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上去着高山望平川呀
平川里有一对牡丹
白牡丹白着照人哩
红牡丹红着是要破哩
看上去容易折去时难
折不到手也是个枉然
我没有想到,这曲花儿,把他们俩人的眼睛给唱潮了。
晚饭后,我们就去西楼三楼。说实在的,我的心有些跳,有种就要见到亲人的激动。
但出现在我们面前的却是另一张面孔。木子李和石书棋看着我。我问服务员,那玉红今天休 息?
服务员疑惑地看着我,说,你找她有事吗?
我说有点。
她问,你是她什么人?
我说朋友。
她说,恐怕不是朋友吧。
我说你这话什么意思。
她说,既然是朋友,你不知道她的事?
我说不知道,我刚出了趟远差。
她讥诮地笑了笑,说,那你就再也见不到她了。
我的心里一紧,忙问怎么回事。
她说,死了。
我就一下子凉在那里。
必须承认,我喜欢那玉红,却从来没有想过“目标”,或者说是“结果”,只是喜欢。包括 每年给她寄贺卡。我还承认,给除那玉红之外的任何一个女孩子寄贺卡,多多少少都是有目 的的,但唯独对于那玉红没有。或者说,对她,寄本身就是目的。假如一定要从中找个目的 来,那就是:在想起要给她寄那个贺卡的时候,在往那个贺卡上写字的时候,在把那个贺卡 投向邮筒的时候,有种难以言说的幸福。
此刻,我的眼前是一个贺卡,那是一幅旧年的图案。如果有人在场,他一定会看到,一个穷 书生,在一个零星地落着雪花的冬天,在小镇破旧的邮局门口,从一堆贺卡中看到它时,目 光像花一样盛开。
贺卡的名字叫:站台。
显然是冬季,很深很深的枫树林,一个深黑的枝杈间,独独地停着一片叶子,像是一个红唇 。
不知多少次被这个贺卡感动过,不知为它写过多少首诗,现在,大多都记不得了,只有一些 零星的句子还在脑海:
如果说
你是一片属于我的叶子
却为何
兀自凋零
如果说
你不是一片属于我的叶子
却为何,要落在我
晚点的目光里
但跑遍了所有的摊位,却再也没有找到“站台”。
人真是奇怪,但凡喜欢的东西,总是舍不得给别人。这个贺卡也同样。本来要寄给那玉红的 ,但下了几次决心,都失败了,心想等再见到第二张就把这张寄给她。谁想一直没有遂愿。 多少年来,它就一直在一个十分隐密的相册里夹着,和许多隐密的心情在一起。
不知为何,这年却轻易地把它拿了出来。
并且一想到把它交由她收藏,心里反倒有种大欢喜大轻松。
新年,其实是一种想念的理由
月满西楼的时候
你的钥匙
在打开
谁的房间
向西,那是一种幸福的方向
祝福树上最红的花
为你盛开……
如许句子,最终都否掉了,最后,任何祝福的话都没有写,只在其中夹了 一张名片。
不知是什么时候,木子李在我肩膀上拍了一把,才把我拍回来。我问怎么死的?服务员生气 地说,你问这么详细干吗,你是公安局的吗?
我们只好知趣地回去。
一直到房间,他们二人谁都没有说话。
打开电视,木子李却对石书棋说,让北隐一个人待一会儿,我们去街上走走吧。
我把自己关在屋子里,想流泪,结果涌进心里的却是一种从未有过的东西。
有点像是那天把“站台”投进邮箱。
躺在床上,我在想,是谁收走了我的那张贺卡?
后来,我才知道,那玉红结婚正是我大学毕业那年。婚后那玉红应聘到招待所当服务员。前 不久又开了一个茶馆,生意很红火。但就在她的生意最红火的时候,却不知因何服毒自杀了 。
几年之后的今天,我坐在书案前,再次翻阅木子李的《岸边的日子》,当我读到135页:
我们被一条河拦住,河水汤汤,车子不敢贸然开下去,我和北 隐脱鞋,下河,试水深浅……
站在此岸,用青草擦鞋时,我突然看到,河水以一种少见的从容向远方流去……
那玉红的名字再次从我的脑海中跳了出来,就像土匪。
【作者简介】郭文斌,男,1966年生于宁夏西吉县。 先后就读于固原师范,宁夏教育学院中文系、鲁迅文学院,已发表作品近二百万字。作品先 后多次被多种选刊选载,被收入多种选本,被中央电视台选播,著有小说集《大年》、散文 集《空信封》、《点灯时分》等。现在宁夏银川市文联供职,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选自《天涯》2006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