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雪绒花-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看了看,举起右手,庄重的向挺兄昂头的士兵敬礼。
  “士兵们,你们是21世纪第一批在中国执行完训练任务的法国军人;你们也是有史以来第一批成建制战斗在世界屋脊的兵团士兵,我为你们骄傲,兵团为你们骄傲。但是,当你们离开中国后,你们却再也不能谈论你们曾经在这里生活,在这里战斗的荣耀,你们将要恪守这个秘密,一直到坟墓。唯一能够证明你们的,只有这苍茫的大地和严酷的高原,还有这一枚没有文字的勋章!兵团需要你们这么做,法国需要你们这么做,我们的盟友中国也需要你们这么做。我们中的有些人,把他们的生命和你们的记忆一起,永远的留在了这里,尽管他们的事迹也许永远不会出现在兵团的荣誉室里,但他们是英雄,是真正的军人。祝你们一路顺风,我的话完了。荣誉与忠诚!”

  第一批参加高原极限地区作战训练的士兵被轮调回法国了,他们中的大多数人都表现得得非常出色,尤其在边境地区和印度军队的实战训练中。虽然,有30多人因为各种原因把生命留在了青藏和帕米尔高原,但得到了这样的一支军队,让法国军界高层兴奋不已。很快,从2REP抽调的两个伞兵连又来到了中国。

  纳吉帕中将捧着茶杯,皱着眉头看着作战室墙上硕大的电子地图,桌子上是一叠新旧不一的报告。接受与中国对峙的东北部战区指挥权以来,自己秉承上级的“保持顽强的战斗精神和态势”的意图,在防区和中共军队不断的进行小规模的摩擦,大肆的进行高原特种狙击、袭扰、破坏作战,但一年多以来却屡遭挫折。中共的高原特种训练搞得非常好,他们的狙击手使自己一线军官的年伤亡率达到30%,并且经常性的在自己控制区域内袭击后勤部队和仓库,偶尔还会深入战线后方破坏自己的重炮和战术导弹基地。即使在和自己的高原特种部队的交手中也是占据着绝对的优势。更令他警惕的是,近半年的报告里,有些幸存者居然看到对方的部队里有说法语的黑人和白人。虽然各级报告上指挥官都认为可能是目击者在极度恐慌和疲劳的时候出现的幻觉或误解。而且也没有充足的实物证据来证明这一切。但纳吉帕的直觉告诉他,这不会全部是幻觉的。难道,欧盟、法国和中国的合作已经如此紧密了?这样发展下去,光复国土的行动不是越来越渺茫了吗?昨天,有一个破坏小组在战线后方50KM被自己的部队包围,但没有活口被捉到。其中,有两个人是用手雷自杀的,粉碎的尸骨中,有一张烧掉了一半的照片,照片上有一个笑容灿烂的西方男子。虽然被俘前使用光荣弹是中共精锐部队士兵的传统,但中国军人的身上怎么也不该出现西方男子的照片,这更使纳吉帕相信自己的直觉是正确的—有法国军队秘密参加了中国军队的军事行动。不管法国人也好,欧洲人也好;也不管这些西方人是出于怎样的目的出现在这里;对印度来说都不会是怎样的好消息。如果自己能够抓到几个活口,一定能在政治上为印度争取些主动吧?!至少可以阻止欧洲人继续在前线进行军事冒险,多少能拉远些中欧的军事合作关系。只是,要活捉这些特种人员是极其不容易的,尤其在海拔4000…6000米的高原地带。自己需要秘密出动多少军队才能够形成严密的包围?自己又要为这次行动从艰涩的军费中挤出多少来支撑巨大的后勤补给呢?还有,如果中共军队为此不惜一切发动进攻,自己又将承担多少的政治压力呢?

  做还是不做?真是一个大问题啊!如果成功了,再也不会有人来指责自己的部队在过去的日子里所承受的巨大的低级军官伤亡和后勤损失,自己还会因此成为近年来军队唯一的亮点。是啊,只要中共军队不会因此发起大规模的进攻,即使行动失败了,也不会给自己带来多大的损失。可是,万一……

  纳吉帕的副官在隔壁听到“哐啷”一声巨响,连忙跑到作战室门口,到了一地的碎茶杯,纳吉帕中将背着手站在电子地图前,一言不发。他正要悄悄的溜开去叫勤务兵来打扫。纳吉帕中将叫住了他。

  “通知各军军长和参谋长来于明天晚上19:00前到总部开会。”

  千里以外的希夏邦马峰下,一支部队的驻地里马达轰鸣,旋翼扬起的灰尘遮住了湛蓝的天空。杨光透过机窗玻璃,看着最后的一个队员登上了运输直升机,拍了拍机师的右肩。“走吧。”

  又一支外籍兵团部队的高原特种训练要转入实战训练了。






第六章 归宿 第四节 四面楚歌

  杨光一边听着侦察人员的汇报,一边盯着电子地图,脑子里不详的预感越来越强烈。这里是中印对峙线,印度防线背后50公里处的一个山凹。杨光有个习惯,每次受训法军中第一批接受高原实战训练的法国小分队都是他亲自带领着深入敌后的,当然这次也不例外。这个山凹是数个敌后集结地之一,从这里一直到中国境内都在海拔5000米以上,完全不适合人类的生存,所以几乎没有印度驻军存在。从这里往印度方向则海拔不断降低,台地、盆地、公路也越来越多,那里则有印度的重兵驻防。军区特种大队一直利用这个地方对印度军队的后方进行特种渗透,所以杨也很愿意选择这个地方来给法国山地特种兵进行训练。当然,这里也是印度训练山地特种部队的基地之一,双方的渗透、反渗透非常激烈。
  杨光带着队伍越过边境六天,在这里则是第四天,跟随他的法军约有一个排的规模,全部来自2REP,和杨光过去在兵团指挥的特种团一样,是法国外籍兵团的影子部队之一。同时参加训练的是兰州军区特种大队的一个山地特种排,科目是特种情况下,中法军队的协同渗透和破袭。两支部队中军衔最高的就是法国陆军中校杨光,当然,如果不注意肤色和语言的话,没有人会觉得这是两个国家的部队组成的队伍,因为他们穿着的服装和使用的武器都是相同的。

  杨光在二天前就命令断绝了分队指挥部和后方的通话,也禁止分散出去执行训练科目的小组再进行联络。他下达的最后一个命令就是在今天晚18:00以前,所有的小组不论是否已经完成训练任务都必须返回集结地。当晚20:00,所有人员必须开始向自己的境内撤退。之所以杨下达了这样的命令,是因为他在两天前意外的三次看到印度的电子战用的无人机出没在这一地区。印度军队也是一支现代化的军队,拥有很强的电子战、信息战技术,C3I系统的应用也不比中国军队弱多少。杨很明确的知道,一旦印度军队很不记成本的仔细侦察这一地区,他和上级和部下的通讯都会暴露集结地的位置。基于中法高层的共识,法军士兵是不能活着落到印度人手里的,所以,一旦小分队被包围,没有撤退的希望,等待他们的只有两个方法,一个结局。1。是使用中国分队最高指挥官李东上尉背囊里威力巨大的炸弹。2。是被随后发射的战术导弹彻底蒸发。

  杨并不是很有把握把队伍完整的带出危险,已经回来的战术小组和侦察人员报告,印度军队的调动是大规模的,所有的迹象表明,大量的部队已经被机降在这个山区,对他们的包围圈已经基本完成了,甚至还有一个小组报告,看到了印度的军犬部队。看来,自己掉进了一个圈套,杨光苦笑着。某个印度高级指挥官大约猜到了中国军队里搀杂有法国人了,决定不惜一切代价抓住确切的证据了。

  纳吉帕中将看着电子地图上的蓝色弧形已经隐约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包围圈,心情很好。几乎可以确定,圈子里有中国部队存在,而且他们绝对还来不及撤走。如果天神眷顾的话,那里应该会有法国人存在吧。

  中国境内的某个军事基地的作战室里,气氛异常凝重。何志远中将皱着眉头,面前的烟灰缸里堆满了烟蒂。巨大的电子地图上,一个大大的蓝色包围圈里,有一个红点分外醒目,那里就是杨光他们的集结地,最后收到讯息的地方。那个红点代表着70多个中法部队的精英,其中的一半是绝对不能落在印度人手里的。何志远也没有想到,印度军队居然从紧张对峙的前线抽调出一个山地师,一个机降旅的兵力来围捕这区区几十个人。而且,自己的部队从今早已经进入了前进阵地,作出了进攻的态势。对方的指挥官居然还能不为所动,继续完善着包围圈,胆子也实在大得可以,大概是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