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孙正义的那局棋(2)
而到了宽带时代,我们可以很明显地看到了孙正义玩法的改变,这不再是一个普撒甘霖的时代了。通过那个时代,孙正义已经挑选到了优秀中最优秀的一批人,现在,他要通过他们来完成自己的整合了。我的意思是说,现在,已经到了孙正义这个“宋江”的“梁山军”时代了。
这是一个以中国为主要市场基地的亚洲互联网“梁山军”,中国即将成为全球第一大互联网使用者市场意味着“梁山军”将会有着最好的市场基础,同时,正如我们在本书后面几章看到的,这是一个具有特色的市场,中国提供了一个后发的平台。这个平台上,先进的美国经验并不意味着胜利。
很自然地,接下来的一个问题是:如果说已经存在了一支主要由华人为主体的互联网梁山军在与强大的互联网美洲军团是否有赢的机会?
现在只能说,我们还不知道。不过可以知道的是,相对于大洋彼岸的美洲军团来说,这一支互联网梁山军无疑由华人中最优秀的成员组成,正如我们后面可以看到的,尽管生活在各方面都落后于美国的国家中,梁山军中的阿里巴巴公司却在制度上达到了完全可以与它的美国竞争对手eBay竞争的程度。
如果这一支由华人组成的互联网梁山军有可能在互联网这个平台上占有胜机的话,那一定是马云所说的“东方的智慧、西方的运作”在起作用。东方的智慧,虽然已经落后了数百年,但一定还是有机会的。
健康公司(1)
马云的话总是显得有些支离破碎。
对于阿里巴巴的经营情况,他的描述是:2002年赚一块钱、2003年每天营收一百万、2004年每天利润一百万、2005年要争取达到每天上交税收一百万。另外他还说:“阿里巴巴(对于股东)的强势,在于我们说过的事情后来都变成现实。”
针对他这种大而化之的经营情况描述,作为公众代表的传媒界人士基本持有“不可全信,也不可不信”这样的两可态度。一方面大家都看到了阿里巴巴在商业界的影响力,但另一方面,对于马云号称的阿里巴巴如此之快的盈利速度表示疑问。在作者写作本书的时候,一个资深的传媒人还特地嘱附:马云那种大而化之的描述是不可信的,为你写作的真实性基础考虑,你必须拿到他的营收来源。同时我还听说上海的一些年轻记者对阿里巴巴的评价是,马云特别能侃,倒底能不能信只有天知道。
经过深入的采访,作者发现,如果就账务而言,阿里巴巴的收入是十分简单而且好算的。它在的收入渠道大概有两个,分别是中国供应商项目和诚信通项目。虽然阿里巴巴到现在还是个私募公司,他们因此而不愿意公开收入情况,但作者还是可以通过采访中得到的情况推算而得的他们大致的经营情况。
中国供应商项目:阿里巴巴的中国供应商分基本和高级两种,基本的中国供应商收费为四万/年,高级中国供应商为六万/年。作者查看阿里巴巴的资料和走访它的高层后听到的会员数是2005年基本上六到七千个企业,那么这一项的基本收入在两亿到三亿之间;
诚信通项目:这个针对内贸中小企业的项目收费为2300元/年,通过同样的渠道作者了解到它的会员数大约在十五万左右,那么这个项目的收入也在三到四个亿左右。
两项合计,阿里巴巴的收入在六到七亿应该是一个合理的推测。
把这个数字去与马云所说的2005年每天上交税收一百万相对照。如果每天上交税收一百万,考虑中国企业的基本综合税负在营收的33%左右,可以推断出马云这句话意味着阿里巴巴每天的营业收入大约在三百万左右。阿里巴巴应该不会在休息日也交税,所以每年的工作日应该为250天(365天减去52周双休再减三个大假共120天的休息),马云这句话的意思就是阿里巴巴的营收大约就在七亿五千万左右,因此作者的推断比马云的话少了一些,但少得不多。因为2005年还有一些时间,阿里巴巴还可以通过签约新客户获得营收来冲击它的领头人所要求的目标。
对于一个从创业到现在也只有六年时间的互联网公司来说,这样的营收是一个很令人兴奋的数据,不过马云似乎并不在意阿里巴巴这张成绩单。他在很多场合都说过:“(相对于他的梦想来说,)阿里巴巴现在赚的,只是一些零花钱。”
是的,相对于我们在序言中描述的那个阿里巴巴的梦想,我们认为阿里巴巴赚的确实也只是零花钱。现在我们可以通过看阿里巴巴会在哪些地方花钱来知道他们现在在做些什么。
所有雇员的薪金和办公费支出,阿里巴巴现在有两千五百名员工,以人均每年十万元人民币计,花费大约在二亿五千万左右。这些雇员分布在阿里巴巴的中文和英文网站,淘宝网站、支付宝网站,还包括一支大约为一千五百人的销售队伍,销售人员中有一千人左右分布在需要面对面销售的中国供应商项目,还有几百人分布在需要电话销售的诚信通项目。
从人员的分布上我们可以看出,销售仍然是阿里巴巴最主要的人力分布区域,尽管已经有了强大的品牌,但马云和他的高层还是必须在销售上花去大约五分之一以上的收入。
淘宝和支付宝的推广费用,有媒体估计这一项大约会花去阿里巴巴每年一个亿以上的费用。而这看来是阿里巴巴除员工开支外最大的支出。这笔推广费用相对于阿里巴巴的成长历史来说是非常大的,在整个阿里巴巴网站的成长过程中没有出现像淘宝那样巨额的广告费开支。
这种开支与阿里巴巴对淘宝和支付宝的估价是一致的:“如果阿里巴巴公司上市的话,中国供应商能使它的价格维持在十美元以上,如果加上诚信通,价格可以上升到三十美元,而使阿里巴巴股价上升到一百美元以上的,只能是淘宝和支付宝了。”这是阿里巴巴公司内流行的一种说法。
相对于人力资源和推广费用的开支,阿里巴巴花在场租、设备上的都只是不多的钱了,基本上都维持在千万元人民币级别。
综上我们可以估计出阿里巴巴在2005年的净利润大约在三亿左右。
我们又可以拿这个数字与马云所提及的2004年每天盈利一百万的数字相对照,每天盈利一百万,意味着阿里巴巴在2004年的总盈利大约在二亿五千万左右。因为淘宝和支付宝的推广费用2004年就存在,但阿里巴巴公司的人员从2004年到2005年却有很快的增长,从1500人上升到2500人,因此这个数字大概也是吻合的。
健康公司(2)
从以上估计的收支情况看,阿里巴巴至少在现阶段是比较健康的公司。营收上升、利润上升、雇员人数上升,更重要的是除了目前创造营收的项目外,花了重金投入未来可能盈利的新项目。另外更重要的是所有阿里巴巴经营的项目都是所谓的“一等产业”,即帮助客户赚钱的项目,在客户赚钱的前提下(互联网研究所的一份报告指阿里巴巴的会员中有90%以上认为阿里巴巴网站有用,而来自阿里巴巴自我的数据表明它的两个营收项目——无论是中国供应商还是诚信通的客户,每年都有70%以上的续签率),阿里巴巴赢得了接近50%的利润率。而如果这样的利润率存在于一般消费品的话,恐怕阿里巴巴早就已经抱怨盈门了。
行业权威(1)
以2005年初央视将“年度十大经济人物”称号授予马云为界,阿里巴巴逐步走上了中国电子商务这一行业的高峰。
国际媒体比国内媒体更早地注意到了这个由五十万元和十八个人起步的电子商务公司。权威的《福布斯》杂志从2000年起连续四年将阿里巴巴评为全球领先的B2B网站,并且三次报道它的业绩。它在2001年报道中评价阿里巴巴说:阿里巴巴是来自中国的著名网络公司和一个各种商品聚集的网上市场。仅电脑和软件一类就有11,000多条信息。阿里巴巴提供基于许多行业分类的信息服务,它刚与邓白氏等资信管理公司合作为客户提供一个名为“诚信通”的新服务,增加它的庞大的国际买家和卖家群在网上交易中的安全感;
全球领先的哈佛商学院两度将阿里巴巴列入它的企业案例库;
日本的《朝日新闻》社评价阿里巴巴说:阿里巴巴商务网站一直致力于帮助中国的中小型企业通过互联网在世界范围内做成生意,现会员总数已超过100万,其中约有9成左右是中小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