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谈什么性,说什么爱-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雄激素分泌正常,男性才能维持正常的性功能和各系统的代谢。雄激素分泌不足不但会影响生长发育,导致性功能低下,而且会出现女性特征。但是,当雄激素水平过量时,就会促进前列腺良性增生,甚至引致前列腺癌。而雌激素,能促进并维持女性生殖器官的发育成熟及正常状态,促进女性第二性征的发育。
  近年,随着女性更年期综合征备受重视,雌激素替代疗法的应用亦热火朝天。
  雌激素被视为“使女性永葆青春的灵丹妙药”,成为中老年妇女预防更年期后多种疾病的救星。仅在美国,就有超过40%的更年期女性服用雌激素替代药物。很多人在停经时开始服用,一直用到七八十岁。
  由于雌激素还能使皮肤光滑、水分潴留、对抗雄激素,因此许多年轻女性还用它来丰乳、美容、治疗痤疮。但是,雌激素的神效让人们得意忘形之后,也很快尝到了过量使用的苦果。
  1997年,美国女性健康促进会对近17万50~79岁的美国女性开展调查。结果显示,同时服用雌激素和孕激素的妇女患乳腺癌、心脏病、中风、血栓的危险比不服用激素的人高出许多。科学家们对这一发现极为震惊。很快,美国国家环境健康科学研究所便将雌激素列入了最新一批致癌物质的行列。所幸,科学家们不久又发现,引起高危险性副作用的原因,是因为所用的雌激素是从马的体内提取。而通过食用五谷杂粮和水果来摄取的植物性雌激素与女性自身分泌的雌激素结构相似,也相对安全。
  雄激素与雌激素这两种化合物将人类分隔成生殖水平上截然不同的两性,却又神奇地共存于男女体内———男女的性腺(分别为睾丸和卵巢)都可以产雄、雌激素,只是各自在神经中枢的控制下,很有性别立场地根据个体需要将两种激素分化成有相当差距的数量级,使异性激素在自己的议席中仅占少数。
  但是,绝对不能小看雄激素在女性体内的作用。它从新陈代谢、水钠排泄等各方面影响着女性的身体机能,而对生活质量影响最大的,莫过于控制性感觉、性活动和性高潮的强烈程度。研究显示:女性体内雄激素下降时,性欲、快感和高潮次数也会剧烈下降,血液中雄激素水平与女性性反应和性满足之间呈明显相关性。
  当更年期妇女的卵巢内分泌功能衰退时,日常执政分泌雌激素的功能细胞已经不能压服异己,造成雄激素和雌激素比例失调,就会表现出男性化体征。类似情况亦会出现于男性,雌激素对雄激素的分泌起重要调节作用。当雌激素代谢器官肝脏的功能衰减时,男性体内性激素代谢紊乱,雌激素含量相对升高并抑制雄激素的分泌,会使男子女性化,出现性欲减退、阳痿、女式阴毛分布、腋毛脱落,甚至出现肝病终末期的标志———男性乳房发育。
  圣经中说,夏娃是由上帝将亚当的一条肋骨取下变成的,这与雌、雄激素的关系不谋而合———雌激素就是由雄激素转化而来的,只不过在这出分别上演于性腺及脂肪组织中的故事中,并非所有雄激素都能成为男主角,只有含量最高、作用稍弱、常用以代表雄激素家族的睾酮,才能真正登上舞台,体验性别转化的脱胎换骨。而上帝的角色,则由掌管机体新陈代谢调节大权的特殊蛋白质———酶家族中的芳香酶———扮演。
  这样的铺垫应该有助我们理解某些常见疾病的原因,比如脱发。在大多数早年秃头的男性体内,毛囊乳头及根鞘中的Ⅱ型5α还原酶水平增高,使睾酮转换成双氢睾酮的量增加。双氢睾酮对雄激素受体的亲和力要比睾酮大5倍,这使其能更轻易地与雄激素受体结合,并迅速进入毛囊乳头及根鞘的细胞核。进入了管理核心并能在基因表达层面控制毛发生长的双氢睾酮,却实施着与睾酮完全相反的政治策略,结果使失去雌激素和睾酮呵护的毛囊微小化,生长期缩短,头发变成细小的绒毛状而至稀疏。
  不能忽略的还有调节阴阳平衡的芳香酶。在肥胖者体内,由于富含芳香酶的脂肪组织的堆积,不仅使雌激素易在脂肪中贮积,排泄速度减慢,而且使体内雄激素转化为雌激素的作用大大增强,于是,过量的雌激素在脂肪组织的孕育保护下排山倒海而来,导致雌激素化症状:女性出现月经紊乱、无排卵月经、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不孕症等,而男性则出现性功能障碍。
  有趣的是,在激素转化过程中起源头作用的雄激素并不能证明世界的宗源是雄性;恰恰相反,如果没有雄激素的外加作用,所有胚胎的发育都倾向女性。胚胎在发育初期呈双性,同时拥有可发育成男性生殖器的副中肾管和可发育成女性生殖器的中肾管两套器官。在发育过程中,其中一套继续细胞分裂和生长,另一套则萎缩退化。由于向女性分化时不需要任何激素,而向男性分化时则必须有胎儿性腺分泌的雄激素调控,因此如果没有激素或外界因素干扰,胚胎的自然取向是女性。激素的地位又一次变得举足轻重。若雄激素的生产、代谢及其作用表达的任何环节出现紊乱,就会出现各种两性畸形的性分化异常疾病。不过,研究又发现,在胎儿期接受过雄激素影响的女孩会萌生与传统女性相异的特点:她们比较调皮,喜欢与男孩一起从事户外剧烈活动,不喜欢过分装饰的女性服装,但通常智商更高,对事业的抱负始终如一,因而有不同凡响的学术成就,她们虽然也会循所谓的常规人生路线结婚、怀孕、生育,但这些家庭事务永远在生命的第二位,远远不能引起与事业相等的关注。
  最具戏剧性的内分泌器官:肾上腺
  与分泌性激素的性腺不同,肾上腺名不见经传,只有区区几个立方厘米的体积,甚至在它所依附的肾脏旁也毫不起眼,却承担着机体最重要的分泌功能。对于这个人体里最具戏剧性的内分泌器官,最经典的评价是———你可以没有肾脏,却不能失去肾上腺。
  当然,说它最具戏剧性,是因为,它以及它所分泌的激素———糖皮质激素和肾上腺素,常常成为影视作品中最紧张刺激之情节的必要道具(毫不夸张地说,它的风头直追韩剧催泪弹“白血病”,成为暴力动作片以及惊栗电影的重要元素)。
  元素之一:糖皮质激素
  某出美国大片,说的是两兄妹攀登冰雪覆盖的崇山峻岭的故事,面对严寒、缺氧、雪崩、失散……种种恶劣环境让观众惊心动魄。但好莱坞总不甘心只告诉我们“大自然不可征服”这个老套的道理,揭示人心之叵测才是电影的主旨。而这场善恶斗争的焦点,就是能使人们注射后在体能上克服极地危机的地塞米松———糖皮质激素。
  当然,电影对激素作用的“艺术夸张”不可尽信,但我们可以借此认识一下糖皮质激素。人们平时常常提及的“激素”,大多为糖皮质激素的简称。用它来替代由众多角色组成的庞大激素家族,糖皮质激素的显赫地位可想而知。它能对抗过强而有害的炎性和过敏反应,成为治疗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哮喘和肾炎)的最有效药物;参与恶性肿瘤的化疗和抗移植排斥反应,甚至能把徘徊于生死边缘的人们从休克、急性心力衰竭、中毒和甲状腺危象中挽救回来。
  前段时间的SARS风波更让糖皮质激素大出风头。大量激素疗法治疗SARS,利用的就是糖皮质激素能够抑制肺部纤维化这一功能。虽然糖皮质激素不能从根本上抑制或杀灭SARS病毒,但它的确保住了SARS患者的肺功能,让他们在走出隔离病区时仍能在欢呼雀跃后气定神闲而无须吁吁喘气。此外,糖皮质激素还被皮肤科医师充分利用,使得被严重痤疮困扰的脸蛋变得光滑美丽。
  不幸的是,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糖皮质激素这一双刃剑在挥舞时亦充满危险,任何不专业或不考究的使用都将使人们陷入另一个危机。比如,它能降低人体抗肿瘤和病原体的免疫功能与防御疾病的能力,使潜在体内的非致病细菌变成威胁,诱发静止的结核病灶扩散恶化;抑制成骨细胞的活力,造成骨质疏松,儿童和绝经期妇女严重者可产生自发性骨折;降低胃肠粘膜的修复能力,诱发或加剧消化道溃疡,甚至引起消化道的大出血或穿孔;可发生欣快、激动甚至诱发精神病和癫痫发作;长期使用会导致水钠潴留而造成高血压、升高血糖、胎儿畸形或缺陷、流产、早产。此外,皮肤上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