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船时)穿过白令海。雪龙船进入楚科奇海后。立即展开了全面的第一个测区调查
和观测。 4天来,完成了14个站位的大洋调查、系留气艇和探空气球的气象和大气
化学观测。
目前,北冰洋海冰分布南界在71°左右。雪龙船自15日进入海冰区后,大都航
行在7-8成浮冰中,虽能连续航行,但由于当前所遇到的北极海冰厚度大、硬度高
且冰脊较多,船速受到很大的限制,做站的效率也明显降低。
考虑到楚科奇海测区科考任务基本完成,而目前北冰洋冰情尚无可能实施深水
区海/冰/气相互作用考察, 因此,考察队对计划测区进行了调整,雪龙船将于7
月20日进入白今海,利用15天时间完成白令海测区的海洋环境和生态的综合调查。
完成白令海观测任务后, 雪龙船将于8月5日前后再返回到楚科奇海北部用3大左右
时间完成冰缘区工作。之后,按原计划前往加拿大奥克托亚图克港,与加拿大户外
运动协会进行北极考察经验交流。 在结束加拿大活动后。于8月17日回到楚和奇海
北部北冰洋计划作业区寻找适当位置用9天左右时间完成永久海冰区的联合冰站考
察和野外冰雪、海洋站位取样和观测工作。
中国首次北极科学考察队
1999年7月17日
与科学家对话:北冰洋和北太平洋冰交换与中国有何关系
中国首次北极科学考察队在楚科奇海进行了14个站位的考察。这阶段的考察目
的何在,实施的结果如何?我作为人民日报社的记者采访了首席科学家助理。国家
海洋局二所副所长赵进平研究员。
记者:进入北冰洋伊始,海冰外缘线偏南开始困扰着考察队。因此,我们只好
临时增加14个站位,在楚科奇海中的浅海进行一阵研究。这是不是勺我们当初的计
划是不符合的?
赵进平:不是。制定本次北极科考的计划时,临时增加的这14个站位实际是存
在的。不过,这些站位位于俄罗斯的专属经济区内,我们向俄罗斯提出过申清,但
直到我们出发离开上海时,仍没有得到答复,我们只好不再提及。
记者:那就是说,这些“临时增加”的站位不是“聊胜于无”了?
赵进平:意义非常重大。我们研究的是北冰洋与太平洋的水交换,交换是通过
白令海峡进行的,楚科奇海在海峡北口,白令海处在南口,两大洋水团的交换实际
上表现为楚科奇海和白令海的水交换。我们原定的那些更靠北的站位,实际上是给
俄罗斯人看的,我们的真正目的就是研究这个区域。
记者:在冰海中艰难先进的那些天里,有好几个站位实际上没有到达,会不会
影响我们的考察效果?
赵进平:考察队对楚克奇海进行了细致的考察,已经取得的数据令人振奋,利
用这些数据和白令海即将取得的数据,将完全满足研究“北冰洋和北太平洋水交换”
主题的需要。
记者:我们还将第二次进入北冰洋,按计划还将在楚科奇海域进行五六天的考
察,目的是什么呢?
赵进平: 我们北上时,在白令海域沿西经170度北上时,再重复上一次的数据
采集过程,做完冰站返回时,第二次重复这一条线的数据采集。那么,我们将获得
的是别人没有做过的,很有可能做出世界一流水平的论文。
记者:我们花这么多人才、物力不远万里来考察,不是为了做一篇高水平的论
文吧?
赵进平:我们早己指出,研究北极的关键目标是研究全球变化过程,主要是针
对全球气候变化。早期的气象研究更多地集中在对发生在我们国土上的气候要素的
研究。近20年来,气候研究取得突飞猛进的发展,人们认识到气候变化是个全球问
题,不可能通过对中国局部的研究得到解决。海洋在全球气候变化中所起的作用是
至关重要的,海洋向大气输送的物质和热量在相当大的和度上调控着气候系统。影
响中国气候系统的因素很多,气候和旱涝灾害的变化难以用简单的因果关系来解释,
但是,可以肯定的是,海洋的变化会导致气候系统的变异。
记者:这么说是不是有点笼统,给人一种大而话之的感觉?
赵进平:具体地说,海表温度是气候研究的主要指标之一。海表温度的变化不
仅仅是太阳照射的结果,更大程度上取决于大洋环流。海洋中的环流有时被形象地
比喻成海洋成海洋中的大河,如果按流量计算,大洋环流比陆地上的河流要强大得
多,形成海水浩浩荡荡的迁移。大洋环流携带的巨大的热量(或“冷”量)改变着
上层水的温度,从而改变着气候系统。
记者:能不能举个例子说明一下?
赵进平:这样的例子很多,如:位于北纬41度的美国城市波士顿是大西洋沿海
城市,冬季的严寒很有名;太平洋沿海城市西雅图虽然位于更高纬度,却冬无严寒、
夏无酷暑,成为美国最佳居住城市。原因就在于,来自大西洋北方的拉布拉多寒流
直接影响波士顿的气候,而西雅图的气候却由于来自北太平洋暖流的热量而改善。
记者:洋流如何影响中国气候?
赵进平:对中国气候系统影响最大的海区当属西北太平洋。西北太平洋的暖水
来自赤道海区,那里强烈的太阳辐则使海水温度超过30度,贮存了大量的热量。在
大洋风场的驱动下,赤道海水沿太平洋西边界向两极流动,并受地球自转的影响在
西边界大大加强, 形成流速达每秒2米的强流,就是著名的黑潮,因其高温海水中
包含大量营养物质呈墨色内得名。黑潮经菲律宾和台湾沿海之后到达中国海和日本
东岸,与上覆的大气发生强烈交换,成为中间气候系统的主要制约因素之一。
记者:那么,我们只研究赤道上的的黑潮就可以了,还跑到白令海上干什么?
赵进平:我还没说完。黑潮虽然强大,但却不能向北长驱直入,因为它在北纬
43度左右与来自白令海的寒流会相遇。这股寒流名叫亲潮,亲潮与黑潮相比是个小
弟弟,流量小得多,名气也不如黑潮大。但是,亲潮那冷森森的高密度海水征服了
黑潮,使黑潮与亲潮交汇后不得不转向东方,开始它流向北美沿海的长征。在它流
经的浩瀚大洋,遍布着进行战略转移的海水,迫使气候系统作出调整,以适应海洋
的流动。而且,这种流型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黑潮与亲潮动态平衡、此消彼长
的结果,二者的任何变化都会引起气候系统的变异。
记者:哪一只“上帝之后”能够改变这两支强大海流呢?
赵进平:改变黑潮的主要作用是发生在赤道的过程,如厄尔尼诺和拉尼娜,它
们可以使黑潮的流量改变50%以上。改变亲潮的是北冰洋和北太平洋通过白令海峡
的水交换过柞,水交换量变化势必改变白令海的环流,引起亲潮流量的改变。如果
亲潮变得弱小,黑潮就要不可一世,气候就不能稳定了。
记者:听说我国去年的特大洪水就是厄尔尼诺现象作用的结果。
赵进平:赤道太远了,厄尔尼诺和拉尼娜不可能直接影响我国,而是通过黑潮
来影响我国气候的,1998年的洪水就是这种影响的例子。同样,北冰洋和北太平洋
的水交换直接影响亲潮,也是影则我国气候系统不可低估的因子。一般来讲,白令
海的海平面要高于楚克奇海,太平洋海水在一年的大部分时间流向北冰洋。来自太
平洋的暖水进入北冰洋后将加速海冰的融解,造成海冰冰盖面积的缩小。海冰消退
的直接结果就是大大加强海洋与大气之间的热交换,影响北冰洋的大气环流,并通
过上升气流引起大气系统的南北热量交换,从而以另一种方式影响中国近海的气候
系统。因此,研究两大洋水交换竟有着一石二鸟的效果,谁都难以低估估这种水交
换的意义。
记者:对厄尔尼诺我们都听说很多,科学家对它的机理也研究得比较透澈,关
于两大洋的水交换,以前还没听说过。
赵进平:其实,对白令海峡水交换的研究全世界都不多,冷战时期,白令海峡
是美苏对峙的最前沿,谁也顾不上研究水交换。直到1998年美俄才联手观测通过白
令海峡的流量,这一计划正在进行中。我国没有参加这一计划,因此还不能直接测
量水交换。但是,由于通过白令海峡的流量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