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人。
此外,'人才第一'也是李秉吉重要的经营哲学,他六亲不认,唯才是用。每年的二月十一日,所属三星关系企业的负责人,将因个人业绩表现,或奖或惩,或升或降,毫无人情可讲;任何不称职的企业主管,都将在这一天遭受申斥之后,并予免职。
'三星'在韩国的知名度极高,已达妇孺皆知的地步。常听韩国人说:'三星'是韩国商场上的大白鲨,不管什么行业,'三星'一插手,别人就甭想混了!由此可见'三星'在韩国已是名副其实的'第一'了。
李秉吉说:'谁不想成为第一呢?三星的第一是靠智慧、力量与机缘所造成的。'
李秉吉说:'人生最高的道德就是服务。'
没有胆量就没有成功的机会
胆量
'在我们之前没有路,我们走过后,路就自然形成了。'
成功者必须有三量,那就是:胆量、力量与度量,其中最重要的是胆量。
有胆量的人,才有旺盛的企图心与拼缠的斗志,也才能大胆突破,勇于创新,从无之中,走出自己的一条路。
曼都美容董事长赖孝义说:'在我们之前没有路,我们走过后,路就自然形成了。'这句话可说是对'胆量'最佳的诠释。
一九五五年时,日本大企业井植岁男(三洋电机创办人)家中的一个园艺师傅,因为欠缺胆量,白白丧失了一个成功的机会。
有一天,园艺师傅向井植说:'社长先生,我看您的事业愈做愈大,而我就像树上的蝉,一生都在树干上,太没出息了。您教我一点创业的秘诀吧!'
井植点头说:'行!我看你比较适合园艺方面的事业。这样好啦,在我工厂旁有二万坪空地,我们合作来种树苗吧!树苗一棵多少钱买得到呢?'
'四十圆。'
井植又说:'好!以一坪种二棵计算,扣除走道,二万坪大约可种二万五千棵,树苗的成本刚好一百万圆,三年后,一棵可卖多少钱呢?'
'大约三千圆。'
'一百万圆的树苗成本与肥料费都由我来支付,以后的三年,你负责除草与施肥等工作。三年后,我们就有六百多万圆的利润,到时候我们每人一半。'
不料圆艺师傅却拒绝说:'哇!我不敢做那么大的生意。'
最后,井植只好付工资的方式,聘用那个园艺师傅栽种树苗。就这样,园艺师傅白白丧失了一个成功的良机。
一个没有胆识的人,再好的机会到来,也不敢去掌握与尝试;固然他没有失败的顾虑,但是也失去了成功的机运。
美国汽车钜子艾科卡说:'要赚大钱,非要点胆量不可。'
一个失败的故事
命名
'产品的名称是产品的第二生命,它必须符合实际产品的印象。'
产品的名称能赋予产品活力,让顾客产生具体的印象,所以它可以说是产品的第二生命。
产品在命名时,要具备容易记忆易于辨人、能显示产品的特性与用途等要点之外,最重要的,其名称必须符合实际产品印象,才不致造成误导的情形。
国内著名的发明家刘兴钦(他也是一位知名的漫画家),即曾因为命名的问题,闹了一个笑话。
民国六十一年时,他曾经发明了一个非常实用的新产品——两用刷,它的一面是刷子,另一面则是肥皂,而且又可接在水龙头上使用,既实用又方便。
刘兴钦当时看好此一新产品,因此除了豪华包装外,还给它取了一个很别致的名字'鸳鸯刷'。
'鸳鸯刷'上市之后,反应不良,销路很差,他百思不得其解,为何这么好用的产品用无人问津呢?
过了不久,有一位略带乡音的老先生打电话给他:'刘先生,你发明的鸳鸯刷'实在不好用。刷子太硬了,洗澡时用来刷背,痛死人啦!'
刘兴钦连忙告诉老先生,'鸳鸯刷'是用来刷厕所,不是用来洗澡。他这才恍然大悟,由于大家都把'鸳鸯刷'当成洗澡的用具,难怪不好用,销路奇差了。
'鸳鸯刷'的命名,因为不符实际产品的印象,造成了误导消费者,虽然它具备了易记、易辨认、并能显示产品特性等优点,还是一个失败的命名。
发明家刘兴钦说:'发明家与产品设计师是截然不同的,但国内经常混为一谈,经常弄巧成拙。'
季宁经营哲学的妙喻
用木柴炉子来烹饪
'经营企业,没有理论,没有公式,只要敏于行事,
从经验中学习,最后就能成功。'
哈罗·季宁(Harold Geneen)是继艾弗烈·史隆(Alfred P。sloan; Jr)后,美国企业界的管理天才。
季宁于一九六О年担任'国际电话电报公司'(International Telephone and Telegraph pany;简称ITT)总裁,当时ITT营业额仅七亿六千万美元,利润只有二千九百万美;到了一九七七年季宁退休时,营业额为一百六十亿美元,利润高达五亿美元。十七年来,营业额与利润成长了约二十倍,并有十四年半的时间,每年的成长都超过百分之十。
他在美国企业界地位崇高,被视为最有实力的企业导师。他认为,学院派所传授的管理理论、公式以及经营检核表,在企业界根本不管用;因为企业不是科学,没有一成不变的定律,它与任何生命体相同,是千变万化的,所以不能套用任何公式、理论或检核表。
季宁依据资讯、逻辑、经验,还有本能与直觉来下决策。
他的经营哲学是:'先决定你想做的事,然后就开始做。'他曾以'使用传统的木柴炉子烹饪'来解说他的经营哲学。
当你用传统的木柴炉子来烹饪时,因为你知道无法去控制火势、木柴与空气,所以你会随时留意各种事情。你大致会照著谱去做,但你会加上自己的意,见,多一点醋与盐巴,少放上点酱油,然后紧盯著锅子,观察烹煮的情形。你再用鼻子闻闻,嘴巴尝尝,最后可能放点味精,以符合自己的口味。
你的眼睛一定会不离开锅子,因为你不愿由于去做别的事,而把这锅红烧牛肉烧坏了。当你烹煮完时,你就有一锅可口的红烧牛肉,其味道之鲜美,绝非完全依照食谱或用微波炉烹饪所可比拟。
季宁认为经营企业就好比用木柴炉子烧牛肉,从头到尾要盯著做;没有理论,因为按食谱烧出的牛肉不合你的口味;也没有公式,因为用微波炉烧出的牛肉,总觉得不好吃;只要敏于行,一面做、一面改,最后就能成功。
季宁说:'(绩效)最能衡量你信心、能力和勇气,所以一个'管理者'就是能带来绩效的人。'
乔治·西屋发明的原动力
打破沙锅问到底
'发明家的原动力来自于喜欢事事追根究底的天性。'
美国著名的电器厂商——西屋电气公司,它的创始人乔治·西屋(George Westinghouse)是个发明奇才,他一生中得过三百六十一项发明专利。
西屋发明的原动力来自于喜欢'打破沙锅问到底'的天性。
有一次,他搭火车出差,没想到火车误点五、六个钟头。旅客纷纷向站务员询问误点的原因,原来火车在中途与另一部相撞,致使交通中断。
除了西屋外,所有的旅客连忙改搭汽车。他好奇地跑去问站长火车相撞的原因。站长说:'我也不太清楚,可能是交通号志出问题吧!'
他对站长的回答很不满意,又跑到警察局查询,他得到了真正的原因——煞车失灵。
当时火车的煞车方法是这样的:在每节车厢都设有单独的煞车器,每一煞车器均需几名煞车工来负责。当火车要停下来时,每节车厢的煞车工就同时接煞车器,然后使火车慢慢停下来。可是每个人的反应有快有慢,所以煞车工在听到命令时,根本不可能把每节车厢同时煞住;因而车厢与车厢间每每发生撞击,严重的则常因煞车器失灵而发生相撞事件。
西屋在撤底了解出事的原因,他得到一个结论:如果能够改良火车的煞车系统,撞击与相撞的事件必将锐减。
他立刻决定了两大改良的原则,第一是把煞车工人取消,第二是煞车权要掌握在火车司机手中。
不久之后,他就利用压缩的空气为动力,发明了性能优越的空气煞车器,把它安装在每节车厢下,柜纽就在司机身旁,只要拉开气门柜纽,很轻易就把火车煞住了。此一空气煞车器成为十九世界最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