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学.中庸.孟子-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野人,莫养君子。请野九一而助,国中什一使自赋。卿以下必有圭田,圭田 
五十亩;余夫二十五亩。死徙无出乡,乡田同井,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 
病相扶持,则百姓亲睦。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八家皆私百亩, 
同养公田;公事毕,然后敢治私事,所以别野人也。此其大略也;若夫润泽 
之,则在君与子矣。” 
      【大意】 
     本章的内容是孟子向滕文公阐述治国的方法:首先要实行仁政,让百姓 
有固定的资产 (恒产),税收要有节制。百姓生活有了保障,才能有固定的 
行为道德准则。其次要兴办学校,以儒家伦理教育人民。最后要实行井田制, 
使国家和百姓都能得利。 

                                   第四章 

     有为神农之言者许行,自楚之滕,踵门而告文公曰:“远方之人闻君行 
仁政,愿受一廛而为氓。”文公与之处。其徒数十人,皆衣褐,捆屦,织席 
以为食。 
     陈良之徒陈相与其弟辛负耒耜而自宋之滕,曰:“闻君行圣人之政,是 
亦圣人也,愿为圣人氓。” 
     陈相见许行而大悦,尽弃其学而学焉。 
     陈相见盂子,道许行之言曰:“滕君则诚贤君也;虽然,未闻道也。贤 
者与民并耕而食,饔飧而治。今也滕有仓廪府库,则是厉民而以自养也,恶 

… 页面 33…

得贤?” 
     孟子曰:“许子必种粟而后食乎?” 
     曰:“然。” 
      “许子必织布然后衣乎?” 
     曰:“否,许子衣褐。” 
      “许子冠乎?” 
     曰:“冠。” 
     曰:“奚冠?” 
     曰:“冠素。” 
     曰:“自织之与?” 
     曰:“否,以粟易之。” 
     曰:“许子奚为不自织?” 
     曰:“害于耕。” 
     曰:“许子以釜甑爨,以铁耕乎?” 
     曰:“然。” 
      “自为之与?” 
     曰:“否,以粟易之。” 
      “以粟易械器者,不为厉陶冶;陶冶亦以其械器易粟者,岂为厉农夫哉? 
且许子何不为陶冶,舍皆取诸其宫中而用之?何为纷纷然与百工交易?何许 
子之不惮烦?” 
     曰:“百工之事固不可耕且为也。” 
      “然则治天下独可耕且为与?有大人之事,有小人之事。且一人之身, 
而百工之所为备,如必自为而后用之,是率天下而路也。故曰:或劳心,或 
劳力;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天下之 
通义也。 
      “当尧之时,天下犹未平,洪水横流,汜滥于天下,草木畅茂,禽兽繁 
殖,五谷不登,禽兽逼人,兽蹄鸟迹之道交于中国。尧独忧之,举舜而敷治 
焉。舜使益掌火,益烈山泽而焚之,禽兽逃匿。禹疏九河,瀹济漯而注诸海; 
决汝汉,排淮泗而注之江,然后中国可得而食也。当是时也,禹八年于外, 
三过其门而不入,虽欲耕,得乎? 
      “后稷教民稼穑,树艺五谷;五谷熟而民人育。人之有道也,饱食、暖 
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圣人有忧之,使契为司徒,教以人伦,—— 
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叙,朋友有信。放勋曰: ‘劳之来 
之,匡之直之,辅之翼之,使自得之,又从而振德之。’圣人之忧民如此, 
而暇耕乎? 
      “尧以不得舜为己忧,舜以不得禹、皋陶为己忧。夫以百亩之不易为己 
忧者,农夫也。分人以财谓之惠,教人以善谓之忠,为天下得人者谓之仁。 
是故以天下与人易,为天下得人难。孔子曰: ‘大哉尧之为君!惟天为大, 
惟尧则之,荡荡乎民无能名焉!君哉舜也!巍巍乎有天下而不与焉!’尧舜 
之治天下,岂无所用其心哉?亦不用于耕耳。 
      “吾闻用夏变夷者,未闻变于夷者也。陈良,楚产也,悦周公、仲尼之 
道,北学于中国。北方之学者,未能或之先也。彼所谓豪杰之士也。子之兄 
弟事之数十年,师死而遂倍之!昔者孔子没,三年之外,门人治任将归,入 
揖于子贡,相向而哭,皆失声,然后归。子贡反,筑室于场,独居三年,然 

… 页面 34…

后归。他日,子夏、子张、子游以有若似圣人,欲以所事孔子事之,强曾子。 
曾子曰:“不可,江汉以濯之,秋阳以暴之,皜皜乎不可尚已。’今也南蛮 

   舌之人,非先王之道,子倍子之师而学之,亦异于曾子矣。吾闻出于幽谷 
迁于乔木者,未闻下乔木而入于幽谷者。 《鲁颂》曰:‘戎狄是膺,荆舒是 
惩。’周公方且膺之,子是之学,亦为不善变矣。” 
      “从许子之道,则市贾不贰,国中无伪;虽使五尺之童适市,莫之或欺。 
布帛长短同,则贾相若;麻缕丝絮轻重同,则贾相若;五谷多寡同,则贾相 
若;屦大小同,则贾相若。” 
     曰:“夫物之不齐,物之情也;或相倍蓰,或相什百,或相千万。子比 
而同之,是乱天下也。巨屦小屦同贾,人岂为之哉?从许子之道,相率而为 
伪者也,恶能治国家?” 
      【大意】 
     这一章记述了孟子与农家思想的论战,显示了孟子极高的辩论技巧。孟 
子认为,各行各业的人们必须通过商品交换才能得以生活。同理,统治者治 
理天下,百姓从事生产,这也是一种交换,即“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 
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孟子还认为中原文化比边远地区的文化优 
越,所以应以中原文化改造其它文化,而不是相反。这种夷夏之论对后世儒 
者对待其它民族的态度产生了很大影响。 

                                  第五章 

     墨者夷之因徐辟而求见孟子。孟子曰:“吾固愿见,今吾尚病,病愈, 
我且往见,夷子不来!” 
     他日,又求见孟子。孟子曰:“吾今则可以见矣。不直,则道不见;我 
且直之。吾闻夷子墨者,墨之治丧也,以薄为其道也;夷子思以易天下,岂 
以为非是而不贵也;然而夷子葬其亲厚,则是以所贱事亲也。” 
     徐子以告夷子。 
     夷子曰:“儒者之道,古之人若保赤子,此言何谓也?之则以为爱无差 
等,施由亲始。” 
     徐子以告孟子。 
     孟子曰:“夫夷子信以为人之亲其兄之子为若亲其邻之赤子乎?彼有取 
尔也。赤子匍匐将入井,非赤子之罪也。且天之生物也,使之一本,而夷子 
二本故也。盖上世尝有不葬其亲者,其亲死,则举而委之于壑。他日过之, 
狐狸食之,蝇蚋姑嘬之。其颡有泚,睨而不视。夫泚也,非为人泚,中心达 
于面目,盖归反蹋麠t而掩之。掩之诚是也,则孝子仁人之掩其亲,亦必有道 
矣。” 
     徐子以告夷子。夷子怃然为闲曰:“命之矣。” 
      【大意】 
     本章记述了孟子与墨家思想的论战。墨家主张丧事从简,“爱无差等”。 
孟子则认为:人生下来只有一个根本,即父母。孝子热爱父母,尽心掩埋父 
母,然后才能推己及人,所以爱是有差别的。 

… 页面 35…

                            卷六滕文公章句下 

                                  第一章 

     陈代曰:“不见诸侯,宜若小然;今一见之,大则以王,小则以霸。且 
 《志》曰:‘枉尺而直寻’,宜若可为也。” 
     孟子曰:“昔齐景公田,招虞人以旌,不至,将杀之。志士不忘在沟壑, 
勇士不忘丧其元。孔子奚取焉?取非其招不往也。如不待其招而往,何哉? 
且夫枉尺而直寻者,以利言也。如以利,则枉寻直尺而利,亦可为与?昔者 
赵简子使王良与嬖奚乘,终日而不获一禽。嬖奚反命曰:‘天下之贱工也。’ 
或以告王良。良曰: ‘请复之。’强而后可,一朝而获十禽。嬖奚反命曰: 
 ‘天下之良工也。’简子曰:‘我使掌与女乘。’谓王良。良不可,曰:‘吾 
为之范我驰驱,终日不获一;为之诡遇,一朝而获十。《诗》云:不失其驰, 
舍矢如破。我不贯与小人乘,请辞。’御者且羞与射者比;比而得禽兽,虽 
若丘陵,弗为也。如枉道而从彼,何也?且子过矣:枉己者,未有能直人者 
也。” 

                                  第二章 

     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