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人死不敢往;以士之招招庶人,庶人岂敢往哉?况乎以不贤人之招招贤人乎?
欲见贤人而不以其道,犹欲其入而闭之门也。夫义,路也;礼,门也。惟君
子能由是路,出入是门也。《诗》云:周道如底,其直如矢;君子所履,小
人所视。’”
万章曰:“孔子,君命召,不俟驾而行;然则孔子非与?”
曰:“孔子当仕有官职,而以其官召之也。”
【大意】
这两章论述君子接受国君的接济和召见的原则,其内容与前文有相通之
处。第六章孟子指出,君子接受国君周济有一定的原则,国君周济君子也要
有礼节。第七章孟子认为,君子没有职务,不应去拜见国君;臣子对国君不
合礼的召见,也应坚持不去。
第八章
孟子谓万章曰:“一乡之善士斯友一乡之善士,一国之善士斯友一国之
善士,天下之善士斯友天下之善士。以友天下之善士为未足,又尚论古之人。
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是尚友也。”
第九章
齐宣王问卿。孟子曰:“王何卿之问也?”
王曰:“卿不同乎?”
曰:“不同。有贵戚之卿,有异姓之卿。
王曰:“请问贵戚之卿。”
曰:“君有大过则谏;反覆之而不听,则易位。”
王勃然变乎色。
曰:“王勿异也。王问臣,臣不敢不以正对。”
王色定,然后请问异姓之卿。
曰:“君有过则谏,反覆之而不听,则去。”
【大意】
这两章的内容不同:第八章以交友为喻,强调向古人学习的重要性。第
九章论述臣子的义务和责任。与国君同姓或不同姓的大臣都有义务进谏;若
国君不听,同姓的大臣有义务废除国君,不同姓的大臣则应辞职。
… 页面 59…
卷十一告子章句上
第一章
告子曰:“性犹杞柳也,义犹桮棬也;以人性为仁义,犹以杞柳为桮棬。”
孟子曰:“子能顺杞柳之性而以为桮棬乎?将戕贼杞柳而后以为桮棬也?
如将戕贼杞柳而以为桮棬,则亦将戕贼人以为仁义与?率天下之人而祸仁义
者,必子之言夫!”
第二章
告子曰:“性犹湍水也,决诸东方则东流,决诸西方则西流。人性之无
分于善不善也,犹水之无分于东西也。”
孟子曰:“水信无分于东西,无分于上下乎?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
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今夫水,搏而跃之,可使过颡;激而行之,
可使在山。是岂水之性哉?其势则然也。人之可使为不善,其性亦犹是也。”
第三章
告子曰:“生之谓性。”
孟子曰:“生之谓性也,犹白之谓白与?”
曰:“然。”
“白羽之白也,犹白雪之白;白雪之白,犹白玉之白与?”
曰:“然。”
“然则犬之性犹牛之性,牛之性犹人之性与?”
第四章
告子曰:“食色,性也。仁,内也,非外也;义,外也,非内也。”
孟子曰:“何以谓仁内义外也?”
曰:“彼长而我长之,非有长于我也;犹彼白而我白之,从其白于外也,
故谓之外也。”
曰:“异于白马之白也,无以异于白人之白也;不识长马之长也,无以
异于长人之长与?且谓长者义乎?长之者义乎?”
曰:“吾弟则爱之,秦人之弟则不爱也,是以我为悦者也,故谓之内。
长楚人之长,亦长吾之长,是以长为悦者也,故谓之外也。”
曰:“耆秦人之炙,无以异于耆吾炙,夫物则亦有然者也,然则耆炙亦
有外欤?”
【大意】
这四章的内容都是孟子与告子在人性论上的辨论,其中反映了孟子人性
善的理论,不失为一篇非常精彩的思想对话。
第五章
… 页面 60…
孟季子问公都子曰:“何以谓义内也?”
曰:“行吾敬,故谓之内也。”
“乡人长于伯兄一岁,则谁敬?”
曰:“敬兄。”
“酌则谁先?”
曰:“先酌乡人。”
“所敬在此,所长在彼,果在外,非由内也。”
公都子不能答,以告孟子。
孟子曰:“敬叔父乎?敬弟乎?彼将曰:‘敬叔父。’曰:‘弟为尸,
则谁敬?’彼将曰: ‘敬弟。’子曰:‘恶在其敬叔父也?’彼将曰:‘在
位故也。’子亦曰: ‘在位故也。庸敬在兄,斯须之敬在乡人。’”
季子闻之,曰:“敬叔父则敬,敬弟则敬,果在外,非由内也。”
公都子曰:“冬日则饮汤,夏日则饮水,然则饮食亦在外也?”
第六章
公都子曰:“告子曰:‘性无善无不善也。’或曰:‘性可以为善,可
以为不善;是故文武兴,则民好善;幽厉兴,则民好暴。’或曰:‘有性善,
有性不善;是故以尧为君而有象,以瞽瞍为父而有舜;以纣为兄之子,且以
为君,而有微子启、王子比干。’今曰 ‘性善’,然则彼皆非与?”
孟子曰:“乃若其情,则可以为善矣,乃所谓善也。若夫为不善,非才
之罪也。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
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
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故曰:
‘求则得之,舍则失之。’或相倍蓰而无算者,不能尽其才者也。《诗》曰:
‘天生蒸民,有物有则。民之秉彝,好是懿德。’孔子曰:‘为此诗者,其
知道乎!故有物必有则;民之秉彝也,故好是懿德。’”
【大意】
这两章仍然是论述人性善的理论:“义”虽然因外在条件的差异而有不
同的表现,但都是由内心发出的,所以说“义”是内在的。人的外在行为虽
有善恶之别,但从天生的性情上来看,都是可以使之为善的。这才是孟子人
性善学说的本义。
第七章
孟子曰:“富岁,子弟多赖;凶岁,子弟多暴,非天之降才尔殊也,其
所以陷溺其心者然也。今夫 麦:播种而摄之,其地同,树之时又同,浡然
而生,至于日至之时,皆熟矣。虽有不同,则地有肥硗,雨露之养、人事之
不齐也。故凡同类者,举相似也,何独至于人而疑之?圣人,与我同类者。
故龙子曰:‘不知足而为屦,我知其不为蒉也。’屦之相似,天下之足同也。
口之于味,有同耆也;易牙先得我口之所耆者也。如使口之于味也,其性与
人殊,若犬马之与我不同类也,则天下何耆皆从易牙之于味也?至于味,天
下期于易牙,是天下之口相似也。惟耳亦然。至于声,天下期于师旷,是天
下之耳相似也。惟目亦然。至于子都,天下莫不知其姣也;不知子都之姣者,
… 页面 61…
无目者也。故曰:口之于味也,有同耆焉;耳之于声也,有同听焉;目之于
色也,有同美焉。至于心,独无所同然乎?心之所同然者何也?谓理也,义
也。圣人先得我心之所同然耳。故理、义之悦我心,犹刍豢之悦我口。”
第八章
孟子曰:“牛山之木尝美矣,以其郊于大国也,斧斤伐之,可以为美乎?
是其日夜之所息,雨露之所润,非无萌蘖之生焉,牛羊又从而牧之,是以若
彼濯濯也。人见其濯濯也,以为未尝有材焉,此岂山之性也哉?虽存乎人者,
岂无仁义之心哉?其所以放其良心者,亦犹斧斤之于木也,旦旦而伐之,可
以为美乎?其日夜之所息,平旦之气,其好恶与人相近也者几希,则其旦昼
之所为,有梏亡之矣。梏之反覆,则其夜气不足以存;夜气不足以存,则其
违禽兽不远矣。人见其禽兽也,而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