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朋友。这种亦师亦友的关系持续了二十多年,尽管由于地域相隔,近些年音问稀了。因此,最近读到黄教授新出版的散文集《我的“三角地”》,就倍感亲切,一口气读完,又觉受到深刻的启迪。
初读《我的“三角地”》,很有读张中行《红楼点滴一~五》的感觉。都是北大学人谈北大,谈北大的“道统”、“学统”,谈那些大师级的北大教师,谈北大的学习生活、衣食住行,但因所谈所忆的时代不同,其主题与内容,也就呈现出明显不同的特色。就说这谈老师,张先生的老师是蔡元培、刘师培、陈独秀、辜鸿铭、胡适,还有顾颉刚、钱玄同、林公铎等,黄教授的老师是杨晦、蔡仪、游国恩、林庚、吴组缃、吴小如、季镇淮、王瑶、川岛、高名凯、周祖谟、朱德熙、魏建功、王力、袁家骅、周扬……用林庚先生的话说,张先生的师辈是“读书”的人,黄教授的师辈是“翻书”的人,而到了黄教授一辈也就是“摸书”的人(见《我的“三角地”》之《读书·翻书·摸书》);再说学习生活与衣食住行,张先生说的是上个世纪三十年代老北大红楼的生活,是沙滩的住,沙滩的吃,而黄教授他们入学时赶上了大跃进的年代,虽然因为“院系调整”,北大中文系集中了原北大、清华、燕京三校的学界耆宿,可谓盛极一时,但因政治的冲击,学生们“实际上所得不多,十分可惜”;他们也搞过大批判,也炼过钢,也编过“红色文学史”。尽管有这些不同,但在坚持北大“兼容并包”、“民主与科学”的传统上,在注重怀疑与实证、求真求实的治学精神上,张先生和黄教授的文章,以及许多北大人谈北大的文章,可以说是薪尽火传,一脉相承的。看过黄教授那些谈老师的文章,就可以领悟到北大传统是怎样口耳相授,怎样师承的。在《终身不忘,唯此一言》等文章中,黄教授描述了杨晦、林庚、蔡仪、王瑶、周扬等老师怎样通过一些生动的例子传道授业,学生们记住的往往不是老师讲的长篇大论,而是那些吉光片羽的一言、一瞬以及从中体现的学业精神、治学方法以及人格魅力,正是这些使学生终身受益。听金开诚转述吴组缃师讲“爱姑的脚”,使青年教师黄修已有了“茅塞顿开”般的顿悟,从而发现文学研究方法的一片天地,以至后来开辟现代文学方法论的先河。在《这样的故事还要再讲》中,黄教授讲了季镇淮师和“杨君”怎样坚持学术标准,不给人情分的感人故事,以此与当下的学界腐败之风形成鲜明对照。
然而读黄教授的文章,还是有一种沉重之感。与张中行那一代北大人和“文革”结束后入学的北大人不同的是,黄教授的文章虽也有作为北大人的自豪与自傲,但同时有一种遗憾、无奈与自嘲。应当说这完全是拜时代所赐。
近读华东师大历史系教授许纪霖的文章,他把二十世纪中国知识分子分为六代,1949年以前三代,即前五四一代,五四一代,后五四一代;1949年以后也是三代,即前“文革”一代(或者叫十七年一代),“文革”一代(也叫“知青一代”),后“文革”一代。按这种划分,黄教授他们属于十七年一代。许教授把这一代叫做“无根的一代”,说他们“受到那个时候各种各样的政治运动影响,强调要和过去的资产阶级学术权威,资产阶级的知识体制划清界线。”“他们力图要做的就是力图在马克思主义框架里面来做些研究,建立一套马克思主义的学术规范。”因此,“有些人比较僵化”。读《八十年代访谈录》中陈平原的文章,他提出了一个“隔代遗传”的概念:“八十年代的我们,借助于七八十岁的老先生,跳过了五六十年代,直接继承了三十年代的学术传统。”也就是说,“知青”的一代,隔过自己的父辈,直接与爷爷辈接上了关系。正因为学界有这些看法、这些估计,才有黄教授在本书中的一组文章《生于战乱,长于动乱》《自言自语说自己》《没有的一代》,以直面现实的勇气,对他们这一代的心路历程进行了一番回顾和梳理。
应当说黄教授对自己身处这一代的评估,是相当客观和清醒的。这一代的处境,是“生于战乱,长于动乱”,学养上,是“先天不足,后天失调”,用“运交华盖”来形容也不为过。因而黄教授痛心地自嘲:“我们这一代,虽说也很优秀,是历史为新中国准备好的良材,只可惜缺少历史机遇。这已成了永远的遗憾。”“怎么概括这一代呢?‘豪情满怀’的一代固然不妥,‘承前启后’的一代,也不合实际。想来想去,想出了‘没有的一代’来”。
然而,整整一代人的青春热血,整整一代人的理想(乃至学术)追求啊,难道说没有就没有了吗?这一代果真是“没有”、是空白吗?显然不符合实际,也是令黄教授们心有不甘的。别的我不敢说,就说黄教授他们这“北大中文系55级”吧,有多少“良材”就出自这一级啊!他们中后来从事学术领导工作的,有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所长张炯,北大中文系主任费振刚;研究古代文学的专家,有张少康、陈铁民、李汉秋、王水照、谭家健;现当代文学研究专家,有黄修己、谢冕、孙绍振、孙玉石;还有语言学家陆俭明、鲁国尧;有转行搞民国史而大有所获的杨天石,有做编辑成绩斐然的刘彦成、陈丹晨、吴泰昌;也有搞创作而享誉文坛的孙幼军、温小钰……一个年级呈现出如此整齐、如此眩目的人才结构,据说北大中文系从建国至今,还没有一个年级能够在总体的专业水平和成就上超越55级的。有人把这概括为“55级现象”。试想中国当代文学界、学术界,没有北大中文系55级会怎么样?如此说来,我们还能说这一代是“没有”的,是应当被隔过去的吗?
当然也许有人会说,北大中文系55级是个特例。在整整一代的苍白中,他们显示出了一枝独秀的辉煌。这也许有道理,对这个问题我没有研究。但毕竟是有这么个“55级现象”,它确实是从那个特定的年代生长起来的。而且我相信,它虽特殊,也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代表着这一代独有的某种精神风貌。虽然由于历史的原因,这种精神风貌并不被人看重,但现实和历史将会证明它的价值,尤其是在社会越来越功利、学术越来越失范的今天。
要解读“55级现象”,最好还是去看黄教授的《我的“三角地”》。作者既坦然承认这一代的不足,也实事求是地分析了这一代的优长。他们进校于建国之初,“身上有一股‘开国气象’,一个国家新生之际那种兴奋和蓬勃进取的干劲,大家都有一种献身精神,从入了大学的第一天起,就认定要以我血荐学术”。他们幸运地直接受业于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成长的那一代学人,不幸的是很快就被政治裹胁着去搞大跃进式的集体科研,去编什么“红色文学史”。然而我们看到,这批青年精英,即使在那样的政治条件下也没有完全丧失独立思考,没有割断自己与上一代学者的血脉联系。他们编了不足取的“红色文学史”,但很快就在老师的启发下修正错误,对备受吹捧的“科研成果”大动手术,实现了一次大幅、快速的自我超越;还要再接再厉,继续贡献了《中国小说史稿》《近代诗选》《汉语成语小词典》等学术上有影响的作品。就是在大炼钢铁的举国狂热中,在“十年动乱”的文化荒芜中,他们也没有放弃读书,没有泯灭对学术工作的崇高感、神圣感。黄教授在“文革”中,有“三个馆员陪他一个读者的故事”,这就使他能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能以一人之力编出现代文学史,接续间断了二三十年的个人编史的传统。说他们“思想不解放”、“僵化”吗?可就是他们,以极大的勇气,在“文革”中批判“文革”,留下了专制年代知识分子独立人格的见证(《一场没有胜方的辩论》)。谈到这一代人的精神风貌,黄教授做了这样的概括:“我们不但见过‘文革’之类的大动乱、大灾难,也见过新中国如初升旭日的光辉灿烂;不但见到腐败和腐烂,也见到廉洁和公正。所以,我们能用比较全面的眼光审视历史,对历史怀有‘温情与敬意’”。这段概括相当精辟、准确,不禁使人想到王蒙。王蒙也是“十七年一代”的一位杰出代表,他的早期小说就充满这种“开国气象”,对历史在批判的同时,也怀有“温情与敬意”。我们看到与上一代对时代的“隔”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