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件。到了1964 年,引进外国技术的总数竟达500 件。十年之间共引进2616
件,其中以机械业最多,竟达855 件。
1955 年到1965 年之间的工业生产,若以日本和世界主要国家比较,日
本在1955 年以100 为基准,1965 年则增加为415。2,增加了四倍多。美国增
加为149,只增加一倍多。法国增加为179。8。只增加不到二倍。前西德增加
为189。2,也只增加不到二倍。英国增加为134,只增加一倍多。意大利增加
为216。6,也只增加二倍多一点。日本的工业生产,显然地超过其他西方主
要国家,其成长率是世界第一位。
从产业别就业构成比较:1962 年,日本一次产业(农业)的就业人数占
23。2%,二次产业(工业)占32%,三次产业(服务业)占44。8%。美国的
一次产业就业人数占7。3%,二次产业占32。2%,三次产业占60。5%。英国
一次产业占3。7%,前西德占11。4%,法国占19。7%,意大利占27%。一次
产业的就业人数百分比,日本仅次于意大利,居全世界的第二位。
1968 年,主要工业制品生产量的国际比较:粗钢,日本居世界的第三位,
6600 万吨。汽车,日本居世界的第三位,200 万辆。造船,日本居第一位,
7497 吨。日本在收音机、商用汽车和纤维业皆居第一位。在电视机、轮胎、
塑胶、纸业等,居世界的第二位。在电力、新闻用纸、肥料,硫酸等产业居
第3 位。
1961 年的平均国民所得,日本是464 美元,居世界第17 位。台湾是122
美元,居世界第26 位。而第一位的美国是2572 美元,第二位的加拿大为1774
美元,第三位的瑞典是1592 美元,第四位的挪威是1208 美元,第五位的比
利时是1198 美元,第六位的丹麦是1198 美元,第七位的英国是1143 美元,
第八位的前西德是1114 美元,第九位的法国是1031 美元。
l965 年,日本经济第一次遭遇到战后最大的景气萧条。以1964 年东京
举行奥运会为景气的大好景况为境界,1964 年是景气的“山”,1965 年便是
景气的“谷”。战后日本的景气发生萧条共有四次;1954 年是第一次,1958
年是第二次,1962 是第三次。景气循环都以五年为期周而复始,可是1965
年的第四次和第三次仅隔四年,景气循环期的缩短颇受产业界的重视。
1965 年的不景气,最显著的是生产的停滞和利益率的低落,因此发生了
慢性的过剩设备,而引起供给能力的过剩。1960 年才有2000 亿日元的过剩
供给能力,1965 年便有35000 亿日元的增加,存货随之逐增,也就带来了金
融紧缩,不景气因此发生。
由于不景气的发生,便暴露了大企业的经营破绽,以山阳特殊钢和山一
证券的倒闭为代表例。1958 年“岩户景气”的好况,和1960 年发表了“所
得倍增计划”,使日本的景气一路看好。虽在1962 年有过景气的降低,但在
翌年又使景气上升。因此,企业界便扩大设备投资,而其所需的庞大资金,
便从股票市场调动。由于股市受到企业间接金融调动的影响,走势加快,再
加个人投资家也脐身进来,一时股市便大大热闹起来。股市的热闹,便使股
票涨价,平均股价从475 日元,涨为1829 日元,直线急速上升。1965 年,
由于设备过剩而发生景气不佳,首当其冲的是股市一落千丈。山一证券便在
股市走下坡时倒闭,而山阳特殊钢则因设备过剩周转不灵,而发生倒产。
山一证券的经营破绽,却受到日本政府的拯救。当时的大藏大臣田中角
荣,宣布无抵押、无限制的“日银特融”,用日本银行的特别融资,来救此
家证券公司。另一方面,日本政府作为景气对策,积极发行长期债券和公共
事业费的增额,以期景气回转。果然,第二年日本的景气复苏,出人意料地
急速恢复起来,矿工业生产的增加,和前年相比,增加了15%。过剩设备也
急速缩小,景气又开始回升。
日本经济高度成长的原因,除了政府领导型的“所得倍增计划”带来的
成效之外,另有其他诸要因,分述如下:第一、日本经济的二重构造是主要
原因,在经济政策上采用“对内促进竞争”和“对外限制竞争”的二重构造。
第二、高度的教育水平和高品质的劳动力,加强了企业能力。第三、高投资
率和储蓄率。第四、急速引进外国的技术。第五、保持安定的汇率,一美金
固定为兑360 日元。第六、出口主导型和投资主导型相互配合。第七、扶助
幼稚产业的保护政策和促进企业间的竞争。第八、低位数的军事费用支出。
合理化投资,也是日本经济高度成长的主要因素。从产业类别的设备投
资动向来看,1950 年以投资纤维、化学(肥料)、海运、金属为主,其中纤
维业占全投资额的18。4%。1951 年以降,重点放在电力、海运、钢铁、煤炭
等四种基本产业,其中电力占27%。1952 年以降煤炭产业的夕阳化及世界船
舶的过剩化,重点改为重化学工业和机械工业。1953 年以降,电气瓦斯和运
输业便占了首位。此外,近代化投资也不能忽视,例如合成纤维、家庭电机、
石油化学、电子工业、冷冻工业等新制品生产部门,新产业便逐渐形成。这
样,合理化投资与近代化投资,便被称为日本经济高度成长的“二化投资政
策”。
日本经济的高度成长,经过“美金冲击”(1971 年)和第一次(1973
年)、第二次(1979 年)石油危机后,1980 年贸易的经常收支,便从一百零
七亿美元的赤字,转为黑字基础,1985 年贸易超出激增为491 亿美金,对外
纯资产达到1298 亿美元,成为世界最大的资产国。1987 年,国民平均所得
从17 年前的第十七位,跃居为世界第一位。外汇存底也在同年名列世界第一
位。从此,日本不但是世界最大的债权国,也是世界最强的“技术大国”。
《樱花与剑——日本商业智慧》
日本型经济和日本化现象
“我是三井的人”,“我
是三菱的人”,但“我们都是日本人”。
20 世纪是革命的时代。世纪初,从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崩溃开始,继而
到了中期,发生了大英联邦的没落。今天,两大超级大国之一的苏联已成了
历史的名词,美国也因财政与贸易的孪生赤字,一蹶不起,陷入自救不暇的
境地。惟有日本在二次大战后,从战败的废墟中重建,欣欣向荣,一路走向
经济大国之道。所谓“日本化现象”逐渐形成一股旋风,引起世人的注目。
比较性急的人已肯定地说:“21 世纪将是日本文明的时代”,这个日本文明
也罢,日本化现象也罢,都是二战后日本经济的成功所带来的成果。
日本,众所周知是典型的资源小国,不但国土狭小,尚且缺乏地下资源。
可是,却以战后经济成长的辉煌成绩,一跃而成为世界的最大债权国和经济
援助国。其每年的贸易黑字直升不跌,已达到“一千亿美元的时代”。有目
共睹的日本商品充塞了全球各地,美国市场的大半几被日本商品所独占,连
欧亚各国的情况亦无二致。美国国民看的电视机和用的照相机,几乎都是日
本货,美国人每三人拥有一部日本汽车。因此,日本车在美国市场销售的总
数,已超过第二位的福特,逼使第一位的通用和福特不得不减产减销,一部
分工厂也要关闭,工人失业率更加提高,两家公司1992 年的决算首次发生赤
字。
美国是如此,东南亚更加厉害;各城市的市民,早上起床,便用日本制
的牙刷刷牙,用日本制的化妆品修饰面容。出门上班乘的也是日本的摩托车。
白天,竞相推销日本的商品;下班,又到日本式的卡拉OK 去消磨一番。回到
家里,更赶紧打开电视机,收看日本NHK 海外传播的电视节目。这样的日常
生活,大家都不以为怪。
这些日本化现象,都是由日本商品带来的,也可以说是由日本型经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