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者家属心中的悲伤。不过他认为,公布录像是必要的行动,因为这证明本·拉丹犯下的罪行。
第六十四章 大象与老鼠之战——非对称战争
当世界贸易中心大厦和五角大楼的浓烟渐渐散去,惊魂未定的美国人在问:这是怎么回事?
美国总统布什作出了最初的答复:“我们的国家正处于不安全状态,已经处于战争状态。我们的敌人隐藏在阴影之中。”
布什总统的讲话表明:第一,发生了战争;第二,敌人不明。
确实,这是一场新型的战争。
美国的军事专家则指出,二十一世纪的第一场战争,完全脱离过去传统战争的历史轨道,这是一场新型的战争。他们用军事新术语来说明这场新型战争的特点,曰“非对称战争”。
非对称战争一词的学术性定义是:“与强敌对抗的一方,为掌握战略或战役主动权,从自己处于劣势的情况出发而采取的避开强敌高技术武器的强点、击其弱点的一种作战方式或作战指导思想。”
通俗地说,所谓“非对称战争”,就是指交战的双方大小、强弱悬殊,极不“对称”。在这种情况下,小方、弱方采用了非传统的战争手法,达到以小胜大、以弱制强。
其实,非对称战争的最形象的比喻,就是大象与老鼠之战,或者说是四两拨千斤。
在“九·一一”恐怖袭击事件发生之后,美国中央情报局和美国联邦调查局受到了严厉的指责,称他们是“饭桶”、“痴呆”、“废物”。
就在这时,有人提醒重读一下美国总统克林顿在一九九七年五月发表的《新世纪国家安全战略》。
克林顿总统早在“九·一一”事件前四年,就已经明确指出:“敌人可能使用非对称手段(这是一种避开或削弱我们的强点而利用我们弱点的策略),美国必须计划和准备打赢这种条件下的战争,这是一项事关重大的挑战,因为我们在常规军事领域处于绝对优势,对美国进行挑战的敌国很可能使用非对称手段,如大规模毁伤武器、信息战或恐怖活动。”
克林顿总统这段关于非对称战争的预言式的论断,如今被“九·一一”恐怖袭击事件所证实!
重读克林顿总统《新世纪国家安全战略》,美国人开始关注非对称战争这一军事新理论。
关于非对称战争的概念,早在一九八八年,美国国际关系学者卡尔·多依奇在《国际关系分析》一书中,就曾强调新老恐怖主义是一种新的战争形式,并辟专章加以阐述。他指出,恐怖主义所进行的战争,虽不符合传统的战争定义,但却成为一种新的战争形式和战争样式。
一九九一年海湾战争结束之后,美国军事专家提出了“非对称作战”(AsymmetricOperation)的概念,使非对称战争这一特殊的战争形式开始受到注意。美国出版的《美国武装部队的联合作战》一书,称“非对称作战是不相称部队之间的战斗”。
美国军事专家以为,巴勒斯坦人采用旷日持久的小规模消耗战,来对付占尽技术装备优势的以色列军队,这种“持久性低强度战争”,就是一种非对称战争。
在“九·一一”事件之前,美国军事部门已经对非对称战争进行了一系列研究。
第六十五章 中国军事专家的研究报告
一九九七年,美国参联会主席沙利卡什维利上将在《国家军事战略报告》中指出:“面对美国的军事优势,某些国家或非国家主体可能会诉诸非对称性手段或方式,运用某些非常规途径或廉价手段,使美国军事实力陷于无用武之地,利用美国的弱点或者使用美国不能使用的方法与美国抗衡。其中,恐怖主义、使用或威胁使用大规模毁伤武器和信息战尤其令人担忧,敌人动用这三种手段直接威胁美国本土和美国人民,很可能使美国无法使用关键性的海外基地设施。此外,敌人可能利用商用或外国航天能力、威胁美国的天基系统、阻碍关键信息的流通,使美国无法获取战略资源,以及破坏环境等行动,也对美国提出了挑战。”
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认为,非对称战争通常由数量不多的行动不定的人员,采用非常规战术实施攻击,这些战术可以对政治或装备产生重大影响。为此,对于这些新的威胁必须充分研究、预测和分析,以便对其有更加广泛深入的了解,并作好充分准备,来面对这种威胁。研究非对称战争包括战略、战术,武器和人员等要素。
他们认为,美国及其军队正面临着日益复杂的非对称战争的威胁,其中包括:
生化武器甚至核武器的威胁;攻击美军的信息系统和国家基础设施,破坏美军的指挥、控制、通信和情报网络;采用非对称战术延缓和阻止美国利用关键性设施,或用谋略削弱美国决策者的判定能力;举行暴动、恐怖活动和环境破坏。因此,美军担心在非对称性作战中遭受的损失比预期的更惨重。
他们特别指出,非对称战争不局限于采用军用飞机、导弹、火箭系统以及特种部队等传统的军用投送平台,而且还采用手提箱、民用车辆或邮路、公共运输系统以及陆海空私营运载工具等其他投送方法。
实际上,在“九·一一”事件中,恐怖分子就是采用“陆海空私营运载工具”
进行恐怖袭击。
就在美国的军事专家研究非对称战争的特点及如何进行非对称作战的时候,本·拉丹的“基地”组织也提出了他们的战略,那就是进行“城市游击战”。
中国的军事专家也着手研究这一问题。一九九九年二月,中国的解放军文艺出版社出版了乔良、王湘穗所著《超限战》一书,提出了“超限战”的概念。
乔良、王湘穗所提出的“超限战”,从某种意义上讲,也就是非对称战争。
在美国遭到“九·一一”恐怖袭击之后,对于非对称战争的研究受到了空前的重视。
于是,就在“九·一一”事件发生才十来天,九月二十三日,美国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就发表了一份名为《非对称战争与恐怖分子利用生物武器的袭击》的报告,同日,美国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还发表了《非对称战争和恐怖分子利用化学武器的攻击》和《非对称战争和恐怖分子利用放射性武器和核武器的攻击》。
我注意到,在“九·一一”事件之后,中国的军事专家也继续对非对称战争进行研究。一篇署名“中国红军中校老参谋”的军事论文《世贸大厦突袭战——新型“神风”恐怖袭击战争样式探析》,颇有见地。
第六十六章 “神风”攻击
所谓“神风”攻击,是日本军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经历了中途岛失败后,为了抵御美国海空军强大的优势,按照“一人、一机、一弹换一舰”的作战要求,对美军舰艇编队、登陆部队及固定的集群目标实施的自杀式恐怖攻击,使美军军舰遭受重大损失。“九·一一”恐怖袭击,正是用这种“肉身、肉弹和人雷”进行自杀性攻击。
作者指出,这种自杀性袭击,以非对称思维为着眼点,以重点打击为着力点,以平民为战争实施的主客体,形成借助于现代新技术和新思维融为一体的“非对称战争”样式。在“非对称战争”样式中,没有军事实力的对比,没有作战身份的区别,没有国家和组织的细分,没有作战样式的正与奇,没有明确的胜利与失败者,没有战线的详细区分,没有进攻与防御,更没有传统战争规定的战争法则,只有“目标的精心化重心选择”和“效果的媒体化震撼炒作”两大要素。从军事学术的角度来说,这种“非对称战争”打破战争实力强弱之分,“你打你的,我打我的”,以人为主体。
他用九个“化”,指出新型“神风”恐怖袭击战争的三大特点:(一)选择目标民用化、密集化和焦点化——世界贸易中心大厦是纽约市的标志,那里聚集着来自世界各地的商家。而且因为世界贸易中心大厦服务和商业的功能十分发达,更显示了其世界民用性质。更可怕的是,由于其一百一十层、高达四百四十米,靶子功能十分明显。因此,才为恐怖分子所精心选择。由于民航客机是民用的,所以民用对民用,容易让守方放松警惕。世界贸易中心大厦可容纳五万多人同时上班,并伴有五万多人参观,楼群中在同一时间可容纳十余万人在同一狭小空间活动,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