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因提法达”在巴以之间竖起了一道心理上的高墙,阻隔双方相互了解。正是因为不了解,“妖魔化”对方变得容易,残杀变得平常。
在巴以地区,这片传说中离上帝最近的地方,我没有见到天使,也没有见到魔鬼;流血的,流泪的,都是人。
终于兰提西
手信号已经接连几天不正常,还有断断续续的电磁干扰,显然不是什么好兆头。
忙过了哈马斯精神领袖、创始人亚辛遇袭的那两天,巴以局势平静得反常。虽然美国总统布什发表支持以色列单边行动的讲话,地面上还是不见大的动静。
我不敢奢望这种“平静”能够持久。亚辛遇刺之后的20多天里,我不断想到这样一个问题:下一个是谁?什么时候发生?
2004年4月17日晚近9时,眼前突然一黑,UPS不间断电源“吱吱”叫起来。全城停电。加沙地带电力基础设施薄弱,但夜间停电,往往伴随着轰炸。
在黑暗中等待。十几分钟后,巴勒斯坦电台报道,贾拉大街上一辆汽车爆炸。继续等待,目标人物是谁。兰提西重伤,还需等待他是死是生的消息。
“要么寿终正寝,要么被‘阿帕奇’打死,我更中意‘阿帕奇’……”兰提西在亚辛遇刺之后这样说。
我对兰提西的死并不意外,他自己也不会。以色列方面20多天的等待更多是技术原因,一旦侦察机锁定兰提西的位置,导弹不会迟疑。
亚辛之后是兰提西。电磁干扰之后是目标锁定。黑暗之后是汽车爆炸。但是,“等待”没有结束。下一次流血什么时候?在哪里发生?
滚滚市声
半年多前,凤凰卫视首席评论员阮次山先生寄来采访兰提西的录像带,放在柜子里一直没动。兰提西17日死了。忙过了遇刺当天的报道,忙过了葬礼报道,喧嚣退去,我想终于是看这盘录像的时候了。
不知录像机出了什么毛病,只有声音,不见图像,怎么调都没用。先是主持人董家耀的声音:“各位观众好,今天‘风云对话’的对话者,是哈马斯发言人兰提西……”接着,传来兰提西抑扬顿错的阿拉伯语。
黄昏时分,一个人坐在屋里,听这个被“地狱火”导弹打穿身体的人讲话,感觉有些异样。更异样的是,屋顶传来“哒哒哒”的声音,由远及近,越来越大。跑到阳台一看,一架以色列“阿帕奇”武装直升机,闪着红色夜航灯,正飞过我面前,可以清楚地看见玲珑的机身、轻巧的尾翼。“哒哒哒”“阿帕奇”继续循着加沙海滨公路,向南飞去,速度不快。20日白天,5名巴勒斯坦人死于加沙地带北部的冲突;晚上,南部又会出事吗?
“第一枚导弹打在我车前,我和我的儿子迅速跳车……”录像带里,2003年7月23日的兰提西,正向我们讲述同年6月他第一次遭到以色列导弹袭击、侥幸逃生的经历。他当时还解开衬衣,让我和阮先生看弹片在他胸口留下的伤痕。录像带不见画面,我在脑海里“重播”镜头。
采访开始前,兰提西与阮先生坐在沙发上闲聊,差不多同龄的两个人谈到家庭情况。兰提西说自己已经有10个孙子孙女,反问阮先生,答曰“一个”,两人大笑。
“继续圣战,直到最后一个犹太人滚开!”这是兰提西2003年6月10日遭到4枚“地狱火”导弹袭击逃生后,躺在病床上讲的第一句话。这个哈马斯发言人素以观点强硬著称,但追踪他一年多来的讲话,那是我听到最激进的一次,而且从此再没有降调。2003年6月4日,美国、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三方首脑在约旦海滨城市亚喀巴召开峰会,高调启动“路线图”和平计划,没想到此后的一个星期内,40多名巴勒斯坦人和以色列人死于新一轮暴力冲突。兰提西第一次遇袭之后,中止了与巴勒斯坦政府关于停火的对话。
20日是向兰提西致哀三天的最后一天。晚上,哈马斯领导人和大批支持者来到加沙城中部搭建起来的灵堂举行集会。致哀三天中的第一天,灵堂布置的简单、仓促叫我难以置信,连一张兰提西的烈士像都没有;第二天,画像有了,灵堂入口处生意也做起来了一本薄薄的兰提西《语录》加一张烈士像,5谢克尔(相当于人民币10元)这是从来没有过的事情!以群众支持率为生存之本的哈马斯向来免费发放这些东西。后来有人告诉我,哈马斯的经济来源被切,穷困潦倒,正呼吁巴勒斯坦人募捐。
灵堂门口,印有亚辛头像的T恤衫也卖起来了。大多是小号,10岁以下孩子穿的那种,最小的是婴儿尺码,灵堂周围热闹得象个集市。最后一个晚上,夜市的味道更浓了,身背甜水壶的人都进来叫卖。那是中东特有的风景线,锡制水壶一人多高,顶上还插着鲜艳的羽毛或花朵。
扎哈尔和哈尼亚坐在第二排,所有记者只能隔着铁丝网拍摄。他们俩是哈马斯五人核心领导班子中尚在人世的两个。尽管哈马斯没有公开宣布,扎哈尔实际上已经被视为兰提西的接班人。今晚,坐在这里的扎哈尔神情严肃。
4月17日,扎哈尔闻讯赶到舍法医院证实兰提西身亡的消息。他含泪对停尸房外面的人群宣布,“布什与沙龙毁掉了谈判之路。”在第二天举行的兰提西葬礼上,扎哈尔高声说,哈马斯的未来,就在这人海中!
我猜每次闪光灯闪过,记者们心里都在想:这会不会是扎哈尔生前的最后一张照片?
舞台上的哈马斯宣布今天将带给大家一个“惊喜”,请大家耐心等待。“惊喜”之前,是哈马斯成员轮番讲话,全都发誓为兰提西报仇。突然,一个稚嫩的声音通过麦克风传遍全场,“我是穆罕默德·萨卜拉,7岁,我要用这把手枪里的子弹打死沙龙!”人群齐声回应,铁丝网背后的孩子们更是激动,沸腾热血的音乐也响起来,“我们不会被吓倒,我们不会被吓倒……”
有人把孩子打扮成哈马斯武装人员的样子,让他们穿迷彩服、系绿色头带,扛起火箭模型,或者木头步枪。几个巴勒斯坦记者过去呵斥他们,说这样被人拍照了,有损巴勒斯坦人形象。那些人有点不知所措,悻悻离去,在他们看来,这是向以色列发出的信号:巴勒斯坦人前仆后继。
一个刚会走路的孩子倒提玩具步枪,追打同伴。蹲在地上拍摄的我,脑袋上突然被什么东西重重敲了一下,居然是一个大号卡桑火箭模型从孩子肩头滑落人群哄笑起来。
“惊喜”终于开始。那是兰提西遇刺前一天录制的讲话,第一次公开播放。投影机将光束打到白布上,四周安静下来。还是那样倔犟的甩头、铿锵有力的语气,发言人兰提西不用看稿子,滔滔不绝、绝无停顿地讲了20多分钟。这次表态格外强硬,格外分明:“杀死他们(犹太人)、赶走他们,就象当初他们赶走你们……不是我不愿意谈判,但是谈判并不意味着哈马斯会放弃自己的立场,相反,那些愿意加入我们的人,欢迎你们……因为只有哈
马斯才是希望,才是未来……”一名巴勒斯坦记者在旁边轻轻对我说,这个表态很危险啊,直接攻击巴勒斯坦现政府。来灵堂的路上,这名记者告诉我,几个星期前传闻兰提西与巴勒斯坦前安全部长达赫兰秘密会谈,而以色列军方原本想在兰提西赴会的路上下手。哈马斯今天(4月20日)证实,兰提西遭“巴奸”(巴勒斯坦奸细)出卖。
17日晚,巴奸尾随兰提西的一名保镖到达兰提西藏身的地方。当时兰提西戴上阿拉伯头巾,披着斗篷,化装成老者的样子,但巴奸认出了他的保镖,就确定这个人是兰提西。已经处于严密防范之下的兰提西决定中途换乘一辆汽车。贾拉大街上,当他刚刚进入第二辆汽车、一辆白色“标致”时,“地狱火”导弹赶到。
在生前最后一次讲话的结尾,兰提西说,我很想再看一看罕尤尼斯,美丽的罕尤尼斯村庄,看一看我的家人,但是,我已经选择了圣战,圣战将继续下去。
哈马斯精神领袖亚辛3月22日遇刺、悼念三天结束后,兰提西处于完全地下状态,拒绝接受媒体采访,不断乔装打扮、更换藏身地点。兰提西出生的地方并不在加沙地带南部罕尤尼斯,而是今天以色列城市海法附近。
1948年第一次中东战争爆发后,他随父母逃难至加沙,沦为难民。兰提西曾经是治病救人的儿科医生。
光束收拢,讲话放映完毕,集会结束