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高贵的情操,甚至自己的性命,李泌不但是一位奇士,更是中国历史上一位有最高智慧、最高尊严的知识份子,可与西汉王朝的张良媲美。
论张巡
李亨登丹凤楼,宣佈大赦,只安禄山叛变的同党,跟李林甫(参考七五二年十一月)、王银(参考七五二年四月)、杨国忠(参考七五六年六月)的子孙,不在赦免之列。许远、张巡都追加赠官,他们的子孙和其他阵亡将士的家族,全部免除田赋、劳役两年。有些关心国事的知识份子,置疑张巡坚守睢阳郡(河南省商丘市),不肯投降,最后竟然成了吞食活人的局面,为什么不早日撤退,保全人民的生命?张巡的朋友李翰特别为他撰写一篇传记,奏报皇帝,指出:「张巡以少数抵抗多数,以弱小抵抗强大,保护江淮(华东地区)安全,等待陛下大军,想不到大军抵达时,张巡已经殉职,他的功劳太大。可是有些舆论却认为吃人是一种罪恶,坚守睢阳郡(河南省商丘市)是一种错误。对国家有功的行为没有人提,而受争议的行为,却被宣扬;紧记他的瑕疵,抹杀他的贡献,我深感痛心。张巡所以坚守不屈,只为了等待政府军的援救,援救不来而粮食吃完,粮食吃完於是进一步吃人,实在违背他的平生志愿。假设张巡开始守城时,就有心吃人,存心屠杀数百人来救天下苍生,我认为他的功过仍可以相等;何况,吃人不是张巡的本意!而今,张巡死在大难之中,没有看到国家昇平,再高的荣耀和官职爵位,对他而言,都没有意义,有意义的只剩下美好的名声。如果不立即记录,时间久远,事迹可能遗忘,不能流传。让张巡无论生前或死后,都不逢时,实在可悲。我斗胆的撰写张巡传一卷呈上,请求交付国史馆官员。」议论才告平息。
张巡守卫睢阳(河南省商丘市)引起的争议,千年以来,始终不息。但李翰的主题:「损失数百人,而保全天下。」却是一项诈欺,这种诈欺所造成的伤害,足以把一个正常人变成疯狗。孟轲曾说:「杀一无辜而得天下,不为。」这种道德勇气,是政治领袖最高贵的品质。如果有人愿为国而死,那是他个人尽责的诚实行为,但绝不可以慷他人之慨,强迫别人也以身相殉。更不可以杀战友,尤其不可杀妇女儿童;用战友和妇女儿童的血去展示自己的忠贞,是禽兽行径,爱国不过藉口,那不是职务责任。
美国和墨西哥战争时,大卫克拉克先生,曾经死守阿拉姆城,但他先疏散没有战斗力的老弱妇孺,然后徵求「与城共存亡」的志愿军,经过一场惨烈的攻守战,全城被屠,跟睢阳之围的故事,中国家喻户晓一样,阿拉姆之围的故事,美国也家喻户晓。然而,阿拉姆之围,可歌可泣,睢阳之围,我们没有歌,只有泣,那是已瘦成一把骨头的女人和孩子们,被暴官们宰杀时痛彻骨髓的哀泣。中国人没有生命的尊严,在恶君凶臣、强盗匪徒眼中,一文不值;就是在所谓圣君贤相、忠臣义士,以及高级知识份子眼中,也不过是使他成功的一种手段。每一思及,悲愤交集。
割据开始
平卢战区(总部设营州【辽宁省朝阳市】)司令官(节度使)王玄志逝世。李亨派宦官前往慰问安抚将士,并在军中遴选继任人,准备把印信符节交给他。
高句丽(朝鲜半岛)人李怀玉,担任初级军官(裨将),诛杀王玄志的儿子,推荐侯希逸当平卢军(辽宁省朝阳市)基地司令(军使)。侯希逸的娘亲,是李怀玉的姑妈,所以李怀玉拥护他(二人是表兄弟)。唐政府遂任命侯希逸当副司令官(节度副使)。战区司令官(节度使)由军中将领士卒自己遴选拥护,自此开始。
千言万语一句话:「军必须有军纪,国必须有国法。」可是司马光却硬是把它跟「礼」拉上关系,而且扯了那么一大堆。儒家系统一直弄不清「礼」跟「法」的分别,甚至还认为「礼」还包括了「法」,实在恍惚得可以。
李隆基
七六二年,太上皇李隆基在神龙殿逝世,年七十八岁(杨玉环若在,本年四十四岁)。把屍体放到太极殿。李亨因仍卧病在床,只能在寝殿哭泣,文武百官则到太极殿哭泣,蛮族官员劈面割耳哀悼的有四百余人。
中国历史上有些政治领袖,给人的第一印象,绝对不像一位暴君,甚至因为层出不穷的小聪明,还觉得他颇有点可取之处。然而,如果剥下五彩缤纷的外衣,就会看到他满身的罪恶,远超过那些恶名昭彰,被人诟骂千载的流氓恶棍,李隆基就是一个标本。
在文学作品的渲染下,人们很容易认定李隆基是一个戏剧界祖师爷、和爱一个美貌少妇爱得发疯的情圣,而这些恰恰就是五彩缤纷的外衣。当我们评论一个船长的优劣功过时,不能只看他会不会唱歌、或曾不曾为一个女子割腕?而应看他有没有使巨轮平安航行,有没有把巨轮撞到使乘客死亡的礁石上。
七五五年,安禄山兵变时,李隆基的宫女,竟有四万人之多,完全供他一个人的淫乐,真骇人听闻,创下中国五千年历史上最高记录。那一年,全国人口五千三百万。七六四年,史朝义被消灭后的次年,战乱平息,全国人口只剩下一千七百万,死亡高达三千六百万,是全国总人口的五分之四。十年之中,平均每天有九千八百六十三人,丧生在刀口之下,或饿死在空屋道路之中。强大无比的唐王朝,因此土崩瓦解,中国人再度陷入大苦大难,最初是军阀割据,最后是每寸土地,都发生屠杀,在长达二百年的黑暗时代里,哭声震天。
历史上没有几个政治首领能制造出这么规模庞大,和这么惨毒而沉重的悲苦。最荒唐的姒履癸(桀)、子受辛(纣)、希特勒、史达林,以及被称「杀人八百万」的黄巢,他们都做不到,他们制造的只是一个短时期、低程度、低数量的悲苦,而李隆基却做到了。读通鑑时,每一件伤心记载,都提醒我们它所来自的第一因,便忍不住对李隆基这个被美化了的人渣,扼腕切齿。
李适受责
雍王李适(音kuo【阔】)抵达陕州(河南省三门峡市),回纥登里可汗药罗葛移地健,在河北县(山西省平陆县)紮营。李适率左右属官,及骑兵数十人,北渡黄河晋见。李适用平等的礼节相待,药罗葛移地健认为受到轻视,责备他为什么没有舞蹈叩头(此舞蹈不是二十世纪所说的舞蹈,而是「山呼舞蹈」,金銮宝殿上臣属晋见皇帝的礼节之一,现已不传,大概手挥脚跳,表示卑屈)。药子昂回答说:「依照礼仪,本不应舞蹈叩头。」回纥将军车鼻说:「唐王朝皇帝(李豫【李俶】)跟我们可汗,是结拜弟兄,对雍王(李适)而言,可汗就是叔父,他怎么敢不舞蹈叩头?」药子昂说:「雍王(李适)是皇帝的长子,现在当全国野战军副最高指挥官(天下兵马副元帅)。哪有中国的储君,向外国可汗舞蹈叩头的道理?而且,两位皇帝(李隆基和李亨)的灵柩,还没有安葬,也不应该舞蹈。」竭力分辩,车鼻遂逮捕药子昂、魏琚、韦少华、李进,各打一百皮鞭;认为李适年轻不懂事,送他回营(本年,李适二十一岁)。魏琚、韦少华,过了一夜,即行断气。
儒家系统的礼仪,建立在一个不平等的基础上,所谓「刑不上大官,礼不下平民」,要维持这种不平等的礼仪,需要有强大力量。没有这种力量,而仍想骑到别人头上,自然会受到反击。李适没有理由不向登里可汗下拜,论私,登里可汗是叔;论公,李适仅只唐王朝一个亲王,对方则是一国君主;论现实,当时的唐王朝全靠回纥救援。完全屈居劣势,而仍摆出架势,不以平等待人,登里可汗之怒,是争取尊严的正义之怒。
回纥攻入洛阳
回纥军进入东京(洛阳市),毫无忌惮的大肆奸淫烧杀、劫掠抢夺;居民死亡以万为单位计算,大火数十天不熄。朔方战区及神策军基地特遣兵团士卒,认为东京(洛阳市)、郑州(河南省郑州市)、汴州(河南省开封市)、汝州(河南省汝州市),都是「贼境」「匪区」,所经过的地方,同样奸淫烧杀、劫掠抢夺,三个月才算停止。於是家家户户,只剩下空荡荡的房屋;仍活着的人,不管是官是民,是男是女,衣服因为全被剥光,只好用纸裹到身上。
读史至此,再一次为中国人哭。黄河以南各州地下军和抗暴人民,竭力抵抗「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