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柏杨曰(三)-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朗玖睿ㄓ椅澜庥佬讼睾睢

  陈庆之率七千人一支孤军,深入敌国国土,破坚城,陷首都,扶持新帝登极,历经四十七次野战,战无不胜,攻无不取,使人想到迦太基共和国的汉尼拔。东西两大名将,战功彪炳,史册互相辉映。

  然而,两位名将最后都归失败,不是被敌人击败,而是被自己窝囊腐烂的祖国击败。陈庆之早看出危机,要求增援,要求离开洛阳,都被拒绝,悲剧已经注定,纵有通天本领,都无法挽救。可是,在大局崩溃之际,仍能全军东撤,如果不是嵩山水猛涨,拦住去路,他更会全军而归。即令嵩山水猛涨,如果涨在南梁兵团渡河之后,大军照样可以保全。国家领导人的决策错误,使东西两大英雄,饮恨千古,怎不掩卷叹息。

  尔朱荣

  北魏帝(十一任孝庄帝)元子攸,在明光殿东厢,设下伏兵,声称皇子降生,派元徽骑马飞奔到尔朱荣宅报告:尔朱荣跟元天穆一起入朝。元子攸听到尔朱荣已来,脸色大变,立法院立法官(中书舍人)温子昇警告说:「陛下脸色有异!」元子攸连连索酒来喝,命温子昇撰写大赦令。温子昇完稿之后,拿着出宫,正巧尔朱荣从外面进来,问说:「你手里是什么文件?」温子昇镇静如常,回答说:「圣旨。」尔朱荣竟没有要过来过目,即行入宫。宫廷膳食部副部长(光禄少卿)鲁安、宫廷事物管理官(典御)李侃晞等,抽出佩刀,从东厢门闯入,尔朱荣一跳而起,直扑元子攸,元子攸事先把一把刀横在膝下,遂把尔朱荣劈倒;鲁安等挥刀乱砍,尔朱荣(年三十八岁)与元天穆,同时被杀;尔朱荣的儿子尔朱菩提(年十四岁),及车骑将军尔朱阳睹等三十人,随尔朱荣入宫,也被伏兵格毙。元子攸说:「这个无赖,如果过了今天,对他就无法制服。」消息传出,宫内宫外,一片欣喜,欢呼之声,震动洛阳,,夜晚,北魏长公主率尔朱荣留在京师(首都洛阳)的部众,纵火焚烧西阳门(洛阳西面南数第一门),出城驻屯河阴(河南省孟津县东 河阴屠杀故地)。

  魏收曰:「尔朱荣身为帝国的将帅,凭藉部属对他的效忠,正巧碰上皇帝(九任孝明帝)元诩中毒而死,人民怨恨,神灵愤怒,遂有扶危救亡的大志,支援旧主,驱逐邪恶,这是上天为他打开大门。当时,上下离心,文武解体,渴望有人发出忠义的声音,像姜小白、姬重耳一样,兴起勤王之师。果然,尔朱荣一帆风顺,战马不曾出汗,政府和民间,全都顺从,拥护亲王(元子攸)登极,政府主持有人,祭祀皇家祖先,配享上天香火,帝国旧有传统,毫无损害。之后,生擒葛荣,诛杀元颢,处死邢杲,翦除韩楼,万俟丑奴与萧宝寅,全都绑赴刑场,砍下人头,这些民变首领,割据一方,并不是小小的偷鸡摸狗之辈,佔一个城池或一个村落而已。假如不是尔朱荣竭尽全力,消除灾难,则真不知道几人称帝,几人称王!尔朱荣所建的功勳,岂不盛大。可是,他一开始就有非份的妄想,企国夺取宝座,而又把胡太后及元钊(十任帝少帝),沉入黄河,永不复返。河阴之役,高贵的官员全被屠杀,这正是受人神谴责,终於被灭之故。假如当初尔朱荣没有犯下奸诈残忍的错误,而以道德仁义自勉,则伊尹、霍光,又算什么!然而到了后来,虽没有叛变的事迹,却受到猜忌,仓卒横死!蒯彻所以游说韩信(参考前二○三年二月),原因在此。」

  尔朱荣跟董卓是一对双胞胎,董卓走过的脚步,尔朱荣小心翼翼的踏着前进。两个不懂政治的粗汉,都必须作出正确的政治决定,结局是可以预期的:害人害己。

  然而,即令尔朱荣懂得政治,悲剧也不可能避免,如果他像魏收所盼望的,先修道德仁义,则结果恐怕仍要受到诛杀,「功高震主」,封建头目绝不允许一个使自己芒刺在背的人,长期站在身旁。尔朱荣如果用严密的戒备,得免一死,也不过是曹操第二,由他的后裔发动不流血政变,最后仍是夺取政权。

  专制政治运作中,帝王一旦被踢下宝座,靠别人的力量再把他抱上去,他就像一只陷在非洲流沙里的犀牛,不挣扎还好,越挣扎就陷得越快、越深。这是专制政治的游戏规则,道德仁义无法解开,只有民主政治才可以解开。

  不称「伪」

  五二八年,河阴屠杀时,北魏帝国汝南王元悦,及中央驻东部特遣政府总监(东道行台)、临淮王元彧,投奔南梁帝国(首都建康)。从前,归降的北魏官员,都在原来的官职之上,自行加上「伪」字,而元彧上疏给南梁帝(一任高祖)萧衍,却自称「魏(北魏帝国)临淮王」,不肯加「伪」,萧衍体谅他的高雅,并不责备。

  五三一年,北魏帝(十三任)元恭下诏,命有关单位,以后不可再对南梁帝国称「伪」。

  前有元彧,投降南梁帝国,不肯追随众降徒之后,称自己的王爵是「伪」(参考五二八年四月);后有元恭,身为北魏皇帝,下令不可称邻国──南梁帝国是「伪」。直到二十世纪,中华文化仍激荡在自我膨胀和自我作贱两个极端之中,产生不出来平等情绪。於是,五千年历史中没有敌人,只有盗匪、贼寇、叛徒、蛮虏。一旦情势倒转,被敌人克制,就只好自己诟骂自己,把自己诟骂得越下流、越卑屈,就越觉得安全。而俘获了敌人,同样要求敌人也诟骂他们自己,把他们自己骂得越下流、越卑屈,就越觉得自己越伟大。

  元彧、元恭两位鲜卑人所持的态度,连二十世纪的中华人都难以办到,却在六世纪时代,就把它办到,使人欣敬。

  何智通案

  南梁(首都建康【南京市】)京畿卫戍总司令(扬州刺史)邵陵王萧纶,派人到街头商店,购买锦绣绸缎及棉布数百匹,不付价款,强行赊欠;於是商店关闭,纷纷罢市。宫廷供应部秘书长(少府丞)何智通,奏报南梁帝(一任武帝)萧衍,萧衍责备萧纶,命他离职回家。齐纶大怒,派王府禁卫官(防閤)戴子高等,埋伏小巷,用铁槊刺杀何智通,刀刃自前胸插入,於后背穿出。何智通认识戴子高,手沾自己的鲜血,在车壁写下「邵陵」二字,写毕气绝,於是事情被发觉。萧衍下令撤销萧纶爵位,贬作平民,并用铁链把他锁在家里。然而,二十天后,萧衍命解除铁链;不久,再恢复萧纶爵位。

  萧纶迫令小民吞食鳝鱼而死的暴行,以及被免除官爵、剥夺采邑的往事,记忆犹新(参考五二五年十二月)。正当我们认为这位王子终於受到法律制裁之时,想不到就在本年(五三二),他却忽然以京畿总卫戍司令(扬州刺史)的高贵身份,再肆暴虐。再肆暴虐的结果,跟上次一样,过了二十天后,仍一切依旧。

  很早就有圣人说过:「王子犯法,与平民同罪。」可怜的何智通,他忍痛用自己的血写下凶手的名字,因为他认为一定可以伸冤。看了萧纶的故事,恐怕会恍然大悟,在中国,王子犯法,恐怕永不会跟平民同罪,此之谓说不准学鳣,我们可以用这门学问,准确无误的测出它是一个什么样的时代。柏杨全集元修浅碟子

  五三二年,北魏(首都洛阳)反抗军首领高欢,攻入首都洛阳,尔朱家族覆灭,亲王们纷纷逃亡,平阳王元修,躲在乡下农家。高欢打算拥护他当皇帝,命斛斯椿查访,斛斯椿找到元修的亲信太原(山西省太原市)人王思政,问元修在什么地方,王思政说:「我想了解你找他的用意!」斛斯椿说:「打算拥护他当天子。」王思政才告诉他地址。斛斯椿遂跟随王思政,去见元修,元修脸色大变,斛斯椿飞马回去报告高欢,高欢派出四百名骑兵,到乡间迎接元修,护送到毡毛营帐(酋长所居),高欢向元修陈述自己的诚心,泪流满面,沾湿衣襟。第二天凌晨,文武百官手拿马鞭,到毡毛篷帐朝见。高欢命斛斯椿领头上疏给元修,拥护他登上天子宝位。斛斯椿进入帐门,低头弯腰,不敢前进。元修命王思政从斛斯椿手中取过来劝进奏章,说:「我不得不称『朕』了」。

  元修在紧要关头,露出原形:「我不得不称『朕』了!」我们虽然没有亲眼看见他的表情,但可以想像出他那副沾沾自喜的嘴脸,泄露他的底牌,只不过是一个浅碟子,浅碟子只能装下对自己的欣赏。摆在他眼前的是,五年之内,就有四个活生生的覆车:十一任帝元子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