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2004年第16期-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几位获奖者,都是很优秀的。我在江非的评语中写到了“歌唱”一词,我们过去好多诗歌是在诉苦,是在怨天尤人,它不是一种非常健康的心态。我们通过评奖把好的作品推荐给大众,同时起到引导的作用。
  我期望我们的华文青年诗人奖能在今后获得大家不断的支持,使这个奖项能够延续下去。现在各种评奖活动太多了,经常会突然蹦出一个大奖来,大奖都大得不得了,都号称是世界级的,但往往搞了一次再就没影子啦!或者不过是用事件炒作自己、炒作一个群体,这种做法其实也是在扰乱视听。我们就是想从最根本做起,把优秀的青年诗人推到诗歌的前台。在选择评委上也是非常认真与慎重的,我们全部选择了对当下诗歌最有发言权的学者、编辑家,他们既是诗歌的专家,又一直不缺席地出现在当下诗歌的阅读、评论现场。我们非常感谢评委们,他们的评审工作做得非常认真仔细,都很负责任。
  另外,在此我也希望与漓江出版社的合作更密切,通过出版获奖诗人诗选使我们的这个奖项为更多的人所知,使最好的诗歌走进大众。
  叶延滨:这六位青年诗人是我们所看重的。这两年出现了各种类型的评奖,就有了各种各样的获奖诗人,他们的获奖理由是各种各样、形形色色的。但我们的这个奖有它的独特性和很高的标准。通过这两届评奖,华文青年诗人奖因为它对诗歌本身的负责态度,因为评奖过程的公正严谨,受到了社会特别是诗坛的关注、承认。
  我们每年都经过读者推荐,编辑和议,选定几十位候选青年诗人,从某种意义上说,这几十位青年诗人都有可能当之无愧地获奖,但为什么这两届是这六个人得到了这个奖项呢?我觉得有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是他们不是热点诗人,不是时尚诗人,不是被人追捧的新宠诗人。这些诗人应该说是走过了一段非常艰辛的探索之路的,他们自己追求自己的风格,自己设定创作目标,同时他们也在修正着中国九十年代以来的诗歌创作方向。八十年代到现在,诗歌的写作环境越来越好,我从1982年到现在做诗歌编辑二十多年时间,感触颇深。在八十年代,诗歌不断地有事件,诗歌的环境是很艰难的。进入九十年代,诗歌基本上没有来自意识形态下的压力,更多的是来自诗歌内部的压力。环境已经变了,但内部的压力也是很让人头痛的。不能不说诗歌从政治热情、社会热点到文学自身的回归是一种进步,但反过来新的问题又出现了。我在《星星》诗刊时曾提出过诗歌的反向消费,就是某些诗人不是为自己写作,甚至也不是为读者写作,而是在为评论家写作,他们的终极目标是为文学史写作。这个也可理解,应该说,有一段时间,批评家左右了我们的整个汉语文学,诗人们忙着打旗号,忙着争创先锋,忙着在诗歌里面表达自己最新的观念,其实这是另一种意识形态的写作,这个意识形态不是在上面,而是在诗人内部。我们的评论家需要建立新的诗歌体系,能进入评论家视野、能作为评论文章中的例证的诗歌就最受欢迎。在这种情况下,很多优秀的诗人在反向消费中消隐了,他们顾此失彼。发展到最后,诗歌流派各往自己的极端走,读者已很难分清哪一个是好诗,哪一个是废话。诗歌内部的压力到了非解决不可的时候,就有了盘峰诗会,有的人到现场一看,极为惊讶:怎么这个会没有领导哇?由此可见一些人还停留在旧的意识形态中,而盘峰诗会的多数诗人开始自己解决问题了。惊讶者认为,诗人不会是自己找自己的麻烦吧?在我看来,这些事件都是非常有益的,使诗人找到了自己的正途,更为重视自己的写作,更多地去表达自己创作的追求和愿望。这时,新的问题又出现了,很多诗人比赛着看谁更能展示自我。重要的是展示的自我是病态的,还是健康的、是提升了人生的价值,还是降低了人生的价值?是让人读了感觉人生应该更高尚一些,还是应该更卑贱一些?我们作为《诗刊》编辑,在第一线与写作者对话,有责任将最好的诗歌提供给读者,也有责任提供更好的诗歌文本给我们的诗歌理论家。关注当下诗歌、近距离地接触诗歌现场的理论家太少了,他们对当下诗歌不了解,很多批评文章其实与诗歌不搭界。
  华文青年诗人奖评奖中的诗歌优劣取向不是一个人可以说了算的,不是我们,不是叶延滨,不是林莽,也不是谢冕先生。如果我们凑在一起,比方说,谢冕老师他看好某诗人,他在会上一提出来,也许大家有些意见也会碍于面子,不好反对。我们的措施是把编辑通过汇总读者意见整理出来的10位青年诗人的稿子,交给评委,打分、写评语后迅速反馈回来。评委各自独立的评判打分,使获奖作者自然地水落石出。我们没去搞什么平衡,完全遵照评委所打分数定高低。举个例子,上午还有人说,你们的这个奖是和尚奖,都是男的,没有女的。这就是我们不搞平衡的结果。事实上,青年女诗人也有很优秀的,也有女诗人进入前10名,但就在她们所提供的这些篇目上面,评委没有达成共识。我们也期待着明年或者后年,经过沉淀,女诗人能在华文青年诗人奖里占一席之地。
  编刊物就希望推出新人,《诗刊》的“青春诗会”年年推出十几位青年诗人。现在活跃于诗坛的很多人都参加过“青春诗会”,有些人却杳无音信了。这两届获奖诗人当然很优秀,但也存在这个问题,一个年轻诗人的正常成长要躲避掉多少诱惑啊!我希望获奖诗人珍惜我们的这个平台,不要认为踏上这个平台就该怎么样怎么样,就吆三喝四了,要在这个平台上再往前走。才华是最容易消亡的东西,要等下一拨诗歌好汉出现时,他们说受过江非、雷平阳的影响,再过十年、二十年我们的诗坛还提江一郎、刘春、哑石、北野……这才不辜负评委们的厚望。
  应该说我们的这个奖作得是相当扎实的,是相当有规模的,评奖后有一期专号刊发作品,有颁奖会议,有每年一本出版社的作品集,还有一位诗人到大学里做驻校诗人。这一切,使华文青年诗人奖变得厚实起来。
  《诗刊》和漓江出版社签的是十年协议,我们希望的是延续性,我们希望这个奖在今后若干年里是人们所关注的奖项。每年三人获奖,十年后就有三十人获奖,成活率百分之六十,那中国诗坛上就有近二十位实力诗人在前进的路上是我们这个奖把他向前推了一把。
  
   评委:担忧远去,希望重现
  
  谢冕:八十年代以来的二十多年的诗歌之路,为我们面对今天的这些诗歌打下了非常好的基础。现在看起来本世纪初这头几年所展现的诗歌状态,有一种新的诗歌在勃勃地生长,这两届华文青年诗人评奖给我提供了这样一个接触最新诗歌状态的机会,使我能够认识到很多陌生的面孔、陌生的名字,由此给我的印象是诗歌在慢慢地生长着,在慢慢地延伸着。前几年,我对诗歌的确是有一种担忧,担忧来自诗人们非常自信,而读者们非常不满意,媒体也不满意。但是诗人们的自信确实非常强烈,他不以别人的观点为参照,不理睬批评者的言辞。这就造成了很大的僵持的局面。我担心诗歌的这种偏离,主要的问题是偏离读者。我有一篇文章题目叫作《有些诗正离我们远去》,不是所有诗,是有些诗,我的批评意见也受到了批评,包括我的朋友的批评。看到两届华文青年诗人奖获奖者的诗歌之后,我得到一种安慰,我的担忧在逐渐地解除,我的不安被这些新的面孔所带来的惊喜所安慰。让人惊讶的是他们对诗歌的态度和观点是极为高妙的。江非说:诗歌就是对时代的介入、批判,以及对广阔民生的记录、关注、承担;就是对个体生命、事物本身,以及客观存在的世界关系的个人阐释;就是对民族、祖国,以及更为恒久的自然事物和人类精神的壮烈歌唱。江非还认为:我的诗歌母题对自己来说应该是“乡村”以及“乡村的这个时代”,具体地说就是平墩湖和它的在场。雷平阳说:我很乐意成为一个茧人,缩身于乡愁。空中搬来石头,梦中背着泥土,我建造了一座小小的修道院,它们代表着父亲结疤的骨头,母亲开花的眼泪,村庄疼痛而又虚无的断代史……我想强调的是,无论经卷,还是诗歌,它一旦触及土地的肌肤、情感的骨头,它就该软下去,立即软下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