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国古代寓言选-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⑧地雷震——形容波涛冲击海岸,就象打雷震动大地一样。 
     ⑨作——兴起。 

… Page 31…

     ⑩岳——高大的山。 
      (11)■——同“概”,齐、平。 
      (12)戴粒——用头顶着小米粒。 
      (13)逍遥——悠然自得的样子。封壤——蚂蚁洞外的土堆。封,把土 
堆高。颠 (diān)——顶。 
      (14)物我之适——他物与自己各自适应客观环境。物,他物,这里指 
鳌。我,这里指蚂蚁。 
      (15)自己而然——自己本来就如此。然,如此。 
      (16)形——身体。 

… Page 32…

                                  邯郸学步 

     从前,燕国寿陵有一个人,总嫌当地人走路的姿势不好看。后来,他听 
说赵国首都邯郸的人走起路来特别带劲,就决心出国到邯郸去学走路。 
     一进邯郸城,他看到路上的行人,无论是老的、小的,走起路来都分外 
优雅。一举手、一投足都带有赵国首都居民特有的风度。那个燕国人就跟在 
行人后面一扭一摆地学起来。 
     学了几天,不见进步。他想,一定是我走路的习惯太顽固了,只有把原 
来的走法彻底忘掉,才有可能学到新的走法。他决心从头学起,怎么抬腿, 
怎么跨步,怎么摆手,怎么扭腰,都机械地模仿邯郸人的姿势去做。这样, 
过了一段时间,新的走法没有学会,原来的走法倒真的忘记了。当他返回燕 
国的时候,连路都不会走了,只好爬着回去。 

     '提示' 
     勤于向别人学习是应该肯定的,但是,一定要从自己的实际出发,取人 
之长,补己之短。如果象燕国寿陵人那样,盲目鄙薄自己,一味崇拜别人, 
生搬硬套,亦步亦趋,结果必然是人家的优点没学来,自己的长处却丢光了。 

     '原文' 
     昔有学步于邯郸者①,曾未得其仿佛②,又复失其故步③,遂匍匐而归 
耳④。 

                                                               —— 《汉书》 

     '注释' 
     ①昔 (xī)——从前,过去。步——行走,走路。邯郸(Hándān)—— 
战国时赵国国都。 
     ②曾——这里相当于“乃”,意思同“却”。仿佛——大略、大概。 
     ③故步——原来走路的步法。 
     ④匍匐 (púfú)— — 爬行。 

… Page 33…

                                  和氏之璧 

     楚国人和氏,在楚山上得到一块未经雕琢的玉石。凭着多年的经验,他 
知道石头中间是一块价值连城的宝玉。他捧着玉石去献给楚厉王。厉王让玉 
匠鉴别。玉匠说是一块普通的石头。厉王十分生气,下令砍掉了和氏的左脚。 
     厉王死后,武王接位。和氏又捧着玉石去献给武王。武王手下的玉匠依 
然一口咬定是块普通的石头。武王又下令砍掉了和氏的右脚。 
     武王死后,文王登位。和氏抱着那块玉石在楚山脚下号啕 (táo)大哭, 
哭了三天三夜,眼泪流干了,滴出了血。 
     文王听到这件事后,就派人问和氏痛哭的原因。和氏说:“我不是为被 
砍去了双脚而伤心,我只恨乾坤 (qián kūn)颠倒,黑白混淆,宝石被说成 
石头,忠诚被诬为欺诈。这才是最令人痛心的啊!” 
     文王吩咐玉匠把和氏奉献的玉石凿开来验看,发现里面果然是一块上好 
的宝玉。后来,世上就把这块宝玉称为“和氏之璧”。 

     '提示' 
     在事实和真理面前,敢于坚持自己正确的认识,不怕砍去双脚,甚至不 
怕杀头,这就是和氏可贵的品格。正因为有了这种品格,和氏终于使是文王 
作出了合乎事实的结论,恢复了他的名誉,并使宝玉得见天日。对待是非都 
应具有这种精神。 

     '原文' 
     楚人和氏得玉璞楚山中①,奉而献之厉王②。厉王使玉人相乏③,玉人 
曰:“石也。”王以和为诳而别其左足④。 
     及厉王薨⑤,武工即位,和又奉其璞而献之武王。武王使玉人相之,又 
曰:“石也。”王又以和为诳而刖其右足。 
     武王薨,文王即位,和乃抱其璞而哭于楚山之下,三日三夜,泣尽而继 
之以血⑥。王闻之,使人问其故⑦,曰:“天下之则者多矣,子奚哭之悲也 
⑧?” 
     和曰:“吾非悲别也,悲夫宝玉而题之以石⑨,贞士而名之以诳,此吾 
所以悲也。” 
     王乃使玉人理其璞而得宝焉⑩,遂命曰:“和氏之璧”。 

                                                              —— 《韩非子》 

     '注释' 
     ①玉璞 (pú)— — 里面含着玉的石头。 
     ②奉——两手捧着。 
     ③玉人——玉工。相 (xiàng)——仔细看,审察。 
     ④诳 (kuáng)——欺骗。刖(yuè)— — 古代的一种酷刑,把受刑人的 
脚砍掉。 
     ⑤薨 (hōng)——古代称侯王死叫“薨”。 
     ⑥泣 (qì)— — 眼泪。 
     ⑦故——原因。 

… Page 34…

⑧奚 (xī)——为什么。 
⑨夫 (fú)— — 代词,那个。题— — 命名,称为。 
⑩理——雕琢、加工玉石。 

… Page 35…

                                 河豚发怒 

     有一种鱼叫河豚,小脑袋,大肚子,喜欢在木桥的柱子之间游来游去。 
     一天,风和日丽,河豚边唱歌边游泳,不小心,一头撞在桥柱子上。河 
豚顿时怒气冲冲,无论如何也不肯游开。它怨恨桥柱子为什么要碰撞自己。 
它的两腮 (sāi)张开了,身上的髻(qí)也竖起来了,肚子气得鼓鼓的,浮 
在水面上,瞪着血红的眼睛要跟桥柱子算帐。这时候,有只老鹰飞来,伸出 
利爪,一把抓住圆鼓鼓的河豚,撕裂了它的肚皮,把它吃掉了。 

     '提示' 
     遇到不痛快的事情,心胸要开阔,态度要冷静,要分析原因,从中得出 
必要的教训和启示。如果象河豚那样,一味怨天尤人,意气用事,那么,事 
情只会越来越糟。 

     '原文' 
     河之鱼,有豚其名者,游于桥间,而触其柱,不知远去。怒其柱之触己 
也,则张颊植鬣①,怒腹而浮于水②,久之莫动。飞鸢过而攫之③,磔其腹 
而食之④。 

                                                          —— 《柳河东集》 

     '注释' 
     ①植——竖立。■ (liè)— — 某些兽类颈上的长毛。这里指鱼颔(hàn) 
旁的髻 (qí)毛。 
     ②怒腹而浮于水——因生气腹部鼓起而漂浮在水面上。 
     ③鸢 (yuān)——老鹰。攫(jué)— — 抓取。 
     ④磔 (zhé)— — 分裂肢体。 

… Page 36…

                                 涸辙之鱼 

     庄子家里很穷,已经两天揭不开锅了。他只好去向监河侯借粮食。监河 
侯既吝啬又狡猾,他对庄子说:“好!等我从老百姓那儿收到租税以后,借 
给你三百两黄金,怎么样?” 
     庄子听了他的话,气得脸色煞白,就说:“我到这里来的路上,听到呼 
叫的声音。找了半天,才在泥路的车轮沟里发现一条鲫鱼。鲫鱼大张着嘴直 
喘气。 
     我问它: ‘鲫鱼啊,你为什么要呼救啊?’ 
     鲫鱼说: ‘我是东海海神的臣子。今天落在这条干枯的车轮沟里。你能 
给一升半斗凉水,救我一命吗?’ 
     我说: ‘好,我将要到南方去拜见吴、越两国的国王,请他们把西江的 
水引过来救你,怎么样?’ 
     鲫鱼气坏了,它说: ‘我现在失去了起码的生活条件,正在生死存亡的 
关头,只要一瓢凉水,就能救我活命,你却说了这么一大堆不解决实际问题 
的废话。你不用再嚼舌头了,还不如干脆到咸鱼摊上去找我吧!’” 

     '提示' 
     庄子只要借一升半斗粮食,就可以解决家里揭不开锅的问题,监河侯却 
说等收到租税后可以借给他三百两黄金,就如同鲫鱼只要一升凉水,就可以 
活命一样,哪里能等到遥远的西江之水,解决问题,要从现实的时间、地点、 
条件出发。空话、大话、漂亮话,除了勾勒出说话人的嘴脸以外,不解决任 
何实际问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