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之类,皆当思其作为如何乃有益。”
子曰 :“以不教民战,是谓弃之。”以,用也。言用不教
之民以战,必有败亡之祸,是弃其民也。
… 14…
论语集注 ·112·
宪问第十四凡四十七章
胡氏曰 :“此篇疑原宪所记。”
宪问耻。子曰 :“邦有道,谷;邦无道,谷,耻也。”宪,
原思名。谷,禄也。邦有道不能有为,邦无道不能独善,而但
知食禄,皆可耻也。宪之狷介,其于邦无道谷之可耻,固知之
矣;至于邦有道谷之可耻,则未必知也。故夫子因其问而幷言
之,以广其志,使知所以自勉,而进于有为也。
“克、伐、怨、欲不行焉,可以为仁矣?”此亦原宪以其
所能而问也。克,好胜。伐,自矜。怨,忿恨。欲,贪欲。子
曰:“可以为难矣,仁则吾不知也。”有是四者而能制之,使
不得行,可谓难矣。仁则天理浑然,自无四者之累,不行不足
以言之也。程子曰:“人而无克、伐、怨、欲,惟仁者能之。
有之而能制其情使不行,斯亦难能也。谓之仁则未也。此圣人
开示之深,惜乎宪之不能再问也。”或曰:“ 四者不行,固不
得为仁矣。然亦岂非所谓克己之事,求仁之方乎?”曰 :“克
去己私以复乎礼,则私欲不留,而天理之本然者得矣。若但制
而不行,则是未有拔去病根之意,而容其潜藏隐伏于胸中也。
岂克己求仁之谓哉?学者察于二者之间,则其所以求仁之功,
益亲切而无渗漏矣。”
子曰 :“士而怀居,不足以为士矣。”居,谓意所便安处
也。
子曰 :“邦有道,危言危行;邦无道,危行言孙。”行、
孙,并去声。危,高峻也。孙,卑顺也。尹氏曰 :“君子之持
身不可变也,至于言则有时而不敢尽,以避祸也。然则为国者
使士言孙,岂不殆哉?”
子曰 :“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仁者必有勇,
… 15…
论语集注 ·113·
勇者不必有仁。”有德者,和顺积中,英华发外 。能言者,或
便佞口给而已。仁者,心无私累,见义必为。勇者,或血气之
强而已。尹氏曰“有德者必有言,徒能言者未必有德也。仁者
志必勇,徒能勇者未必有仁也。”
南宫适问于孔子曰 :“羿善射,奡荡舟,俱不得其死然;
禹稷躬稼,而有天下。”夫子不答,南宫适出。子曰:“君子
哉若人!尚德哉若人!”适,古活反。羿,音诣。奡,五报反。
荡,土浪反。南宫适,即南容也。羿,有穷之君,善射,灭夏
后相而篡其位。其臣寒浞又杀羿而代之。奡,春秋传作“浇”,
浞之子也,力能陆地行舟,后为夏后少康所诛。禹平水土暨稷
播种,身亲稼穑之事。禹受舜禅而有天下,稷之后至周武王亦
有天下。适之意盖以羿奡比当世之有权力者,而以禹稷比孔子
也。故孔子不答。然适之言如此,可谓君子之人,而有尚德之
心矣,不可以不与。故俟其出而赞美之。
子曰:“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未有小人而仁者也。”夫,
音扶。谢氏曰 :“君子志于仁矣,然毫忽之间,心不在焉,则
未免为不仁也。”
子曰 :“爱之,能勿劳乎?忠焉,能勿诲乎?”苏氏曰:
“爱而勿劳,禽犊之爱也;忠而勿诲,妇寺之忠也。爱而知劳
之,则其为爱也深矣;忠而知诲之,则其为忠也大矣。”
子曰 :“为命:裨谌草创之,世叔讨论之,行人子羽修饰
之,东里子产润色之。”裨,婢之反。谌,时林反 。裨谌以下
四人,皆郑大夫。草,略也。创,造也,谓造为草?也。世叔,
游吉也,春秋传作子太叔。讨,寻究也。论,讲议也。行人,
掌使之官。子羽,公孙挥也。修饰,谓增损之。东里地名,子
产所居也。润色,谓加以文采也。郑国之为辞命,必更此四贤
之手而成,详审精密,各尽所长。是以应对诸侯,鲜有败事。
… 16…
论语集注 ·114·
孔子言此,盖善之也。
或问子产。子曰 :“惠人也。”子产之政,不专于宽,然
其心则一以爱人为主。故孔子以为惠人,盖举其重而言也问子
西。曰 :“彼哉!彼哉!”子西,楚公子申,能逊楚国,立昭
王,而改纪其政,亦贤大夫也。然不能革其僭王之号。昭王欲
用孔子,又沮止之。其后卒召白公以致祸乱,则其为人可知矣。
彼哉者,外之之辞。问管仲。曰 :“人也。夺伯氏骈邑三百,
饭疏食,没齿无怨言。”人也,犹言此人也 。伯氏,齐大夫。
骈邑,地名。齿,年也。盖桓公夺伯氏之邑以与管仲,伯氏自
知己罪,而心服管仲之功,故穷约以终身而无怨言。荀卿所谓
“与之书社三百 ,而富人莫之敢拒”者,即此事也。或问:
“管仲子产孰优?”曰:“管仲之德,不胜其才。子产之才,
不胜其德。然于圣人之学,则概乎其未有闻也。”
子曰 :“贫而无怨难,富而无骄易。”易,去声。处贫难,
处富易,人之常情。然人当勉其难,而不可忽其易也。
子曰 :“孟公绰为赵魏老则优,不可以为滕薛大夫。”公
绰,鲁大夫。赵魏,晋卿之家。老,家臣之长。大家势重,而
无诸侯之事;家老望尊,而无官守之责。优,有余也。滕薛,
二国名。大夫,任国政者。滕薛国小政繁,大夫位高责重。然
则公绰盖廉静寡欲,而短于才者也。胡氏①曰 :“知之弗豫,
枉其才而用之,则为弃人矣。此君子所以患不知人也。言此,
则孔子之用人可知矣。”
①“胡氏 ”,清仿宋大字本作“杨氏 ”。
子路问成人。子曰 :“若臧武仲之知,公绰之不欲,卞庄
子之勇,冉求之艺,文之以礼乐,亦可以为成人矣 。”知,去
声。成人,犹言全人。武仲,鲁大夫,名纥。庄子,鲁卞邑大
夫。言兼此四子之长,则知足以穷理,廉足以养心,勇足以力
… 17…
论语集注 ·115·
行,艺足以泛应,而又节之以礼,和之以乐,使德成于内,而
文见乎外。则材全德备,浑然不见一善成名之迹;中正和乐,
粹然无复偏倚驳杂之蔽,而其为人也亦成矣。然亦之为言,非
其至者,盖就子路之所可及而语之也。若论其至,则非圣人之
尽人道,不足以语此曰 :“今之成人者何必然?见利思义,见
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 。”复加“曰”
字者,既答而复言也。授命,言不爱其生,持以与人也。久要,
旧约也。平生,平日也。有是忠信之实,则虽其才知礼乐有所
未备,亦可以为成人之次也。程子曰 :“知之明,信之笃,行
之果,天下之达德也。若孔子所谓成人,亦不出此三者。武仲,
知也;公绰,仁也;卞庄子,勇也;冉求,艺也。须是合此四
人之能,文之以礼乐,亦可以为成人矣。然而论其大成,则不
止于此。若今之成人,有忠信而不及于礼乐,则又其次者也。”
又曰 :“臧武仲之知,非正也。若文之以礼乐,则无不正矣。”
又曰 :“语成人之名,非圣人孰能之?孟子曰:‘惟圣人然后
可以践形。’如此方可以称成人之名。”胡氏曰“今之成人以下,
乃子路之言。盖不复闻斯行之之勇,而有终身诵之之固矣。未
详是否?”
子问公叔文子于公明贾曰 :“信乎夫子不言、不笑、不取
乎?”公叔文子,卫大夫公孙拔也。公明姓,贾名,亦卫人。
文子为人,其详不可知,然必廉静之士,故当时以三者称之。
公明贾对曰 :“以告者过也。夫子时然后言,人不厌其言;乐
然后笑,人不厌其笑;义然后取 ,人不厌其取。”子曰:“其
然,岂其然乎?”厌者,苦其多而恶之之辞。事适其可,则人
不厌,而不觉其有是矣。是以称之或过,而以为不言、不笑、
不取也。然此言也,非礼义充溢于中,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