互补性,黑人文化蕴涵的潜在魅力还远远没有为人们所认识。 
  越战的枪声早已消失,南方之星号上的浓烟也已散尽。《最后的补偿》揭示了当今美国社会中无法调和的种族矛盾,表现了存在于人们心灵上的种种难以名状的创伤。彻底消除它们需要若干代人的积极努力,正如作品开头引用的约翰·弗莱切在《爱心历程》中的一句名言所说:“就医比罹病更加令人痛苦。” 

  
  
序幕



  1968年4周。 
  华盛顿市在燃烧。 
  陆军中校朱巴尔·哈克跨上国会大厦的阶梯,几名头戴钢盔、手握机枪的卫兵向他敬礼。他举手示意。卫兵们惊惶不安,两眼直愣愣地望着国会山北面的熊熊大火。哈克转过头,只见一股股火焰腾空而起,划破了月色笼罩的夜空。 
  这次骚乱的激烈程度大大超出了人们的预料。黑人与军人对垒,与警察对垒,与白人对垒——所有这一切发生在距白宫只有几个街区远的地方。自由世界的中心仿佛是某个遭到围困的拉美共和国的首都。 
  哈克虽然身着世界上最强大的军队的制服,可是却深感无能为力,就像当年古罗马人眼睁睁地看着高卢人一步步逼近首都的城门。 
  这时,有人在身后叫他:“朱巴尔!朱巴尔·哈克,是你吗?”他转过身去,发现了昆特·马伦。 
  “昆特!”哈克问道,“那是你的部队?” 
  “没错,”马伦得意洋洋地说,“是我的第二营。”马伦矮小壮实,两个肩膀支起一颗脑袋,看上去好像没有长脖子。他上过弗吉尼亚军事学院,比哈克早几年毕业。 
  马伦把目光移向哈克的腹部,似乎想发现他缺少了什么东西,随即又把目光转向他的面孔。“我听说了在越南的事情。”他说。哈克转过头去咕哝了一声,可是马伦仍穷追不舍。“他们没让你退役?” 
  哈克勉强地笑了笑,回答说:“估计是因为我太有价值了。” 
  马伦轻蔑地哼了一声。“是有价值。现在在哪个部队?”他打量着哈克的作战服,想找到部队的徽章标志。 
  “我在德特里克堡,那是我永久性服役的地方。” 
  “噢,对,我想起来了。那你怎么又去了越南?” 
  “我是自愿的。” 
  “哦。”马伦听后并不感到意外。每一个职业军官都明白,战斗经验是晋升的先决条件。马伦问道:“那么,你跑到这里来干什么?” 
  “我的直属连奉命来此增援。” 
  马伦把手指向闹市区。“你相信吗?” 
  哈克攥着双拳。“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城里三分之二都是黑人。” 
  马伦又点了点头。“噢,对,你说得对。”他掏出一盒骆驼牌香烟,递一支给哈克。哈克摇了摇头。马伦把烟点燃。“这个星期的事可真多,对吧?先是停止轰炸,接着是约翰逊宣布放弃竞选,然后金又被暗杀了,一件接一件。” 
  “没错。” 
  这时,一名年轻的上尉从指挥所走上前来敬礼。“上校,”他对马伦说,“我们接到了命令。” 
  “去哪儿?”马伦问道。 
  上尉朝亮着火光的方向抬了抬下巴。“巡逻制止抢劫。” 
  “妈的,”马伦诅咒说,“本来还指望他们不需要我们。你看,我们连防暴服都没有!” 
  哈克吼道:“你怕什么?那些平民不会把我们怎样的。”他接着说:“我可不可以跟着去?” 
  马伦与他对视片刻,脸上露出了赞赏的神色,然后对他说:“你知道的,这事看来不好办,除了自卫我们是不能开枪的。” 
  哈克爽快地点了点头。“好吧,要是你有多余的防毒面罩,我去了以后会奉命行事的。我讨厌在这里闲混。” 
  马伦耸了一下肩膀。“你觉得那里好玩就去吧。” 
  第二营的人这时都上了卡车。身高6英尺的哈克跟着马伦上了指挥吉普车,十分吃力地挤进了后座。部队在吉普车的引导下沿着宾夕法尼亚大道行进,然后到达拉斐特广场。白宫的上空烟雾弥漫,华盛顿市国民警卫队的一个连守卫在大门前面。士兵们荷枪实弹,步枪还插上了刺刀。 
  第二营分出一个排以加强白宫的守卫力量,然后掉头返回宾夕法尼亚大道,接着向北进入第7街。他们在那里看见了几部民用车辆。 
  吉普车的仪表板上装有一台半导体收音机。马伦打开开关,转动调谐钮,找到一个播送新闻的电台。 
  “警察局长助理声称,由于警员不足,导致控制不力,昨天下午发生的抢劫波及广泛——” 
  “真是乱弹琴,”马伦骂道,“命令他们不要搅和进来的——” 
  “嘘,”哈克打断了他的话头,“我想听听他说些什么。” 
  “……今天晚上,”播音员接着说,“黑人激进人士斯托克利·卡迈克尔在他的街道指挥部说——”他们听到摆弄录音机的声音,然后是卡迈克尔缓慢而柔和的声音:“回家去拿枪吧!白人来了是要杀死你们的。我不愿看到黑人的鲜血洒在街道上。我已经有了一支枪,你们回家拿上自己的再到这里来吧——” 
  “有消息报道说,”播音员接过了话头,“卡迈克尔先生后来出席了在霍华德大学为金博士举行的追悼会,他随身带着手枪——” 
  哈克低声骂道:“那还用说!” 
  马伦伸出手来猛地关掉收音机,忿忿地说:“我不听这样的废话!” 
  “快看!”有人大声叫道。 
  他们进入了骚乱地带,到处都是建筑物焚烧后留下的废墟。巡逻车队停止前进,伞兵们一个个全都跳下了车。 
  第二营的军官们查阅了现场工作站提供的地图,然后带领士兵们往各处散开。哈克先站在旁边查看,后来和一个排的士兵一起向第7街奔去。 
  他们一行到达弗农山广场的北面,戴上防毒面罩,翻过一道破损了的警方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