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论语集注(朱熹)-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欲。”谢氏曰:“刚与欲正相反。能胜物之谓刚 ,故常伸于万 
物之上;为物揜之谓欲,故常屈于万物之下。自古有志者少, 
无志者多,宜夫子之未见也。枨之欲不可知,其为人得非悻悻 
 自好者乎?故或者疑以为刚,然不知此其所以为欲尔。” 
      子贡曰 :“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子 
曰:“赐也,非尔所及也。”子贡言我所不欲人加于我之事, 
我亦不欲以此加之于人。此仁者之事,不待勉强,故夫子以为 
非子贡所及。程子曰 :“我不欲人之加诸我,吾亦欲无加诸人, 

… 页面 41…

论语集注                                                              ·39· 

仁也;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恕也。恕则子贡或能勉之, 
仁则非所及矣。”愚谓无者自然而然,勿者禁止之谓,此所以 
为仁恕之别。 
      子贡曰 :“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夫子之言性与天道, 
不可得而闻也。”文章,德之见乎外者,威仪文辞皆是也 。性 
者,人所受之天理;天道者,天理自然之本体,其实一理也。 
言夫子之文章,日见乎外,固学者所共闻;至于性与天道,则 
夫子罕言之,而学者有不得闻者。盖圣门教不躐等,子贡至是 
始得闻之,而叹其美也。程子曰 :“此子贡闻夫子之至论而叹 
美之言也。” 
      子路有闻,未之能行,唯恐有闻。前所闻者既未及行,故 
恐复有所闻而行之不给也。范氏曰 :“子路闻善,勇于必行, 
门人自以为弗及也,故着之。若子路,可谓能用其勇矣。”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 
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好,去声。孔文子 ,卫大夫,名 
圉。凡人性敏者多不好学,位高者多耻下问。故谥法有以“勤 
学好问”为文者,盖亦人所难也。孔圉得谥为文,以此而已。 
苏氏曰 :“孔文子使太叔疾出其妻而妻之。疾通于初妻之娣, 
文子怒,将攻之。访于仲尼,仲尼不对,命驾而行。疾奔宋, 
文子使疾弟遗室孔姞。其为人如此而谥曰文,此子贡之所以疑 
而问也。孔子不没其善,言能如此,亦足以为文矣,非经天纬 
地之文也。” 
      子谓子产,“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 
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 。”子产,郑大夫公孙侨。恭,谦逊 
也。敬,谨恪也。惠,爱利也。使民义,如都鄙有章、上下有 
服、田有封洫、庐井有伍之类。吴氏曰 :“数其事而责之者, 
其所善者多也,臧文仲不仁者三、不知者三是也。数其事而称 

… 页面 42…

论语集注                                                                ·40· 

之者,犹有所未至也,子产有君子之道四焉是也。今或以一言 
盖一人、一事盖一时,皆非也。” 
      子曰:“晏平仲善与人交,久而敬之。”晏平仲,齐大夫, 
名婴。程子曰 :“人交久则敬衰,久而能敬,所以为善。” 
      子曰 :“臧文仲居蔡,山节藻梲,何如其知也?”梲,章 
悦反。知,去声。臧文仲,鲁大夫臧孙氏,名辰。居,犹藏也。 
蔡,大龟也。节,柱头斗栱也。藻,水草名。梲,梁上短柱也。 
盖为藏龟之室,而刻山于节、画藻于梲也。当时以文仲为知, 
孔子言其不务民义,而谄渎鬼神如此,安得为知?春秋传所谓 
作虚器,即此事也。张子曰 :“山节藻梲为藏龟之室,祀爰居 
之义,同归于不知宜矣。” 
      子张问曰 :“令尹子文三仕为令尹,无喜色;三已之,无 
愠色。旧令尹之政,必以告新令尹。何如?”子曰:“忠矣。” 
曰:“仁矣乎?”曰:“未知,焉得仁?”知,如字。焉,于 
虔反。令尹,官名,楚上卿执政者也。子文,姓斗,名谷于菟。 
其为人也,喜怒不形,物我无闲,知有其国而不知有其身,其 
忠盛矣 ,故子张疑其仁 。然其所以三仕三已而告新令尹者, 
未知其皆出于天理而无人欲之私也,是以夫子但许其忠,而未 
许其仁也。“崔子弒齐君,陈文子有马十乘,弃而违之。至于 
他邦,则曰:‘犹吾大夫崔子也 。’违之。之一邦,则又曰: 
  ‘犹吾大夫崔子也 。’违之。何如?”子曰:“清矣。”曰: 
 “仁矣乎?”曰:“未知。焉得仁?”乘,去声。崔子,齐大 
夫,名杼。齐君,庄公,名光。陈文子,亦齐大夫,名须无。 
十乘,四十匹也。违,去也。文子洁身去乱,可谓清矣,然未 
知其心果见义理之当然,而能脱然无所累乎?抑不得已于利害 
之私,而犹未免于怨悔也。故夫子特许其清,而不许其仁。愚 
闻之师曰:“当理而无私心,则仁矣。今以是而观二子之事, 

… 页面 43…

论语集注                                                                ·41· 

虽其制行之高若不可及,然皆未有以见其必当于理,而真无私 
心也。子张未识仁体,而悦于苟难,遂以小者信其大者,夫子 
之不许也宜哉。”读者于此,更以上章“不知其仁”、后篇“仁 
吾不知”之语幷与三仁夷齐之事观之,则彼此交尽,而仁之为 
义可识矣。今以他书考之,子文之相楚,所谋者无非僭王猾夏 
之事。文子之仕齐,既失正君讨贼之义,又不数岁而复反于齐 
焉,则其不仁亦可见矣。 
      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 :“再,斯可矣。”三, 
去声。季文子,鲁大夫,名行父。每事必三思而后行,若使晋 
而求遭丧之礼以行,亦其一事也。斯,语辞。程子曰 :“为恶 
之人,未尝知有思,有思则为善矣。然至于再则已审,三则私 
意起而反惑矣,故夫子讥之。”愚按:季文子虑事如此,可谓 
详审,而宜无过举矣。而宣公篡立,文子乃不能讨,反为之使 
齐而纳赂焉,岂非程子所谓私意起而反惑之验欤?是以君子务 
穷理而贵果断,不徒多思之为尚。 
      子曰 :“宁武子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其知可及也, 
其愚不可及也。”知,去声。○宁武子,卫大夫,名俞 。按春 
秋传,武子仕卫,当文公、成公之时。文公有道,而武子无事 
可见,此其知之可及也。成公无道,至于失国,而武子周旋其 
闲,尽心竭力,不避艰险。凡其所处,皆智巧之士所深避而不 
肯为者,而能卒保其身以济其君,此其愚之不可及也。程子曰: 
 “邦无道能沈晦以免患,故曰不可及也。亦有不当愚者,比干 
是也。” 
      子在陈曰 :“归与!归与!吾党之小子狂简,斐然成章, 
不知所以裁之 。”与,平声。斐,音匪。此孔子周流四方,道 
不行而思归之叹也。吾党小子,指门人之在鲁者。狂简,志大 
而略于事也。斐,文貌。成章,言其文理成就,有可观者。裁, 

… 页面 44…

论语集注                                                              ·42· 

割正也。夫子初心,欲行其道于天下,至是而知其终不用也。 
于是始欲成就后学,以传道于来世。又不得中行之士而思其次, 
以为狂士志意高远,犹或可与进于道也。但恐其过中失正,而 
或陷于异端耳,故欲归而裁之也。 
      子曰:“伯夷、叔齐不念旧恶,怨是用希。”伯夷、叔齐, 
孤竹君之二子。孟子称其“不立于恶人之朝,不与恶人言。与 
乡人立,其冠不正,望望然去之,若将浼焉 。”其介如此,宜 
若无所容矣,然其所恶之人,能改即止,故人亦不甚怨之也。 
○程子曰:“不念旧恶,此清者之量。”又曰:“二子之心, 
非夫子孰能知之?” 
      子曰 :“孰谓微生高直?或乞醯焉,乞诸其邻而与之。” 
醯,呼西反。微生姓,高名,鲁人,素有直名者。醯,醋也。 
人来乞时,其家无有,故乞诸邻家以与之。夫子言此,讥其曲 
意殉物,掠美市恩,不得为直也。程子曰 :“微生高所枉虽小, 
害直为大。”范氏曰“是曰是、非曰非、有谓有、无谓无,曰 
直。圣人观人于其一介之取予,而千驷万钟从可知焉。故以微 
事断之,所以教人不可不谨也。” 
      子曰 :“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匿 
怨而友其人,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