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同的公司寻购相同的钻石,但最后的结果可能天差地别。如此迥异的结果不是因为在同一天同一个时间,有两个市场分别在两个不同的世界,而是两位钻石交易商既有的心理铭印,驱使他们用两种截然不同的方式看待市场。而这两种不同的方式,都是真实不虚的。一个钻石交易商将完成他的订单,另一名交易商则没有。
这个结果也带出了本书的关键要点:我们如何运用这一事实,获得人生和事业的成功?答案显而易见:我们只要植入一个正确的铭印,一个可以让我们“看见”充满利润的市场的铭印。而铭印的植入,主要取决于保持某种心态,持续某种特定的行为,以及如何祈请“真诚行为”的力量。
第15节
走出商场的黑暗森林
闻是章句。
乃至一念生净信者。
须菩提。
如来悉知悉见。
是诸众生。
得如是无量福德。
在前一章节的结尾部分,我们探讨了市场的“空性”。3名采购人员在市场上收购特定大小、特定品质的数千颗钻石;一名采购人员“福至心灵”,拨了一通电话,就轻而易举地完成使命;另一名采购人员必须多打几次电话,多费一些力气,但最后还是完成任务;第三位采购人员基本上是失败了。
在这个范例之中,3名采购人员分别位于不同的城市,但即使3人身处同一座城市,其结果也不受影响。
跟随本能直觉
根据古老西藏的思维,带领成功商人走过市场交易之黑暗森林的“福至心灵感受”或“本能直觉”,正是心理铭印成熟茁壮的直接结果。这种类型的人面对一个商业困境的时候,他们能够迅速地、清楚地知道,应该采取哪些正确的行动。
在他们的心中,没有丝毫犹豫,没有任何疑问。此刻,你或许已经获得了一个概念,了解一个强烈的铭印从潜意识进入意识层面的时候,究竟是什么样的状况了。人们认为他们“聪明绝顶”或“拥有深刻的洞察力”或“具有神来之力”,例如有些人在商场上叱咤风云,赚进大笔财富;一名经常参加此赛的棒球选手说,就在他挥棒猛击之前,那颗棒球看起来像西瓜一般大。没有什么事比成为这种类型的人更精彩有趣的了。然而,也没有一件事比曾经拥有正确的本能直觉,如今却不复存在令人沮丧失望——这比一开始就没有福至心灵的感受还糟糕。无论如何,如果我们知道如何获得这些本能直觉的话可是美事一桩。
让我们再回到《金刚经》,寻找关于本能直觉的见解:
喔,须菩提,假若有人一听到经中的话语章句,而在一念之间生起信心,喔,须菩提,如来确知这般之人,喔,须菩提,如来见到了如此这般之人,喔,须菩提,这样的人已经积聚了不可思量的福报与功德。①
本能直觉从何而来?在上一个章节中,我们提及“相互关系”,意指行为或思想的种类和特定的铭印之间有所关联,或行为或思想的种类导致特定的铭印,而这些铭印把我们的人生和事业导向我们所希冀的特定结果。
此刻,我们应该确认这些行为,因为如果我们在行动的时候,了解铭印以及潜能的运作过程,那么我们就能够积聚庞大的能量,使我们的事业如愿地发展。根据这一了解作为行动基础的人,容易吸引其他的人采取同样的行动方式,然后他们的生意就如同滚雪球一般越滚越大。
关于“相互关系”最著名的一段说明,可能出自印度博学之士龙树大师(Nagarjuna)②之作。以下的偈文摘录自龙树大师谩殡的著作《宝论》(stringofpreciousJewels);它们首先指出了我们可以植入心中、最令人向往、拥有的铭印:
我将简述修持菩萨慈悲之道的人所具备的美好品质: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能、慈悲等等。
布施是给予你所拥有的事物,
持戒是善待他人,
忍辱是放下怒,
精进是增长所有美好事物的喜悦,
禅定是全神贯注,远离邪念,
智能判断何谓真理,
慈悲是一种融合了对众生之爱的高度智识。
接下来的偈文则说明了这些美好品质的相互关系:
布施带来财富,美好的世界来自持戒;
忍辱带来美好,卓越的成就来自精进;
禅定带来宁静,自由来自智能;
慈悲成就我们所有的愿望。
最后的这一段偈文,揭示了培养这些铭印的最终结果:
一个具备这七种美好品质之人,
并且臻至完美之人,
将获得如世界守护者(theworld’sprotector)所拥有的不可思议的知识。
这些偈文或许是针对特定行动、行动所造成的铭印,以及铭印如何影响我们对事物的观感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所做的最为人所知、最简短的说明。(除了这些偈文之外,在其他许多地方也就数百种铭印及其造成的结果加以讨论。)针对上述的偈文,我们可以总结如下:
⑴为了“看见”自己的事业飞黄腾达,财源广进,你必须保持慷慨大度的心态,以在潜意识中植入正确的铭印。(布施)
⑵为了“看见”自己置身于一个幸福快乐的世界,你必须遵循伦理道德的生活态度,以在潜意识中植入正确的铭印。(持戒)
⑶为了“看见”自己身体强健,充满吸引力,你必须避免愤怒,以在潜意识中植入正确的铭印。(忍辱)
⑷为了“看见”自己在私人生活和工作场合中担任领导人物,你必须乐于帮助他人,以在潜意识中植入正确的铭印。(精进)
⑸为了“看见”自己能够心思专注,你必须进行深度的禅修,以在潜意识中植入正确的铭印。(禅定) ⑹为了“看见”自己心想事成,你必须了解潜能和心理铭印的原则,以在潜意识中植入正确的铭印。(智能)
⑺为了“看见”自己和他人事事满愿,你必须培养慈悲心,以在潜意识中植入正确的铭印。(慈悲)
我知道,此刻你开始思考,如何把这所有听起来十分崇高伟大的论调应用于真实生活之中。为了解除你心中的疑惑,我将叙述一个真实的情境,你就能够理解潜能的原理以及铭印如何在你自己的工作场所中运作。
刻下引导成功的铭印
举例来说,我已经在安鼎国际钻石公司工作好些年了,在这些年之中,我把截至目前所陈述的原则应用于工作之中:我刻意去做那些能够在我心中留下铭印,引导我看见成功的事情。
我走进安鼎位于曼哈顿西侧新大楼的大门。那幢大楼的正面铺着一层令人愉悦的花岗岩,如水晶般清澈透明的玻璃门通往门厅。
当我打开那扇玻璃门的时候,来自哈得孙河(HudsonRiver)的阵阵冷风从我身后扑来,冷得我直打哆嗦。
进了门之后,在大厅保安岗亭的警卫约翰·法卡罗(JohnVaccaro)朝我友善地点了点头。法卡罗原是一名剽悍的地下铁警察;他之所以闻名,是因为即使在一名哥伦比亚帮派分子的虎视眈眈之下,他也能够安全无虞地把一盒钻石从一幢建筑送往另一幢建筑。这些帮派分子经常在47街上游荡闲晃,等待一个粗心大意的钻石商人放松警惕,伺机下手。 我们刚刚所描述的景象之中的人和事物,都拥有相同的潜能——每一个人和事物都是易变无常的,都有可能成为正面或负面的事物。我喜欢那片花岗岩板;它们映照着晨曦中波光粼粼的哈德森河,使整座建筑透着一股气派。然而,对于站在9层楼高的狭小信道上清洗窗户的清洁人员来说,同样的花岗岩板则暗藏了威胁生命的危机;他们可能宁愿我们使用一般的砖造外墙。
对我而言,我对花岗岩板所产生的观感,是我先前把一个良好的铭印植入心中的一个结果。此刻,我们涉及了一个非常深奥的层面——铭印以及我们对事物所产生的观感之间的相互关系,超越了一般人所能理解的范围。
然而,在久远的年代,许多修行大师所撰述的古老典籍之中,已有关于相互关系的文字记载。在我眼中,这片花岗岩板之所以光滑细致,源自对人说话和缓轻柔的铭印。
窗户清洁工把同一片花岗岩板视为危险的物品;是由于这种铭印源自过去轻视生命的结果。对于西方人而言,单单只是因为自身文化的迷思与偏见,使得我们的心智完全不习惯这种思维方式,而把这种解释视为没有事实根据的观点。然而,在西方的文化背景之中,这种解释正好是耶稣基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