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芙蓉-2004年第3期-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现在来读那两篇小说,其中《告诉你们一个特大好消息》我觉得写得不好,但第二次寄去的《生命》自认为还行。 
  我期待尽快收到贵刊的回复。谢谢! 
  另外,关于贵刊封面的改版设计说点我个人的看法或感觉:新的一年封面设计的确很有美感,有特色,艺术氛围浓了。但我觉得:反折叠大半页,书才看了二三次,折叠部分就翘了角,感觉真有点不舒服,而且觉得这折叠的半页碍事,收藏放进去拿出来都得小心翼翼,十分不便。我觉得:如果往里折呢?封面可能会不服帖。精缩画面呢?会不会影响审美效果?我又说不好,也没有什么好建议。只因为对《芙蓉》的忠诚、喜欢,说了这些。 
  湖南读者:李晓英 
   
  编辑同志: 
  2003年第4期《芙蓉》上刊发的彭学明先生的中篇《龙船水》,是一篇迷人又感人的作品。那如诗似画的湘西山水和纯朴美好的乡风民俗,让我这个向往湘西多年,却至今无缘见识的江西人如痴如醉;而作品讲述的哀婉凄美的故事,也一次次催出了我的老泪。少帅的死,水旺与村长的大义,乃至蛮横八斤最后的悔悟,都深深震撼着读者的心灵。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这是一篇现代版的《边城》,沈从文小说的神韵在彭先生笔下复活了。 
  《芙蓉》是一本老牌的有特色的文学刊物,素来对乡土文学予以关注,而我便是个乡土文学的“发烧友”(大江南北,海内海外有同样嗜好的读者定不在少数)。遗憾的是,这些年文学界追风媚俗之势愈演愈烈,不少刊物和作家视乡土文学为“老土”而投以冷眼,他们热衷于创作和发表一些在“先锋”、“探索”旗号下,或故弄玄虚,或无病呻吟,或借性招摇的无聊而又苍白的作品。有的刊物为扩大发行量,片面追求经济效益,竟见风使舵,改弦易帜,让众多纯文学读者心寒。但这种变色龙的招数,也未能阻住刊物衰败的命运。与其如此,真还不如独立寒秋,卓尔不群的好。当然我也知道,在当前鱼龙混杂的文学市场上,刊物要保持品位与特色,是需要胆识与毅力的。 
  因为太喜欢《龙船水》这样有地域特色的小说,由此引发了一点感触。但愿今后在贵刊上能经常读到这样的好作品。 
  江西读者 黄河浪 
   
  我读《丰满的秋天》 
  《丰满的秋天》是青年作家向午平在2003年第3期《芙蓉》上发表的一篇小说,现实主义的表现手法,技法娴熟,寓意深远,耐人寻味,发人深思,是近年来我省短篇小说创作中不可多得的一篇,很值得仔细品味。 
  读完《丰满的秋天》,我想起了上个世纪三十年代沈从文先生在《边城》中塑造的那座象征着古老民族精神和价值观的白塔,随着历史的变迁和蜕变,在一个急风暴雨的夜晚倒塌,但是,这个古老民族精神和价值观念并没有在人们的记忆中悄然退隐,而是在某个群体中,天地里依然巍峨耸立。《丰满的秋天》再现了一个古老民族精神和观念在现代文明中衰变、没落由美变丑的裂变过程。 
  《丰满的秋天》中的“排茹”是一个无法忘却的记忆里的世界,在历经繁华到衰败的蜕变中,在没落的文化与现代文明的冲撞里,“排茹”的缅怀成了惟一的自慰。作者笔下的“排茹”在当地是个大寨子,有上千号的人口,“排茹”人最引为骄傲的是“这里曾有过乡公所,有过大市场,有过远近闻名的狗脑壳汤”。尽管这一切都已经走进历史的陈迹,“排茹”人还是忘却不了昔日的风光和荣耀,当风光变成卑微,繁华变成衰败和没落时,缅怀成了“排茹”人心中不可痊愈的伤痕,无法忘却的记忆成了“排茹”人精神的枷锁。当然“排茹”人也曾对眼前衰败和没落进行过无言的抗争:“年轻人有的靠拼命读书走出去不回来了,有的跻身于南下打工的热潮去淘金,还有的在县城打一点廉价的点工。”不管是出去了的,还是留下来的“排茹”人同样都会把心思浸泡在排茹由繁华到衰败的演变过程中。 
  当一切努力和抗争都无法追回早已伴随历史的长河远去的风光和荣耀,“排茹”人精神家园成了无源之水,无根之木,所有的努力和抗争给扭曲了,变态了。为生存、爱情和尊严而狠命拼搏着的狗儿妹被生存的艰辛,爱情的质变,尊严的丧失弄得遍体鳞伤,心力憔悴,最后在人性的裂变中铤而走险,走向毁灭。 
  狗儿妹是个完完全全的男人,性格内向,个头矮小,在同龄人中是弱者,在“排茹”狗儿妹是个被忽略,被遗忘的人。狗儿妹短暂一生经历没落、中兴和毁灭的三步。极端贫困的家境,内向的性格,矮小的个头,但狗儿妹狠命要强终于赢得中兴的风光和荣耀,爱情为狗儿妹的人生增添无限生机,一个青春而饱满的女人出人意料成了狗儿妹的乖婆娘,古老的“排茹”掀起了不大不小的波浪,狗儿妹在“排茹”人的惊讶中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快意。没落的精神终究无法孕育情爱的芬芳和真正幸福的果子,女儿的出生给狗儿妹带来了短暂的快乐,接踵而来的非议和白眼又将狗儿妹那点可怜的自信和尊严粉碎得荡然无存,尤其是不堪生活的艰辛和不能缺少关爱的婆娘最后选择离家出走,再次将狗儿妹本来就扭曲和变态的抗争进一步加剧,狗儿妹的精神重新陷入被忽略、被遗忘的屈辱中,最终导致狗儿妹的人性裂变,铤而走险用杀人的方式来挽救本来就荡然无存了的爱情和尊严。 
  狗儿妹没落、中兴、毁灭的三部曲式的人生历程再现了“排茹”没落和衰败的现实处境。换句话,狗儿妹这个人物形象就是形象化、个性化、人性化了的“排茹”。狗儿妹的悲剧人生不是偶然而是必然,不是单一的而是民族的。如何面对传统与现代,转换人们的价值观念,实现整个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批判地看待我们的历史和过去的一切,必须严于解剖我们民族自身的劣根性。这是每一个有识之士必须面对和不能不思考的问题。 
  《丰满的秋天》的生活原型只是一件普通的刑事案件,不经意的人们当然只会用法律准绳给予是非公论,不可否认法律是维护社会稳定秩序的有力保障。但是,作者所思考的问题远远超越法律的范畴,因为改良一个社会,改良一种精神观念,决不是“欠债还钱,杀人偿命”那么简单。 
  《丰满的秋天》最大的成功在于揭示了一种社会的病态,一种没落陈旧的精神观念,更应肯定的是作者流露出来的深深忧虑、思考和探索给人们深刻的启示。鲁迅曾经说过:“凡是愚弱的国民,不管他的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作为无聊的看客和砍头示众的材料。”这决不是愤极之言,而是民族的生存之理,警世良言。没有过辉煌和荣耀的民族是可悲的,但是一味沉浸在过去的辉煌和荣耀,面对眼前没落的衰败不思变革而一味感伤的民族只能是奴隶之邦。把心思浸泡在“排茹”由繁华到衰败的演变过程中的人们,不是把狗儿妹临刑枪毙时的“英勇”当作是给“排茹”人“露了脸”,“争了光”吗? 
  作家都有一种医生情结,总想着济世救人,但未必都能开出济世救人的良方,《丰满的秋天》饱含作者深切的忧虑和思索,但作者并没有指明冲破“枷锁”的新路子,在无法忘却的记忆世界里还没有出个孟浪的新人。我们坚信作者沿着这路子走下去,不久将会产生更加完美的作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