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仓鼠劫 作者:常万生-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泉下,金棺葬寒灰! 
  
  一代开国雄主死去了,一个年轻的继承人十八子胡亥坐到了他父亲的御座上,操纵起这个大一统王朝的权柄。李斯、赵高因沙丘之谋有功,被胡亥引为左右臂,李斯仍任左丞相,赵高由中军府令擢升为郎中令。此职为皇帝侍从之长,掌管宫殿掖门户,主郎(廊)内诸宫,故称郎中令,为九卿之一。其他官员大都各任原职,一切照旧。秦王朝在李斯、赵高的操纵下平安地避免了因皇帝驾崩可能带来的动乱,将皇权顺利地转移到二世胡亥手中。但是,此时的秦王朝已是矛盾日深,危机四伏,政治腐败,民怨沸腾,等待着胡亥的是严峻的现实。 
  
  胡亥似乎没有许多忧虑,他把国家大事看得很简单,以为有李斯、赵高在便可平安无事。奸佞赵高见胡亥对他如此信任,便放心大胆地胡作非为起来。他首先想到的是报蒙氏之仇。他捏造了罪名到胡亥那里去状告蒙氏兄弟,胡亥根本不去查实便同意将蒙氏兄弟杀死。胡亥的侄子子婴听说此事,进谏道:〃从前赵王迁杀李牧而用颜聚,齐王建杀其先世忠臣而用后胜,终至亡国。蒙氏兄弟乃秦之重臣良将,陛下却要将他们杀死,臣窃以为不可杀忠臣、用佞臣,否则将使群臣离心,望陛下慎之!〃 
  
  胡亥没有听从子婴的劝谏。因为赵高已先入为主,丞相李斯对此事也模棱两可,未明确表态。   
  蒙毅被杀死了,使者又将一爵毒酒送给了被囚禁在阳周的蒙恬,蒙恬接过毒酒,痛心地说道:〃自从我先人及至子孙,积功绩信任于秦已历三世,我今虽入囹圄,仍可指挥调动手下的三十万大军,其势足可背叛,但为保持一门忠烈,我只有一死了!〃说罢,饮毒酒自尽。 
  
  蒙氏兄弟是秦二世胡亥诛杀功臣的第一批蒙难者,世人皆为之大鸣不平。左丞相李斯没有对这件事进行干预。他仍然信守他的为官要则:只要是无害于己,谁管它血流成河!   

  秦二世胡作非为,赵高助纣为虐,李斯明哲保身,秦王朝的〃三驾马车〃狂奔疾驰,急速地临近毁灭的深渊。          
  第十四章 〃督责之术〃   
  一   
  李斯丞相府前的空地热闹起来,大门口张灯结彩,鼓乐喧天,人来人往;庭院内宾客如云,熙熙攘攘,笑语声喧。每个人的脸上都挂着喜庆的微笑,每一间厅堂都洋溢着欢乐的气氛。李斯身着一身崭新的常服,频频与来客拱手施礼,笑容可掬,冯夫人打扮得雍容华贵,仿佛年轻了许多。莹女、福儿及李斯的女儿们更是花枝招展,光彩照人。她们随同冯夫人彬彬有礼地迎接着各位女宾。李斯的儿子则紧随在李斯的身后,李斯一一向客人们介绍,得意之情,溢于言表。 
  
  丞相府的厨间是另一种景象:庖厨们宰猪屠狗,烹炒煎炸,一片繁忙。被屠宰的猪狗都是按照选幼不选壮、选壮不选老的原则精心挑选的。狗是豢养一年以内的小狗,猪是出生两个月至半年间的幼猪。此外还有鸡、羊及各种鱼类、水产、野味等等,一应俱全。庖厨们事先都有明确分工,各司其责,忙而不乱。有人专管屠宰清洗,有人专管在灶上烹饪。烹饪者也各司其职。有的把褪掉毛的肉拌上姜椒盐豉,用竹签穿成串在火上烧烤;有的将切好的肉放在釜中煎、熬;有的以娴熟的刀工将生肉切成薄片作脍;有的则花色翻新,调料各异地制作各种肉羹。他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拿手好戏,每个人都在进行着绝妙的表演,以便烹制出最具特色的菜肴,献给前来府上的高朋佳宾。 
  
  今天的李丞相府确实称得上是贵客盈门。满朝文武官员几乎来了一大半,简直像一次大朝会,咸阳城中的名流豪富更是倾巢出动,携妻带妾,鱼贯而入。此外,还有前来助兴的乐工倡优、百戏杂耍,皆为城中高手。难怪有人说,今天的宴会是天下第一家宴。李丞相论官职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摆家宴也是气派非凡,仅次于皇家。 
  
  这次家宴的主角是李斯的长子三川郡守李由。日前,他刚刚从三川郡请假回来,李斯大摆家宴一方面是为儿子接风,另一方面是想显示一下他李家父子的地位和威风。父亲在朝为相,儿子在外为将,这难道还不应好好张扬一番吗? 
  
  李由是三年前到三川郡这个军事重地任郡守的。此郡与京师咸阳所在的内史郡毗邻,西部郡界有重要关隘函谷关,东部有荥阳、阳武等重要城邑,治所在洛阳。李由出任三川郡守自然与他是权相之子有关,但李由的个人才干也并非平庸,赴任之后,尚能称职,此次返回咸阳是来向朝廷述职的,同时也顺便探望一下父母家人。 
  
  盛宴在午时初刻开始了。各种菜肴陈列满案,山珍海味应有尽有,衣着艳丽的婢女们排着队端菜敬酒,一枝花似的福儿率领众舞伎在厅堂中翩翩起舞,使宴会一开始便沉浸在喜庆、华贵、热烈的氛围中。 
  
  今天,李斯的情绪非常好。他举起爵杯对客人们说:〃我李斯原本不过是上蔡布衣,出身微贱,圣明的皇帝不以我才能低下而弃之,将我拔擢为相,信任有加,此实三生有幸,福星高照。让我们首先举杯,为圣明的皇帝干杯!〃 
  
  〃吾皇万岁!〃众人将爵杯举过头顶,异口同声地高呼。   
  上卿姚贾也在宾客之中,待众人连饮三杯之后,他起身提议道:〃李丞相乃国之栋梁,曾助先皇帝完成统一大业,继而又明法令、安黔首、定一尊,使国家兴旺富强,可谓功高天下,誉满国中,让我等为丞相同干一杯如何?〃 
  
  众人齐声说好,宴会上顿时又掀起高潮。   
  接着,李由又向众人敬酒。他十分客气地感谢客人们光临,亲切地送上一个个美好的祝愿,客人们则争夸李由年轻有为,前途无量。宾主之间频频敬酒,互致问候,谈笑风生,开杯畅饮,直到将近傍晚才散席撤宴。 
    
  今天,李斯喝了很多酒,已有几分醉意。冯氏、莹女埋怨他不该喝得这么多,体贴备至地让婢女搀扶他到房中歇息,冯氏还令人烧了一陶碗醒酒酸鱼羹,给李斯解酒。李斯连说他没醉,清醒得很,让家人不必担忧。还说,他有生以来从未这样高兴过。他让家人各自歇息去,只留李由在房中,说是有事要对他讲。李由坐在父亲榻前,恭敬地等待着父亲的教示。 
  
  李斯问:〃今日盛宴,我儿有何感慨?〃   
  李由道:〃客云’天下第一家宴’并非言过其实,能够请到这样多的朝官豪富足见父亲威望之高。儿幸赖父亲庇荫,方有今日,自当克己上进,不辱门楣!〃   
  李斯望着他的爱子,微微一笑。稍顷,李斯问道:〃我儿可知’物禁大盛’否?〃   
  李由莫名其妙,不知如何作答。   
  李斯道:〃此乃荀师之言。当年你父在兰陵皋岩山舍听荀师讲学,荀师曾以此言教之。那时尚不在意,以为人生既然都是为了求得富贵,岂不是官不厌高、权不厌大、家不厌富吗?今日酒宴之上为父方觉荀师之教乃至理名言,足见圣贤之言并非一时能够领悟!〃 
  
  李由不解地问:〃父亲为何有此感叹?〃   
  李斯道:〃我儿涉世尚浅,有所不知也。富贵权势确实不可太过分,物极必反,盛极则衰,实应慎之戒之!〃   
  〃父亲是说,我李家如今贵盛,有人心存嫉恨?〃   
  李斯没有直接回答儿子的提问,只是说:〃趋炎附势乃人之天性。闾里有言:穷在街前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设使我家一朝衰微,大概就要门庭冷落车马稀了!〃   
  〃父亲千万不要这样说,我李家现在不是蒸蒸日上、红红火火吗?〃   
  〃此言不差。〃李斯道,〃但安不忘危,盛不忘衰,方可长保富贵。我儿既为郡守,当知官场之险恶,处处应小心行事。为官之要在于奉上驭下,奉上以阿顺为本,不可逞一己之才,违迕上意;驭下要恩威并用,亲近知己以为力助。遇事要三思而行,权衡利弊,务求周全,既要无妨于上,又要无害于己,如此方能左右逢源,立于不败之地。此乃为父半生为官心得,吾儿切切牢记之。〃 
  
  李由还是头一次听父亲讲述这些为官之道。他有些惊奇:难道父亲几十年来的仕途就是这样走过来的吗?若当官的都像父亲说的这样,岂不成了唯唯诺诺、唯利是图、只想保官、不辨是非的庸官?可又一想,父亲这番〃酒后真言〃或许真有些道理,值得认真记取。于是便连连点头应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