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父亲:那我们听听孩子的想法,耿耿,你希望谁带你?
耿耿:我想和爷爷奶奶在一起,他们一直和我说一些乡下好玩的事情,而且他们玩的游戏都很有趣,别的小朋友都没有见过,我学会后能在学校里卖弄。
父亲:那么让妈妈继续带你不好么?
耿耿:好是好,但是妈妈总是爱唠叨,在幼儿园要听话,不能打架……还总是问我今天学了什么,很烦人的。
父亲:那外婆外公呢?
耿耿:外公外婆其实也不错,但是在外婆外公家可玩的东西少,除了打打游戏和睡觉外,就没什么事可以做了。
母亲:那我们到外面请个阿姨来带你吧!
耿耿:不要!老师都很凶的,你万一弄坏东西或做错什么事情,他们就会骂你,阿姨也会这样。
70s记忆与展望
Jimmy 32岁 报社编辑
我们那个时候不存在这些问题,都是父母带,我们那么多叔叔和阿姨,若让我外婆或奶奶带,那他们可就忙不过来了。
其实,如果说要带孩子,还是父母带最好,会比较亲。我们那个年代妈妈一般很唠叨,而爸爸一般会和我们一起玩。我当时住在外婆家住过半年,但是没有什么共同语言。阿姨、叔叔们来的时候就热闹了,那时还挺开心的。但现在的孩子不太可能有那么多亲戚,相信肯定会很孤独的。
我结婚也有三年了,最近也准备生个孩子,你知道报社的工作有时候是没日没夜的,我没有时间带,而我爱人也是报社的,所以我正在和我爱人商量谁换一份工作,这样有时间带孩子,但毕竟放弃那么多年的经验也不舍得,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我,估计孩子出生后也很难有个定论。
TIPS:
核心家庭理念
西方尤其强调“核心家庭”,这同犹太人父权制传统有关系。《圣经?旧约》上说:“人要离开父母于妻子连合,二人成为一体。”主张建立以夫妻为核心的家庭。在犹太家庭中,无论宗教礼仪还是生活技能都由父亲传授,《圣经》四次提到父亲有责任将出埃及的故事和上帝吩咐的典章律法告诉儿子。父亲往往是儿子心目中智慧的代表。斯宾塞讲过这样一个故事,他儿子小斯宾塞曾对一位卖药的商人说:“先生,你可别骗我爸爸,我爸爸什么都知道!”家庭中,母亲是日常生活的具体指导者,她督促孩子学习知识。有位犹太母亲教育她的孩子:你要带走的不是钱,也不是钻石,而是智慧。你只要活着,智慧就永远跟着你。至于保姆,只是婴儿时母亲的助手。
70年代人父母辈的能量
今天虽然一些70年代出生的人已在国外立足,并生养孩子,他们的小ABC们还是需要爷爷奶奶飞越大洋组建“空降兵团”。70年代人的父母有巨大的能量,在国内能“全天候”、“全方位”地侍候孩子,来到异乡虽说人生地不熟,也至少能“陪吃”、“陪玩”、“陪学”。其实老人们丰富的阅历能传授孩子受益一生的财富。有位老贝尔为他顽皮的孙子制定了一整套计划,包括学习绅士的衣着和举止,阅读莎士比亚提高语言技能,独立地支配零花钱等。小孙儿从此言行合体,后来成为了著名的发明家。真正能将经验传授给孩子的长者本身也是智者,可惜就像老马很想将自己犯过的错、经过的痛全都教给小马,然而小马却有足够的时间和使不完的劲来挥霍——老马自己当年不也是这样过来的吗?
选择保姆带孩子的家长给予以下建议
1。保姆要有责任心。养育孩子的工作是一件复杂的、细致的、琐碎的工作,是不能疏忽大意的。婴幼儿时期是身心发育的重要时期,这个时期孩子生长发育的好坏,对其一生影响很大;孩子对疾病的抵抗力又弱,对外界环境的适应力比较差,因此保护和增强孩子健康极为重要。这就需要保姆从孩子一日生活的每个环节上,都要注意到认真、细心、负责。特别是小孩子还不懂得什么是危险,常常会出现意外事故,如果稍有疏忽,就会影响其健康甚至带来严重后果。所以保姆要有责任心。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
2。保姆要有养育孩子的常识。最好雇佣曾经带过孩子的保姆,因为这类保姆已有些经验,当然如果能雇到具有养育孩子常识的保姆则更好。
70年代父母需要完成的题目
根据你自己的特点回答以下十个问题,再填写以下表格所,当你完成以下工作后,相信能较清晰地寻找出最适合你的谁带孩子方案:
10道问题,需要家长深思熟虑地回答:
1。 你为什么要生孩子?
2。 你觉得孩子重要还是事业重要?
3。 你愿意舍弃自己的一份工作带孩子么?
4。 你父母或他/她父母的性格、为人处事和生活方式怎么样?
5。 你了解今天的幼儿园的真实情况么?你希望孩子在幼儿园里面获得什么?
6。 你的孩子几岁进幼儿园最为合适?
7。 你会如何挑选保姆?请罗列出你所要的保姆各种指标
8。 你希望保姆所要做的工作有哪些?
9。 无论你选择谁带孩子,你如何与你所选择的方案进行互补,达到共同培养和教育孩子的目的?
10。 设计一个适合你们家庭的教育方案
谁带孩子分析表格
优势 劣势 时间安排 可行性 实施方法 备注
70年代人自己
专业的幼教老师
半托幼儿园
70年代人的父母
保姆
全托幼儿园
4选房的艺术与孩子的空间
人物背景
张婷,母亲,大学社会学系讲师,正在申请副教授职位。
王锐,父亲,行政人员。
包玉玲,奶奶,王锐的母亲,大学退休职工
雯雯,女儿,17个月。
背景
房价正在飞涨,张婷和王锐结婚已有4年时间,由于当时结婚仓促,生活条件也一般,所以就一直与王锐的父母挤在一件100多平米的房子里,虽然说婆媳关系相处的还不错,但这样的生活也不是长远之计,与此同时她们的女儿也已满周岁,这样5个人挤在一起还是相当不便的,买房子的事也提到他们的行事议程上。
买房虽要看房价但更重要的是房子到底能赋予他们什么价值?
对话——买房子为孩子考虑还是为自己考虑
父亲:妈,我们考虑了很久,雯雯也在长大,房价也在上涨,现在家里的条件还可以,但房子小了点,我怕孩子再长大点会对你们的生活造成不便,所以我和张婷也商量过了,想买房。
奶奶:其实我们也考虑过,我和你爸也打算住到郊区去,那里空气好,交通好,没有太多污染,把这里的房子腾出来给你们住。
母亲:妈,你们年纪也大了,说真的在这里你们也住了快半辈子,已经习惯了这里的水土,真搬到郊区去住,还需要适应,中国有句话叫不易动土!
父亲:是啊,妈,我们确实得自己买房子,现在我们考虑最多的问题是,房子买在哪里?比如说,如果我们买在离市区较远的地方,每平米大概只有6000左右,这样我们能有余钱买辆车,如果买的离市区较近,价格少则万元,多则3、4万,一套房子下来都能在市郊买幢别墅了!
母亲:话又不能这样说,首先你看,我们两个人工作的单位,你在市区内上班,从这里到你公司需要1个半小时的时间,而我上班的地方则在市郊,但是作为大学老师不需要每天都去单位,大概每周去2~3天便行,相比来说,我一个月在市区的开会的机会也是很多的。哪怕我不开会,我从家里到学校也只需要半个多小时,虽然距离和你差不多,但我不堵车。
父亲:近郊的空气相比市区的空气来的好,而且对于雯雯来说,更接近大自然。
母亲:那只是表面上比市区好,现在工厂外迁,都跑郊区,你看似清新的空气,其实里面充满着致命的毒气,市区的空气虽混浊,但汽车排气标准都已达到欧III标准,同时卡车进市区是被控制的,其实空气总体来说也还好。至于谈到雯雯,我认为随着雯雯的年龄增加,雯雯应该接受很多层面的知识,如看话剧、去博物馆看展览,参加兴趣班等,这些是近郊不能提供的,当然啦,你也可以说特地带雯雯来市区,一次两次我们能做到,时间长了,必定会觉得这是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