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去日留痕-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椅盖锥耍娑运ダ锨椅薹ㄇ捉母盖祝锤裟の耷榈厣笫铀T谡飧鎏囟ㄊ笨蹋业男某渎吮鹾屯闯�
  香炉袅袅。父亲坐在红木写字台前,用放大镜研究日记,好像研究重要的秘密档案。父亲在惊骇的同时感到茫然和愤怒,他两眼血丝红红的,像个困兽。坐在摆满人们吊唁花篮的房间,悠悠的花香飘逸,他已不再伤感和缅怀。他面前,柏香茗的微笑框在黑色木框中,永恒凝固了的微笑让他不能正视。大房子原本庄严肃穆的氛围,现在被死者文字搅动了。落地大钟发出沉实敲击声,他的心仿佛是被一阵阵拧紧、拧紧、拧到极致的发条,就要绷断了。他发现自己不了解与之同床共枕近60年的女人!这是多么大的讽刺啊——庆祝金婚50周年的贺词就挂在客厅的墙上,他曾不厌其烦地说,贺词是他用大半夜写成的,用柳体中楷,高丽纸绸缎装裱,挂轴也是精选紫檀硬木的,让所有来访的客人称赞不已。 
  日记里文字织成的“苑氏三代男人”的悲剧故事,打击了活生生的父亲,打击了那个一生在家中作威作福的家长。粉碎了这个不愿承认、不愿遗留在人记忆中如此形象的父亲。难道日记记录的才是真实的人生?每件大事小情、每个细节都仿佛素描般勾连成一个整体的男人,一个完整的男人? 
第一部分 
第二章(1) 
  母亲的遗嘱 
  让父亲动了大气是发现母亲日记的第二天,竟发现她还有一份遗嘱。发现遗嘱的过程又极偶然,那是在一只老红木小方盒子里,一双祖传银筷子,下面平崭崭放着两页纸张,便是她的遗嘱。 
  顿时,让我们又诧异得措手不及。母亲从没对哪个孩子提过遗嘱,更没表示过有啥特殊心愿未了。母亲的亲笔字,钢笔字迹清晰,措辞条理,分明是深思熟虑过。我们先急急看下面落款日期,好让发懵的大脑对来龙去脉有个迅速判断。落款日期看完又愣住了,日期是去年冬天,查日历,恰是金婚纪念日过了没几天! 
  遗嘱是这样写的: 
  我的遗嘱 
  一、与苑志豪先生共同生活一辈子,养育七个儿女,60多年我做了女人应该做的一切。同乡同学同为革命战友,但是,无法志同道合。我死后,请不要将我与苑志豪合葬。我宣布与他分手,今后,请不要将我和他相提并论。他自由了! 
  二、关于你们爷爷苑心如先生和大哥凯,请用宽恕慈悲的心对待他们。但是,我不原谅你们的父亲!你们都是我的骄傲。我永远祝福你们,我亲爱的孩子! 
  三、我的遗产存款三万人民币 苑志豪没有继承权。因为我们夫妻在经济上一直分开,独立支配薪金。钱做如下分配:给邹大伦的遗孤一万元;其余给孙辈设奖学金,希望孩子学习成才贡献社会。我永远爱你们! 
  牋 柏香茗 
  1993年11月9日 
  读完了遗嘱,气氛骤然升温,滚烫,雷电般滚滚撞击着胸膛,随时可能爆炸。如果说日记是定时炸弹,那么遗嘱就是核武器,以它千百倍的能量轰击心灵,直逼心肺、血液和灵魂。再看血管膨胀的父亲,被震撼得扭曲了身体和脸部线条,一瞬间的瞳孔缩放,好似被猝然击中。死亡带给亲人那心中绵绵的情意,即刻被撕扯斩断。父亲不由自主地劈手去抓,没抓着,他打了一个趔趄,靠着书柜保持了平衡。扒着书柜木边的手依依颤抖,假如不是握在二哥手里,那份遗嘱,可能顷刻之间成为碎片。 
  不合葬!分手,无法志同道合!没有继承权!自由了!这些词句像一道道冷光戳出纸面,冰凉,刺目剜心。 
  “不合葬?她不合葬?!……”父亲喃喃自语,反复念叨这个词,脸色黯然苍灰,他面对满屋子悬挂的白色挽联,悼词,眯缝起眼睛,那白色刺疼了他,他失神地转了一圈,缓缓移步回卧室。 
  一朵朵看来已经过去的浪花冲撞进现今的平静。 
  遗嘱,在这个春天之前我曾读过许多伟人的遗嘱,文学家、哲学家还有历史人物给亲人的遗嘱,那些遗嘱是生命的最后告白,或激情澎湃或充满缠绵的爱意,字字珠玉情深意切,成为后人的教材,让我们这些与之没有肌肤相亲的俗人,一次次热泪盈眶。可手里我母亲的遗嘱,亦真亦幻,却让我感到彻骨的寒凉,欲哭无泪。是的,告别世界的那个时刻,母亲怀着痛苦轻蔑我的父亲。每个字句,每一段话的背后都是有意味的,蕴藏着巨大感情张力。那么一连串的失望支撑的,是何种希翼?一个人要经历怎样的痛苦和伤害才能绝望到积聚如此的深重怨恨? 
第一部分 
第二章(2) 
  家 规 
  遗嘱让我们尴尬乃至惊恐——父亲把自己关在卧室不出来,也不吃饭。 
  老人合葬不合葬的问题,终归由后代执行,现在老爸健在,我们子女无权发言。不仅家规如此,在我们家,“言者治罪!”没有哪个孩子敢顶嘴的。眼下,追悼会具体时间要敲定,大事小情理顺了,等父亲点头。都盼着如期进行,再说几个兄妹少有闲暇,耗不起时间和精力。 
  饭菜凉了又热,热了又凉。我们几个着了慌。 
  我父亲习惯制造麻烦,顽强而暴躁地抗击所有不合他心意的家庭小事。只要他在家,我们平静的日子就充满了忧虑、恐惧和压抑。没一副坚强的神经,便不可能在这样的家庭里长大成人。本来纤弱的我,就是在如此的高压中磨砺出来的。成年后我们兄妹聚会时最羡慕所谓的童年快乐,就是谁谁挨的打少一些。我们回忆往事时会大笑,尽管内心里实在是笑不起来,这便是对父亲存在最大敬意了。不能说他没尽到父亲的义务,事实上他以他自己的方式尽义务,至少在读书和做事执着方面堪称楷模。在这一点,一个有文化的父亲能够做的,较之一个粗俗的父亲,当然是天壤之别。在一个家族中,谁最有力量来在孩子最绝望时给予护佑,谁才是真正的主心骨,而我们绝望时却从不敢奢望父亲站在身后。但孩子们的团结抗暴行为,在父亲的强大威慑面前总是不战而败。 
  父亲自我感觉完全错位,他自视保护了这个家。他拯救了这个家族人的命运。他的谆谆教导总能把我们从政治和感情的逆境中挽救出来,总向我们指出“康庄大道”。但他的那些“理论”从来不能让你躲避灾难,只能给你增添承受不幸的力量。他一厢情愿地安排孩子们生命中每个阶段应做的事,但也总是咬牙切齿地痛恨我们没有按照他的意愿活着。 
  食不语,寝不言乃众多规矩之一。这个春天,我家巨大圆餐桌上陡然没了父亲的声音。这张餐桌设计之初考虑到大家庭能让12口人同时围坐就餐,当时除了宾馆饭店,显然一般家具店没这么大的餐桌,只能定做。父亲选择榆木材质,本色纹理有家常的味道,做工则是考究的“苏做”,仿明式加“福”字雕花卡子花桌,皇家气派,又配了款式相同的圆凳。这餐桌也是家庭的讲坛——父亲的专用讲坛,每次就餐,是他每天布告天下的庄严时刻。父亲不允许我们吃饭出声,而他是例外。父亲最喜欢在就餐时哇啦哇啦训话。我们是他永远的沉默听众。父母和儿女围坐在那个大圆桌旁边,座次固定,不能随意调换,圆凳也是专用,跟随着我们的臀部。我们身体挨着身体,热乎乎地挤在一起,屏息谛听。父亲面向东方而坐,环视家人,他背后的墙壁上,就是一张爷爷钟爱的国画,上面写着四个大字:花开不败。 
  父亲要以餐桌为中心聚集起家人,他要求保姆与母亲必须餐前摆好下酒小菜四个;碗筷酒杯须用开水烫过,以干净的毛巾擦干水分;有温热的手感;碟子怎么摆;瓷碗不能有裂口;筷子不能有弯曲……小瑕疵将让明察秋毫的父亲发火。假如保姆在厨房里忙碌着,忘记在规定时刻摆好碗筷,按时到位的父亲肯定会大喊,餐桌拍得响亮,喝道:“我说了多少遍?碗筷!时间到了!”他落座后,希望儿女们迅速在他身边集合,若家人磨磨蹭蹭没到位,他端坐等候的时间超过了哪怕是一分钟,甚至零点一秒,他的那双象牙筷子敲打瓷器的清脆声音就会响起,敲声就是命令,我们必须放下一切,洗手整装,飞速弹向圆凳,挺直了上身,目光对着他,摆出一副精神饱满倾听状,如果谁因故没按时来,他从不关心迟到的缘由,仅仅在就餐时没到位这个事实,就让他瞪眼。若是你在黄昏回家晚了,你根本别指望他会关切地问一声。你不仅得道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