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座城市的变化更加让阿弥觉得孤独,自己只是个彷徨的局外人!他原以为回到上海,总能找到安心留下的理由;但一切似乎都在提醒他——你已经上“路”了,你的回来,只是为了离去!
阿弥知趣地收拾了行囊,他要开始的旅程正是要结束过去的经历……
没有雄壮的汽笛,没有送别的人群,火车在慵懒地向前滑行。在新世纪的伟大憧憬中,在秋日傍晚温暖的上海,有数以百万计的人们此时正在回家的路上,或猜测着晚餐的风味,或计划着去哪家餐厅、哪间酒吧开始一天中真正的生活;年轻的女人更在认真思考穿哪件衣服、用什么样的唇彩;总之,这个城市正处在约会之前的准备中。太阳该羞愧于四处弥漫的暧昧,红着脸赶着下山。
跟太阳一样,准备在天黑前离开上海的,还有坐在这列驶向西部边陲的火车上、行囊简单的阿弥。在阿弥的眼里,城市的派对已经开始离他远去。尽管车厢里挤得严严实实,他的心里却显得空空荡荡,这种感觉正好与眼前的视野相符——火车已经离开了拥挤的城市,正奔驰在宽广辽阔的长三角平原上——
一座城市,就象一个舞台;刚来时,可以有演好角色的种种愿望,一旦离别,多半只有曲终人散的寂寥。至于情节的记忆,只剩些薄如轻纱的飘渺感,象游丝一样地把握不定;而表演的纰漏,却很清晰,这种遗憾与惆怅就构成了回忆的一部分,象是搁在人心头的皮鞭,随时可以用来鞭笞你片刻放松的心。
火车早已开出了上海的地界,一路欢歌,转眼就要经过钱塘江大桥。车上的人们开始从离别的沉默中苏醒过来,一来是呼朋唤友地要看江景,二来也是为列车的速度越来越快感到欢畅。走过这条路的人都知道,过了沪杭间繁忙的一段,列车才会象真正的特别快车那样,昂首阔步起来。阿弥本来对离开上海毫无眷念,听到上铺一个女孩大叫“杭州到了,杭州到了——”声音脆脆地,他飘在不知哪里的心一下子被揪了回来,由于是下铺,他抬起头便看到了一半是铁路、一半是公路的钱塘江大桥。
很多触景生情的回忆,是没有时空顺序的;只因为某个感触,而诱发了你心中“压箱底”的记忆,一股脑儿地涌出——
那年陪Coco来杭州时,Coco也是忙不迭地向阿弥介绍,“杭州到了,钱塘江大桥——”。
“这是我见过的最丑的桥!”阿弥毫不领情地说。
“有毛病啊,你还见过哪些桥啊,尽不说好话,这叫特色嘛,不懂欣赏!”Coco当时的怒目,阿弥依然记得清楚。
“我见过很多桥哇,武汉长江大桥、南京长江大桥都是风景;哪象这样,铁道与公路并行!”就象每一次争执一样,阿弥从不让嘴。他对女人的原则是:小处从严,大处从宽;他自信很了解凡女人大事不犯、小事不断的德性。比如这一次,因为Coco是杭州人就护着杭州的市政工程形象,偏偏要反对他的即兴言辞。阿弥觉得,以自己的见识压倒Coco的偏见绰绰有余。
“我们,不就象是铁路与公路并行——”Coco冷不丁冒出一句这样的话,似乎自己也不是很肯定。
“对呀!男人和女人怎么能并行呢?应该象长江大桥那样上下叠起来,才美吗!”阿弥本以为自己的调侃很得体,那知Coco毫无释怀,仍旧满脸忧郁。
那天之前,他们刚刚大吵一架,来杭州为了散心。到今天,阿弥仿佛明白了Coco话中有话——两个人总是步调不一致。这种不一致体现在他们相处的方方面面。
这一次,阿弥觉得自己再没可能来杭州就能够散心的了,他要到更远的地方去。至于具体去哪里,他也不知道,反正向西、向西到自己走累了为止,就象阿甘一样,跑累了再回家。
列车停下来时,夜也黑定了。车站广播正式宣布,杭州站到了。月台上开始有人群的阵阵骚动,上铺的女孩警惕地看守着行李架上的粉红色箱子、地板上粉红色的鞋子和小桌板上粉红色的水杯。阿弥这时才开始打量铺位上下左右的情况,平日的火车比春运期间还是要宽松许多,对面下铺还空着;中铺是一位中年男子,上车以来一直蒙头大睡;上铺正是那个“粉红女孩”,十七八的样子,属于“菜秧秧”类型的小女孩;自己这边的中上铺应该住着一对年轻夫妇,从鞋子的摆放上看得出来。世相百态,常常在交通工具上表露昭然!小小社会,就将由这几个人构建起来;转战南北、走东闯西的阿弥深谙此理。广播员热情地介绍了晚餐准备情况:有宫保鸡丁、东坡肉、清蒸黄鱼、霉干菜炒毛豆等等;还特别准备了一些简餐,比如,大肉包。阿弥突然对大肉包产生情愫——
那年,西湖细雨轻烟的时节;撑着雨伞,他和Coco在白堤上散步。Coco眉飞色舞地讲述着西湖名胜与儿时的快乐时光,苏堤春晓、平湖秋月、断桥残雪、雷锋夕照……神采飞扬的Coco每讲完一景都要静静地望着阿弥,仿佛景致早已融入到生为杭州女孩的体内——她希望阿弥由景及人,能好好欣赏自己、重视自己。阿弥也注意到Coco眼中淡淡的期待,象西湖上淡淡的薄雾,不由得应景地唱到——
“寻遍山外山/走过水中水/谁如我/东方的女孩/她的眉呀眉/象双燕飞过长江水/她的眼呀眼/就象西湖水含烟……”
阿弥从来没有对人或是在心里描绘过Coco的样子,但他觉得此时此地的她很配这首歌。Coco嗔怒着直说“肉麻”,却投身倒在阿弥怀里。阿弥立刻被感染,手被挪做它用,雨伞象他们之间原有的不愉快一样被抛在了一边。雨中相拥的情人为西湖平添一景,突然有游客拍照的镁光灯闪亮,Coco才反应过来。
“我们以后好好地,好吗?”顿一顿,又说:“走,我们去买大肉包吃吧!”在上海,他俩每天必吃天山大肉包。Coco放弃西湖醋鱼这样杭帮大菜不吃,却点名大肉包。幸福的人儿常常在生活细节上会心、会意。
杭州,居然勾起阿弥对Coco的丝丝歉疚;成都,那个已经告别的城市,他在那里告别了Coco。人们都说杭州和成都很近,在他们曾有过的感情上,这两个城市,相距太远!阿弥忽然来了烟瘾,起身走到车厢的连接处。
火车正全速奔向夜的深处,树木鬼魅一样地飘忽而来、又飘逝而去,远处的天空象是巨大的黑洞,吞蚀着一车人的酣梦和阿弥欲剪不断的思绪;只有脚下的车轮,滚滚向前的欢歌让阿弥充满了对于明天的期待……
一觉醒来时,列车已经行驶在湘西山区。“粉红女孩”洗嗽完毕,正站在对面窗边梳头。阿弥此时才注意到,这个“菜秧秧”似的女孩,身材很有些跳舞的特质;新的一天总算有新的发现。窗外,蓝天白云、山青水渌,真正有些武陵源的样子。
阿弥洗漱完毕,回到座位的时候,车厢内已经活跃了起来。长途列车上的人们,刚开始多是相互观察审视,一段旅程后才会熟识、才敢于交流;而且一夜的颠簸,疲惫的身心需要轻松和释放。
“哎呀,旅游就是花钱买罪受。”
“你们小两口刚结婚吧,度蜜月哈——”对面中铺的中年男人用一口浓重的云南话与上面的两口子交谈起来。
“大哥是哪里人?”
“我是云南的,瑞丽人。到上海看看车,准备买台客车跑旅游。你们从哪儿来?”
“我们是张家界的,到上海旅游。”
“张家界就是旅游的地方嘛,还跑上海?”
“上海是大城市嘛!我老婆一定要我带她去看海!”
阿弥在无心地翻着一本书,本不准备插话,听到他们到上海看海,禁不住说:“上海没有海啊!?”
“就是的,没看到海。”新郎马上肯定道。
“不过你可以到舟山那边,算是海吧。”
“舟山没有去,只去了海洋公园,算是看了海。”新娘似乎也很满意地说。
“你们住在张家界景区吗?”阿弥对张家界很感兴趣,并没有旅行计划的他,兴许可以把那里作为一站的。
“是啊,小时侯就住在仙人桥那边,现在搬到索溪街上去了,都是深山老林的。”新郎说。
“你们是身在福中不知福,我就是出来找深山老林来的。”阿弥打趣地说。
“哎呀,天天吃肉也不好,天天吃青菜也不好;看到大城市里的人来看山景,我就觉得他们是舒服过头了,来找找苦吃。”新娘就不想想,自己没看到海白白地跑趟上海算不算自找苦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