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观世音,看到这些又会作何感想呢?!
色有伪色,空无真空。“知太虚即气,则无无”。——山之观想,水之祈祷,树之合唱,才是佛祖的蓬花,才是观音的净瓶啊!
三队人马终于会师——看着从维熙老师历尽沧桑却依然慈眉善目的面容,我突然明白了青原惟信看山是山的真谛——最初的看山是山看水是水是未习禅前的见解,是对客观世界的肯定;第二阶段则是习禅后的见解,是对于第一阶段的否定,也就是达到了物我两忘、浑然一体的境界;但仅仅如此仍是不够,还要有第三阶段,即开悟后的认识,是从瞬时的有限去把握无限,它是否定之否定,实际也是一种肯定,只有在这时,才算找到了真正的自我。走到“我心即佛”的境界——似有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的感觉——平常心是道,佛法在世间——这是一个参悟的过程。
好在上天是公正的,于是人生中不仅有残酷,还有快乐、洒脱和幸福。当我们看到美丽的山水背后潜藏的阴影,不必惊奇,不必气馁,有朝一日我们会忽然感到那阴影也是那山水的一部分,没有它,世界就会缺了点什么。那时,我们看山仍是山,看水仍是水,只是因了那阴影的衬托,这山水便更美丽了——历经九九八十一难而进入化境的从维熙老师,智慧通达世事洞明的韩作荣老师,想必已经到达了第三个阶段,而我和飞字等诸人,大概还需要长期的修炼啊!
——但愿黄江打造的“佛教文化中心”,能够真正为我们带来佛祖的莲花、观音的净瓶!
树的联想 陆 健
十月末,北方的绿色正渐渐消褪,渐渐消隐于浅黄。我家窗下的那几棵杨树,也已从蓊郁葱茏中淡出,叶片飘零,悄然步入冬天的梦境。就在此时,我们来到坐落于广东东莞樟木头镇的观音山国家森林公园。
从深圳下飞机,自机场到樟木头的路旁已擎起万盏灯火。别的没什么感觉,只是呼吸似乎比在北京的傍晚顺畅了许多。我们一向对树木净化空气的功能、负离子含量等等缺乏概念。曾经看过一个资料,作为并非森林大省的广东,2002年森林固化二氧化碳、释放氧气、涵养水源、净化大气、保土、储能、保护生物多样性、生态旅游和减轻水旱灾害等九项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效益价值就达5740亿元人民币。试想一下,2002年广东的GDP总量达9506亿。大自然于无语自在之间为我们创造了如此之多的财富,不由让人感慨系之。
来这儿之前我曾经自忖:东莞的“观音山”,比起普陀,难道它有多少可看的么?难道是让我们来敬仰一位民营企业家的业绩与荣誉?是的,普陀山是闻名世界的观音道场,中国四大佛教圣地之一,恐非泛泛可比。然而徜徉在绿阴倾覆的山坡,看到‘一棵棵佩戴着“植物身份证”的濒危树种——苏铁蕨、白桂木,看斑驳的树影披挂在身上,享受着大自然的气息,品味着融合在自然中的久违感受,回想曾在山西、陕西、河南山区——自己苍凉的目光无力游荡、无所皈依的情景,竟被肯 “民营”这座山岭的那个人——黄江所感动。这不是矫情,一个人,一个决心,近十年之功,为东莞挽留住了这十八平方公里的绿色,使这十八平方公里成为珠江三角洲工业带上的不可或缺的氧吧,成为联合国生态安全合作组织命名的“国际生态旅游示范基地”,这应该称得上“了不起的事业”,这是与很多人的生活、生存患息相关的大作为。
记得今年五月在巴黎访问,我的一位同事谈到“上帝是不公平的,他给了欧洲一个大花园。给我们中国,尤其是中国西北的,却是一片穷山恶水”。我认为,中国的土地,包括中国西北,过去未必荒凉。原因恐怕也要在自己身上找一找。我们的祖先“有巢氏”住在树上。殷纣王设“酒池肉林”,用“林”来作比。可见树木繁茂已非鲜见。放眼望去,但见宫殿巍峨,阿房宫的建造用去多少栋梁之材?项羽一把火烧了眼都不眨。刘邦暗度陈仓,明修栈道,要砍多少树来作样子?介子推坚持自己的道德信仰——“不言禄”抱树而死并没有错,可晋文公急火攻心。烧了一座大山。反正“普天之下,莫非王土”。那三国东吴的陆逊更加大手笔——火烧刘备连营六百里,那六百里的大小树木尽数埋进了灰烬。“生灵涂炭”这个词怎么解释啊!还有多少年被津津乐道的“众人拾柴火焰高”?拾吧烧吧,刻薄一点说,我们几千年的历史正是一部砍树史,一部生存环境破坏史。
当然,以前不仅中国人生态环境意识差,外国人也好不到哪去,只是觉悟早一些。大家像在比着自毁家园。就现在来看,四海之内,森林公园已重建不少,经过横向比较,观念更新,退耕还林,环境状况稍有改善,然则离“宜居”的程度相差还太远。
我们来到观音山的中心景区观音广场,三十三米的观音石雕像端坐在我们的仰视之中。灿烂阳光下的她是迄今全世界最大的花岗岩观音石雕像,她慈眉善目,淡定从容,竖起的右手上有一只彩色的蝴蝶正扑翅翩飞。襟怀天下的观音,和普通人的生活联系最紧密的菩萨,不仅在纷争战乱的时候患事宁人,送儿送福,更会携来彩云吉祥。她左手的净瓶里有源泉之水,也许正是由于这水,于逐日过程中饥渴而死的夸父所投出的拐杖,才在中国古代的神话中长出一片桃林。
“观音山国际文化节”的标语鲜艳夺目,国际展览中心有上千位书画家正为艺术节挥毫泼墨。从观音广场放眼四望,笔架山大道车流蜿蜒。四面山坡连绵起伏,耀佛岭、仙宫岭、飞云岭遥遥相望。八仙过海、承露台、印妙轩、仙人居、飞云阁在绿树的掩映下若隐若现,奇花异草点缀其间,间或一两声鸟儿的鸣叫划过山脊,落入飞珠溅玉的瀑布后面,更显“南天圣地,百粤秘境”的幽奥。那座镶嵌在山坳中的感恩湖,尤其能引动游人的退想——感恩湖,多么好的名字。宋代以来,这里的人们就讲述观音的传说,这里流传着从秦朝至今许许多多的故事。那么给这爿湖起名字的人,必是一位得道者。我们应该“感恩”,感前人之恩,感自然之恩。在这红尘滚滚之中,在这以消费定生产,为了生产和利润拼命刺激人们欲望的时代,获得一颗知足宁静的心。
我走近广场一侧的愿望树下,亭亭如盖的树身挂满写上了游人祈愿之语的红色灯笼。“它会帮助你实现自己的心愿。”能吗?可我宁肯相信树下姑娘的话。我此刻的心愿是观音山森林公园再大一些。天下再多一些这样的森林公园。尽管我和这公园的经营者社会分工不同,尽管我没有建设一个公园的财力和能力,我也要在以后的植树节到北京的郊县去种一棵树,像安徽作家王明的在一首诗中所写的那样。“到北京看女儿,一半因为情绪波动。一半因为风沙流下泪来,想到女儿在这样的环境里读书,就想到要到京城的上风口去栽一棵树。”这棵树还没栽,就已经把读者感动了。
树木滋生着太多的诗意,我想起李瑛先生的《我骄傲,我是一棵树》、巴乌斯托夫斯基的《金蔷薇》以及美国诗人惠特曼的《在路易丝安娜我看见一棵桉树在生长》。而这座并不算很大的观音山森林公园有一千多种植物正蓬蓬勃勃葳蕤向上。在这片绿色的簇拥中,我印象最深的是山腰处、国际会展中心旁边的古树博物馆,它很可能是世界首家集保护、观赏、研究和科普教育等功能为一体的古树博物馆。55件古树实物似蛰伏将患,随时要腾空而起、遨游苍穹的巨龙,赭黑或漆黑的颜色,吞吐云海的气势。让人叹为观止,让人想起生和死。回首千年百代的历史以及世世代代造福人类的莽莽苍苍的丛林。树是地球上寿命最长的生物,古树博物馆所收藏的古树,年代最早的约在4400年前,也就是中国人的老祖先黄帝时期。它长8。1米,树干周长2。77米,状如龙蛇,树顶宛若张开的大口,尾部嶙峋粗壮,甚是壮观。最年轻的也已距今120多年,它应该见证过鸦片战争的风云际会。它们或殛灭于雷火或埋没于山崩,或毁身于刀斧之下,想必也有像庄子所说的长了树瘤,“以其不才得享天年”的那种。它们横陈峡谷或侧身江流,最终来到这里显示时间的面貌。古树绝不仅仅是历史的旁观者,今日的被观赏、被评说的对象,它记录,它说话,就看你能不能听懂,能不能破译它的密码。好在通过科学技术,我们已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