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金刚佛母保佑的意思)。当时正是辛亥革命之后,其曾祖不愿居京城,以示不再过问国事。恰其曾祖有一门生陈云浩,亦是翰林,家为河北易县首富,广有资财,于是出资在易县城中购买房舍,请其曾祖居住。曾祖乃携家人迁居易县,启功时年方三四岁。稍后,入私塾学习诗文。
1922年(壬戌)10岁
曾祖去世。家业因偿还债务而衰落。
1923年(癸亥)11岁
祖父去世。家中变卖世藏书画以作殡葬费用。当时母亲克连珍和尚未出嫁的姑姑恒季华三十岁左右,便挑起家庭生活重担。恒季华为了教养这单传的侄子成人,毅然终身不嫁。
1924年(甲子)~1926年(丙寅)12岁至14岁
在北京汇文小学和汇文中学读书。幼年启功看到祖父书房墙上挂有大幅山水是叔祖画的,又见祖父拿过小扇画上竹石,几笔而成,感到非常奇妙,便产生“做一个画家”的愿望。他在学校的习作,曾被学校选为礼品赠送给知名人士。
1927年(丁卯)~1929年(己巳)15岁至17岁
由长辈带领,拜贾羲民(尔鲁)先生学画。贾先生博通书史,对于书画鉴赏也极有素养。他常带启功到故宫博物院看陈列的古代书画,有时还和一些朋友随看随加评论。这些活动使启功深受启迪和教育。启功想多学些画法技巧,贾先生又将他介绍给吴镜汀(熙曾)先生。吴先生教授画法极为耐心,使启功长进很快。
1930年(庚午)18岁
经老世交介绍,从戴姜福(绥之)先生学习中国古典文学,习作旧诗词。
1932年(壬申)20岁
与章宝琛完婚。章氏也是满族,长启功两岁。为维持生活,启功教家馆,有时也作书画卖钱。
1933年(癸酉)21岁
经傅增湘先生介绍,受教于陈垣(援庵)先生。陈垣先生看过他的作品,认为“写作俱佳”,便安排他在辅仁大学附属中学任初中一年级“国文”教员。
1935年(乙亥)23岁
任辅仁大学美术系助教,业余从事书画创作。
1938年(戊寅)26岁
任辅仁大学国文系讲师。抗战胜利后兼任故宫博物馆专门委员,负责文献馆审稿和鉴定文物。
1949年(己丑)37岁
任辅仁大学国文系副教授兼北京大学国文系副教授。
1952年(壬辰)40岁
全国高等院校进行院系调整,辅仁大学与北京师范大学合并,任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副教授,讲授古典文学。同年加入九三学社,被选为九三学社北京分社委员,后又被选为北京市政协委员。此后曾与向达、王重民、周一良、曾毅公、王庆菽诸人标点敦煌变文俗曲。稍后又为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红楼梦》程乙本作注释,这是建国后首次出版的《红楼梦》注释本。
1957年(丁酉)45岁
应文化部邀请,在故宫博物院参加回收流散海外文物如唐代韩《五牛图》等书画作品的鉴定。
母亲和姑姑相继去世。
1958年(戊戌)46岁
在中国画院被错划为“右派”。
1962年(壬寅)50岁
撰写完成《古代字体论稿》和《诗文声律论稿》两本书稿。
1963年(癸卯)51岁
撰写《读〈红楼梦〉札记》。
1964年(甲辰)52岁
7月,《古代字体论稿》由文物出版社出版。
1966年(丙午)54岁
“文化大革命”爆发,一切公开的读书写作活动被迫中止,但私下里治学不辍,专心撰写《诗文声律论稿》。由于他精通书法,常被造反派命令抄写大字报。
1971年(辛亥)59岁
参与中华书局组织标点《二十四史》和《清史稿》的工作,负责标点《清史稿》,与王钟翰先生共同完稿。
1975年(乙卯)63岁
夫人章宝琛逝世,享年65周岁。
1976年(丙辰)64岁
粉碎“四人帮”之后,北师大恢复招生,重登讲台。
1977年(丁巳)65岁
11月,《诗文声律论稿》由中华书局出版。
1978年(戊午)66岁
“文化大革命”后落实政策,重新被聘为教授。
1980年(庚申)68岁
当选为九三学社中央委员。
1981年(辛酉)69岁
12月,《启功丛稿》由中华书局出版。中国书法家协会成立,被推选为副主席。
1982年(壬戌)70岁
被聘为北京师范大学古典文献专业硕士生导师。任北京市政协委员、北京市民族事务委员会委员。北师大建校80周年之际,由北师大录制的《启功先生讲书法》录像带完成。首次出访香港。
1983年(癸亥)71岁
3月,应日本中国文化交流协会邀请,在东京举办“启功书法展”。在北京接待种谷扇舟为首的日本书法代表团,并陪同代表团到山东曲阜参观。
参与文化部文物局组织、由七位专家组成的中国古代书画鉴定组,负责甄别、鉴定北京及全国各大博物馆收藏的古代书画作品的真伪。
1984年(甲子)72岁
被聘为博士研究生导师。被选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
1985年(乙丑)73岁
2月,《启功书法选》由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
3月,在故宫博物院参加海外回流文物王安石书《楞严经要旨》卷及宋龙舒本《王文公文集》的鉴定。《论书绝句》由商务印书馆(香港)出版。
4月,《启功书法作品选》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7月,出席《中国美术分类全集》编辑工作会议并被聘为主编。
9月,应香港中文大学邀请,赴香港讲学,并举办“启功书法展”。
10月,被文化部聘为国家文物局鉴定委员会委员。
同年暑假期间,为祝贺第一个教师节,作幅长一丈二尺的《竹石图》,由北京师范大学珍藏。又应中央电视台之邀,作《苍松新箨图》,向全国教师祝贺春节。
1986年(丙寅)74岁
3月,出席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成立大会,并在开幕式上讲话。应香港书学会邀请赴港访问、讲学,后应新加坡书学协会邀请赴新加坡访问。
《书法概论》(主编)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同年被聘为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主任委员。从本年起,连任全国政协第五、六、七、八、九、十届常委,并兼任书画室主任。
1987年(丁卯)75岁
3月,在中国历史博物馆参加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鉴定会,鉴定青岛文管会送鉴的山东即墨、胶县发现的北宋庆历四年(1044年)何子芝造金银字《妙法莲花经》七卷。
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和日本日中友好协会联合举办“启功?宇野雪村巨匠书法展”,7月在北京展出,10月在东京展出。
1988年(戊辰)76岁
4月,应荣宝斋(香港)有限公司邀请,赴港主持大型国画展开幕式并作书画鉴定。
为北京师范大学举办的全国首届书法教师讲习班授课,并录音录像,以后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制成《书法教学》录像带出版。
1989年(己巳)77岁
3月,赴日本出席上条信山从事书法艺术60周年纪念会,并参观上条信山书法作品展。
8月,《启功韵语》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1990年(庚午)78岁
1月,李可染先生逝世,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就其作品出境管理标准请示启功先生,先生拟议:“李可染画遗留不太多,精品不少,建议宜放在第一类管理范围,即除特许外,一律不准出境。”
6月,《论书绝句一百首》由北京三联书店出版。
8月,在中国历史博物馆参加美籍华人战临川在美国诉讼所需鉴定文物的鉴定。出席在山东烟台、蓬莱召开的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年会,并向十九位委员颁发聘书。
12月,为设立“励耘奖学助学基金”,在香港举办“启功书画义卖展”。
《说八股》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启功草书千字文》由中国和平出版社出版。
1991年(辛未)79岁
该年夏天,我国部分地区发生特大洪涝灾害,启功积极参加赈灾义卖活动,捐献作品多幅。
9月,赴日本东京、大阪访问,参观大阪博物馆收藏的中国书画珍品。
10月,在中国历史博物馆主持鉴定江西吉水县文天祥后裔所藏有关文天祥的文物,其中文天祥的墨迹手札最为珍贵,属一级文物。
11月,将义卖字画所得163万余元全部捐给北京师范大学,设立“励耘奖学助学基金”。
12月,《汉语现象论丛》由商务印书馆(香港)出版。
1992年(壬申)80岁
全国政协、北京师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